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我们的汽车产业利润非常低?喜欢卷价格?你们怎么看?

0
分享至

刚过去的 4 月,车市又迎来一轮 “降价潮”:某自主车企一款热门紧凑级 SUV 官降 2.5 万,入门价直接跌破 9 万;新势力品牌更狠,推出的 “入门款纯电轿车” 续航 400 公里 + 快充,定价仅 7.98 万 —— 这样的 “价格肉搏”,在近 3 年中国车市早已见怪不怪。

但很少有人注意一组反差数据:2023 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 3000 万辆,连续 14 年稳居全球第一;可同期行业平均利润率仅 4.1%,远低于全球汽车行业 6%-8% 的平均水平,甚至不如家电、机械等传统制造业。更扎心的是,丰田、大众等国际品牌利润率能稳定在 8%-10%,而国内头部自主车企利润率也不过 5%-6%,部分二线车企更是常年在 “盈亏线” 徘徊。

为什么中国车企 “卖得多、赚得少”?“卷价格” 到底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无奈?作为深耕车市 10 年的博主,今天就从行业底层逻辑,拆解这背后的真相。



一、产能 “过剩”:2000 万辆闲置产能,逼得车企 “以价换量”

中国汽车产业的第一个 “枷锁”,是产能严重过剩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 年中国汽车总产能约 5500 万辆,而实际产量仅 3016 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 55%—— 这意味着,有超过 2000 万辆的产能处于 “闲置” 状态。这些闲置产能不是 “纸面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工厂、设备、工人成本:一座现代化汽车工厂投资动辄几十亿,即使不生产,设备折旧、人工工资、场地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分摊固定成本,车企只能选择 “以价换量”。比如某新势力品牌,2023 年工厂产能 15 万辆,实际销量仅 8 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 54%。为了让工厂 “转起来”,它只能把原本定价 15 万的车型,降到 12 万走量 —— 哪怕单车利润从 1.5 万缩水到 5000,至少能覆盖部分成本,总比工厂停工 “亏得更多” 强。

更关键的是,过去 5 年新能源汽车爆发期,几乎所有车企都在 “疯狂扩产”:传统车企新建新能源工厂,新势力拿地建厂,甚至跨界玩家(比如手机、家电企业)也扎堆入局。可 2022 年后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从年均 50%+ 降到 20% 左右,供需失衡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 产能已经建好了,销量却没跟上,不卷价格还能怎么办?



二、同质化 “内卷”:你有我有全都有,只能拼 “谁更便宜”

如果说产能过剩是 “外部压力”,那产品同质化就是 “内部死结”。

现在走进 4S 店你会发现:10-15 万级 SUV,几乎所有品牌都标配 “12.3 英寸中控屏、L2 级辅助驾驶、全景天窗、后排独立空调”;20-25 万级纯电车,续航都在 500-600 公里,快充、热泵空调、智能座舱也成了 “标配”。甚至连设计都越来越像 —— 溜背造型、贯穿式尾灯、无边界格栅,消费者不看车标,根本分不清是谁家的车。

当产品没有差异化,“价格” 就成了唯一的竞争筹码。比如某自主车企推出一款纯电车,定价 18 万,续航 550 公里;竞争对手马上跟进,同配置车型定价 17.5 万;紧接着第三家直接把价格压到 16.9 万 —— 不到 1 个月,同级别车型价格就降了 1 万多。

更无奈的是,“内卷” 还在向 “配置堆砌” 延伸:你加个座椅按摩,我就加个后排娱乐屏;你上 8155 芯片,我就上双 Orin 芯片。可这些配置大多是 “供应商现成的方案”,车企只是 “组装”,根本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最后还是得靠降价让消费者买单 —— 结果就是 “配置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



三、利润被 “卡脖子”:芯片、电池占成本 60%,话语权不在自己手里

中国车企利润低,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原因:核心环节被 “卡脖子”,成本话语权不在自己手里

以纯电动车为例,整车成本中,电池占比 40%-50%,芯片占比 10%-15%,两者加起来超过 60%。可这两大核心部件,我们的自主可控率并不高:

电池:虽然宁德时代、比亚迪占据全球 60% 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上游的锂、钴、镍等原材料,70% 以上依赖进口,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电池成本 ——2022 年碳酸锂价格从 5 万 / 吨涨到 50 万 / 吨,电池成本涨了 30%,车企要么自己消化(利润缩水),要么涨价(失去竞争力),只能选前者。

芯片:车规级 MCU 芯片(控制车辆电子系统)、自动驾驶芯片,80% 以上被海外企业垄断(比如英飞凌、恩智浦、英伟达)。2022 年芯片短缺时,某车企一款车型因缺芯,单车成本增加 2.3 万,为了不失去客户,只能 “咬着牙” 维持原价,利润率直接从 6% 降到 3%。

除了硬件,软件领域也有 “隐形成本”:比如车载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算法,部分车企需要向海外企业支付专利费或授权费;甚至连汽车设计,很多二线车企都要找意大利宾尼法利纳、德国博世等外部公司,这些都在 “蚕食” 本就不高的利润。



四、出口 “低价内卷”+ 政策退坡:内外夹击下的利润挤压

国内卷还不够,出口市场的 “低价竞争” 和国内政策退坡,进一步压缩了车企的利润空间。

先看出口: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突破 500 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但 “量增价不增” 的问题很突出 —— 中国汽车出口均价约 1.8 万美元,而德国汽车出口均价约 5 万美元,日本约 3.5 万美元。为什么便宜?因为很多车企在海外市场还是靠 “低价抢份额”:比如在东南亚,中国品牌 SUV 比日系车便宜 20%-30%;在欧洲,中国纯电车比本土品牌便宜 15% 左右。

可出口的 “低价策略”,又反过来影响国内市场 —— 如果国内售价太高,就会出现 “国内外价格倒挂”(比如某车型国内卖 15 万,出口到欧洲卖 13 万),消费者不买账,车企只能在国内也保持低价,形成 “内外都卷” 的恶性循环。

再看政策:2022 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正式退出。之前有补贴时,车企可以靠补贴覆盖部分成本,比如一辆续航 500 公里的纯电车,能拿到 1.2 万补贴,车企既可以保持低价,也能维持利润;补贴退坡后,这 1.2 万成本得车企自己承担,为了不失去客户,只能 “自己消化成本”,利润自然进一步下降。



破局不是 “不卷”,而是 “卷对地方”:从 “价格战” 到 “价值战”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中国汽车产业就只能一直 “卷价格” 吗?其实不是 ——“卷” 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 “卷错了方向”。

最近两年,已经有车企走出了 “价格战” 的泥潭,靠 “价值战” 实现了利润增长:

比亚迪:靠 DM-i 超级混动技术,在燃油车和纯电车之间找到差异化 —— 既解决了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又比燃油车省油 50%,单车溢价能力提升,2023 年利润率达到 5.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蔚来:不拼低价,而是靠 “换电服务 + 用户运营” 打造高端品牌 ——ES6 车型定价 35 万以上,比同级别 Model Y 贵 5 万,但换电带来的 “3 分钟补能” 体验,让用户愿意为溢价买单,2023 年单车毛利达到 18.2%;

长城坦克:避开城市 SUV 的红海,聚焦硬派越野细分市场 —— 坦克 300 定价 20-25 万,比同级别合资 SUV 贵 3-5 万,但 “复古造型 + 越野性能” 精准击中用户需求,上市即热销,利润率远超长城其他车型。

这些案例证明:中国汽车产业的破局点,不是 “谁能降得更多”,而是 “谁能造得更好”—— 更好的核心技术、更清晰的品牌定位、更优质的用户体验。当车企把精力从 “价格内卷” 转向 “价值升级”,利润自然会跟着来。



最后想说:从 “规模为王” 到 “利润为王”,中国汽车需要换个活法

中国汽车产业用 10 年时间,实现了 “销量全球第一” 的目标,这是值得骄傲的;但现在,我们更需要从 “规模为王” 转向 “利润为王”—— 毕竟,没有足够的利润,就没有钱投入研发,就无法突破核心技术,就只能一直陷在 “低价内卷” 的泥潭里。

对于消费者来说,“低价车” 固然有吸引力,但最终还是会为 “好车” 买单 —— 比如更安全的车身、更可靠的质量、更智能的体验。对于车企来说,与其在价格上 “互相消耗”,不如在技术、品牌、服务上 “各显神通”。

未来 5 年,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一定会从 “价格战” 转向 “价值战”。而那些能提前跳出 “内卷”,找到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车企,才能真正实现 “既卖得多,又赚得多”,才能让中国从 “汽车大国” 真正变成 “汽车强国”。

你觉得哪些车企能先走出 “价格内卷”?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时时有聊
2025-11-14 10:00:30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三人男篮江苏队不满判罚,四名队员全部被吹罚夺权离场直接判负

懂球帝
2025-11-13 21:02:14
李连杰返老孩童被扒新线索,本人行为太反常,官媒曾披露具体细节

李连杰返老孩童被扒新线索,本人行为太反常,官媒曾披露具体细节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4 15:24:51
贵州盘州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运行不到百天,停运5年成闲置项目:希望有注资盘活项目

贵州盘州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运行不到百天,停运5年成闲置项目:希望有注资盘活项目

红星新闻
2025-11-14 22:16:21
奇葩一幕!四川全运女篮赛后拒绝接受采访,或许就是这两点原因!

奇葩一幕!四川全运女篮赛后拒绝接受采访,或许就是这两点原因!

田先生篮球
2025-11-14 08:35:50
21独家|MEGA起火,理想问责14人

21独家|MEGA起火,理想问责14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7:40:08
大反转!狗咬人事件凶器上只有死者DNA,重伤者疑被自己人所伤?

大反转!狗咬人事件凶器上只有死者DNA,重伤者疑被自己人所伤?

乌娱子酱
2025-11-14 16:46:28
河北刑讯逼供致死案:铁笼电击样样来,11名涉案警察获刑,10人上诉

河北刑讯逼供致死案:铁笼电击样样来,11名涉案警察获刑,10人上诉

热风追逐者
2025-11-14 08:15:03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4种变化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4种变化

朗威游戏说
2025-11-14 15:35:07
伟大4:2翻盘!刘诗雯林高远混双大逆转夺冠,创造3大不可思议

伟大4:2翻盘!刘诗雯林高远混双大逆转夺冠,创造3大不可思议

小鬼头体育
2025-11-15 00:12:20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霹雳炮
2025-11-14 19:22:49
难以置信:刘道玉的几件奇葩事!

难以置信:刘道玉的几件奇葩事!

仕道
2025-11-14 09:07:07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云鹏叙事
2025-11-14 10:26:55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3 22:05:49
11月14日俄乌最新:F-16击落苏-30?

11月14日俄乌最新:F-16击落苏-30?

西楼饮月
2025-11-14 18:05:03
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我国著名院士批主战派,要懂得甲午战争的惨败

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我国著名院士批主战派,要懂得甲午战争的惨败

文史旺旺旺
2025-11-14 20:30:09
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4 14:08:03
成功着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飞船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离轨

成功着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飞船在南大西洋异常区离轨

火星一号
2025-11-14 17:43:05
韩国媒体惊呼:这位球员竟登顶亚洲市场价值榜首

韩国媒体惊呼:这位球员竟登顶亚洲市场价值榜首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4 23:51:41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好乒乓
2025-11-14 10:36:31
2025-11-15 03:27:00
职业规划课
职业规划课
分享职业规划方法,明确发展方向
14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健康
数码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