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讯(赵萌 陈剑夷 记者 王忠岩)10月17日至21日,全球肿瘤学领域顶级盛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举行。本届大会汇聚全球专家学者,共探肿瘤前沿进展。哈医大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二病房赵艳滨教授团队开展的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免疫联合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的小分子TKI药物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探索性临床研究”(FACT研究)阶段性成果成功入选壁报展示,向全球呈现该院在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治疗领域的最新探索。
聚焦治疗瓶颈 创新探索新路径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容易转移的肺癌类型,很多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到广泛期。目前,免疫联合化疗是这类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仍不够理想,疾病进展风险高,临床疗效亟待提升。
基于这一临床难题,赵艳滨教授提出“免疫+抗血管生成+化疗”三重联合的新思路。研究创新性地引入我国自主研发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抗血管生成改善肿瘤生长微环境,增强免疫细胞浸润,从而提升免疫治疗疗效,为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研究严谨设计 疗效安全双保障
为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研究初期专门设置安全导入期。结果显示,这一阶段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且有5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超过6个月。
截至2025年5月,该研究共纳入20例患者。疗效数据显示: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达84.4%,90%的患者肿瘤明显缩小(客观缓解),95% 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数据尚未成熟。安全性方面,所有患者均报告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这些反应都在可控范围内,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实现了疗效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以患者为中心 赋能健康中国
赵艳滨教授表示,我们开展这项研究,就是想找到更适合中国患者的免疫联合治疗策略,让更多患者受益。目前初步结果很让人鼓舞,我们有信心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验证临床价值,为全球小细胞肺癌治疗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东北地区肿瘤防治的核心力量,哈医大肿瘤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推动肿瘤精准治疗创新。此次FACT研究成果亮相ESMO国际舞台,彰显出医院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更为全球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未来,医院将持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协作,以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为更多肿瘤患者点亮康复之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