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印度空军把所有米格-21都退役了?这下巴基斯坦怕是要“失业”了——毕竟再也没机会在空中击落这款老对手了。看似玩笑的背后,其实藏着印度空军一段复杂而又尴尬的历史。
曾经的“半壁江山”,如今的“全数退役”
米格-21曾是印度空军中数量最多的战斗机,累计装备超过870架,几乎是印度空中力量的象征。然而这款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服役的战机,在印度却有个不太光彩的外号——“飞行棺材”。据统计,几十年间,印度米格-机队摔了超过200架,不少飞行员因此丧生。尽管如此,由于国产“光辉”战机迟迟无法大规模量产,外购新型战机又价格高昂、数量有限,印度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用。
![]()
如今,随着最后一架米格-21退出战场,印度空军看似向前迈进了一步,实则暴露了长久以来的困境:老旧装备退得快,可新装备却接不上。
“只要我不起飞,你就打不着我”?
有印度网友调侃说:“只要我们的飞机不升空,你就没法把它打下来。”这话乍听滑稽,细想却带着几分真实的苦涩。米格-21在印巴空战中的表现确实不佳,尤其是2019年克什米尔冲突中,印度一架米格-21被巴基斯坦击落,飞行员被俘,举国哗然。
如今印度选择全面退役米格-21,与其说是“主动换新”,不如说是“被动止损”。减少老旧战机飞行,既能降低事故率,也能避免在潜在冲突中“送分”。但这种“避战思维”,也引发质疑:不飞,就真的安全了吗?
“光辉”撑不起天空,“阵风”买不够数量
印度不是不想换,而是换装之路走得异常艰难。国产“光辉”战机研发了近40年,至今性能不稳、交付缓慢;外购的法国“阵风”战机虽然先进,但单价高昂,首批只买了36架,根本填不上米格-21退役留下的缺口。
![]()
有分析指出,印度空军目前战斗机中队数量已低于官方认为的安全水平。一边是巴基斯坦不断引进JF-17“枭龙”和歼-10C,一边是自家战机青黄不接,印度空军的压力可想而知。
网友调侃背后,是真实的战略焦虑
印度民众对米格-21退役的反应倒是很“乐观”。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巴基斯坦空军这下少了个‘刷战绩’的对象。”也有人开玩笑建议:“不如把退役米格改成无人机,让它们继续发挥余热。”
但笑声背后,是严肃的现实:没有足够的现代化战机,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而当边境局势紧张时,光靠“不出飞”来避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米格-21的退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对印度空军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未来能否依靠“光辉”战机撑起国土防空?能否通过外购快速补足战力?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
巴基斯坦或许暂时少了一个“老对手”,但空中较量的本质从未改变——技术和实力才是决胜关键。印度这一步,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然选择。不过,靠“退役老飞机”来保全颜面,听起来总让人觉得:真正的空中强者,从不指望对手“无机可打”。
结语
米格-21走了,带走了印度空军的一段历史,也留下了一片待填补的天空。有人说这是“迟到的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暴露了印度国防自主的软肋。不管怎样,现实就是:未来的空战,不会再给“老旧战机”任何情面。印度空军能否真正“起飞”,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