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7月7日凌晨4点,河北石家庄高邑县的一户普通家庭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33岁的暴钦瑞被一群警察带走,临走前他对妻子暴琳琳留下最后一句话:“没事,把孩子照顾好”。
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与家人的永别。
暴钦瑞被带往新乐市公安局在新乐宾馆设置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点,这里看似是宾馆,实则是非法外衣下的刑讯黑箱 。
与暴钦瑞一同被指居的还有他的父亲、叔叔、堂兄弟等9人,他们被指控涉嫌寻衅滋事。
在宾馆一楼的指居区内,暴钦瑞等人被要求戴着手铐、脚镣和眼罩,长期固定在铁质审讯椅上,每天仅有一个馒头、一点咸菜和一杯水 。
审讯过程中,办案人员使用了手摇电话机进行电击、用PVC管和镐柄击打脚心、实施“开飞机”将双手反铐背后向上提拉、甚至将人吊在特制的铁笼中 。
更残忍的是,有办案人员用电击针对暴钦瑞的生殖器等敏感部位进行电击,并用侮辱性手段逼取口供 。
7月19日晚,在经历了长达12天的折磨后,暴钦瑞突发不适。
据同在指居室的父亲暴继业回忆,他透过眼罩缝隙看到保安对儿子进行殴打,随后暴钦瑞被带离房间,外面传来惨叫声 。
约半小时后,办案人员发现暴钦瑞倒地,但直到一小时后才拨打120送医 。
最终,暴钦瑞因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
案发后,专案组负责人张旭光指使辅警拆除监控硬盘、藏匿刑具,并组织涉案民警建立“攻守同盟”,企图掩盖真相 。
![]()
“执法者变成施暴者,我们还能相信谁?”
事件曝光后,社交媒体上涌起滔天怒火。
网友的质疑直指核心,为何本应保护人民的警察,却成了践踏法治的凶手?
更令人愤慨的是,涉案民警中多数是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警员,他们在老民警“不敢下手就当不了好警察”的怂恿下,迅速沦为同谋 。
如果连执法者都在犯法,法治就成了笑话,这种愤怒源于深刻的信任危机。
许多人联想到近年频发的执法丑闻,从派出所无故查手机到临时工背锅事件,公众对公权力的信任本就脆弱。
而新乐案中,暴钦瑞死后三年才等来一审判决,11名涉案人员中10人上诉,更被网友认为“拖延战术” 。
“不严惩,不买账!” 成为多数网友的共同心声。
知乎高赞评论指出:“如果刑讯逼供致死的代价只是几年有期徒刑,那等于变相鼓励犯罪。”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主犯张旭光一审被判16年,但其余涉案民警刑期多在1-6年之间 。
网友呼吁,对执法犯法行为应实行零容忍,不仅要追究直接施暴者的责任,更要问责纵容刑讯逼供的上级领导。
![]()
“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的这句话,在新乐案中显得格外刺骨。
当执法者连最低的道德底线都守不住时,法治的大厦必将崩塌 。
罗翔曾多次强调,正义必须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否则“追求正义的初心很可能结出非正义的恶果”。
罗翔的另一个观点同样发人深省,“人类的所有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
在新乐案中,最令人痛心的不是暴力的残忍,而是集体沉默的懦弱。
涉案年轻民警明知刑讯逼供违法,却无人敢站出来反对,甚至参与其中。
法治的真谛不在于惩罚的严厉,而于程序的可信 。
罗翔常以“辛普森案”为例,说明即使实体正义有瑕疵,程序正义也能让公众信服 。
反观新乐案,暴钦瑞死后,相关部门先是试图以“心脏病”定论,在家属坚持下才由最高检重新鉴定揭真相,庭审中多数被告人翻供,否认刑讯逼供 。
正如罗翔所言:“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是人类的出厂设置,而正义的追求离不开程序的约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