近日,陈先生向问政江苏反映,2022年孩子被淮安市淮安区的吴承恩中学(民办)招录为高一新生,同批120余名学生入学。2023年初,家长们意外发现学校没给孩子办学籍。向相关部门反映后,他们才得知当初招生的是南京一家无办学资质的教育机构。意识到被骗,学生们被迫转学,现在家长们希望能退回学费。
![]()
![]()
![]()
![]()
![]()
![]()
![]()
![]()
![]()
最后,如果调查发现,吴承恩中学的管理层或关键负责人明知或应当预见到教育机构将利用其场地和名义进行非法活动,甚至与培训机构存在利益输送、分成约定等,默许或放任其伪造印章和虚假招生,甚至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20余名学生本应开启美好的高中生活,却因一场假招生陷入困境。时隔2年,800多万元的学费能否追回?问政江苏继续关注。
新华日报·问政江苏记者 王塞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