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最近,英国下议院内政事务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深度调查报告,将内政部在庇护申请者住宿安排上的财务运作彻底曝光。
数据显示,原本为2019至2029年十年期设定的45亿英镑预算,如今已飙升至153亿英镑,增幅超过两倍有余,令人震惊。
这一巨额超支的背后,是近年来庇护申请人数持续攀升的趋势。理论上,政府应提前布局应对机制,但内政部却采取了近乎应急式的临时策略——大规模征用酒店作为长期落脚点。
![]()
尽管合同明文规定“应急住宿”仅限短期使用,现实中却有全国210家酒店长期容纳着3.2万名庇护申请人,占整体人数的三分之一。
酒店本就属于高成本居住选项,如此长期依赖,财政支出自然如决堤般失控。
更令人费解的是整个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缺失。委员会主席布拉德利女爵在接受BBC采访时毫不留情地指出:内政部高层对合约条款视若无睹,日常监督几乎空白,即便承包商服务严重不达标,也从未实施过实质性处罚。
![]()
这就像你请了一支施工队装修房屋,结果工艺粗糙、工期拖延,而你不仅没追究责任,反而不断追加付款,任由对方随意操作。
现任首相斯塔默公开表达强烈不满,称自己对此事感到“极度愤怒与失望”,并承诺将全面关闭所有用于安置庇护者的商业酒店。
不过,政治博弈随即展开。工党上台后立即终止了前任保守党政府推行的卢旺达遣返计划,此举迅速遭到新任保守党领袖巴德诺克的猛烈抨击,他声称正是由于该“威慑性政策”的取消,导致非法越境人数激增40%。
![]()
双方各执一词,互相推诿责任,公众只能眼睁睁看着公共资金不断被消耗,账单越滚越大。
那么这些巨额支出最终流向了哪里?报告明确揭示,两家主要外包服务商至今仍持有数百万英镑的超额利润未予退还,而内政部直到近期才开始着手清算和追讨工作。
这类采购合同签订时缺乏严谨设计,缺少可量化的绩效标准与违约追责机制,一旦出现问题便无人担责,最终均由纳税人默默承担后果。
![]()
军营方案能成为破局关键吗?从酒店转入驻废弃军事设施,英国庇护体系的根本困境远未终结。
眼下,工党政府推出了新的安置构想:启用闲置军营来收容庇护申请人。
住房大臣里德强调这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目前位于埃塞克斯郡的韦瑟斯菲尔德军营以及肯特郡的纳皮尔军营已投入运行,未来还将拓展更多大型集中安置区域。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合理且经济的替代路径,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是否真能顺利推进,仍存诸多疑问。
![]()
虽然军营运营成本显著低于商业酒店,但其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同时面临地方社区的强烈抵触情绪。贝尔酒店事件便是前车之鉴。
今年夏季,一名入住酒店的庇护申请人因涉嫌性侵被捕,引发当地居民大规模抗议,现场局势一度紧张对峙。即便将人群迁移至封闭式军营,民众的安全顾虑真的会随之消失吗?显然并不乐观。
此外,多数军营地处偏远郊区或乡村地带,庇护者所需的法律咨询、身份审核流程、医疗支持等公共服务能否同步到位,成为一大现实挑战。
![]()
更为根本的问题在于,整个庇护制度的核心矛盾并非“住在哪里”,而是审批效率极其低下。前任政府一方面延宕案件处理进度,另一方面执意推动争议极大的卢旺达遣返项目,致使大量申请人长期滞留系统之内。
尽管现政府宣称正在加速审理流程,并实现了十年来最高的驱逐数量,但仍有高达10.3万人处于等待安置状态。若审批机制无法提速,无论更换何种住宿形式,都只是表面修补,难以触及本质。
布拉德利女爵在报告中特别警示当局,切勿重蹈仓促决策的覆辙。过去几年,英国移民政策频繁转向,卢旺达计划刚启动即遭废止。
![]()
如今又急于推出军营安置模式,真正短缺的从来不是解决方案的数量,而是稳定连贯的执行能力。政客忙于相互指责,媒体热衷渲染冲突,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却被一再搁置。
事实上,庇护酒店乱象折射出的是英国政府部门整体治理能力的严重退化。内政部近年来接连爆出丑闻——涉及性犯罪团伙调查失败、间谍行动崩溃、非法遣返事件频发,部门公信力已跌至谷底。
![]()
民众目睹这些混乱局面,对体制的信任正一点一滴流失殆尽。要真正走出当前困局,仅仅变更庇护者的居住地点远远不够,必须推动涵盖合同监管、审批机制、资源配置及公众沟通在内的全链条系统性变革。
否则,无论是星级酒店还是封闭军营,都不过是下一个舆论风暴的酝酿地。公共资源将继续流失,社区抗议将持续上演,这场关乎人道、财政与治理的复杂剧目,恐怕还将长久延续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