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左权女儿考哈军工,政审却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0
分享至

1960年8月的一份录取名单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招生办公室桌上来回传递,负责政审的干事皱着眉,“左太北,技术分不错,可监护人栏里出现了可疑人物,暂缓。”那张薄薄的表格,差点把一个姑娘的航天梦掐灭。

招生流程严格到近乎苛刻。文化课、体检过关后,便是数轮背景核对。材料一层层往上递,到了终审才被卡下。理由简单到让人哭笑不得:社会关系复杂。工作人员顺手在栏旁写了一行小字,“监护人左某,旧军政人员。”

左太北此时正在北京家中等消息。为了这场考试,她熬了一个学期的夜。得知名单未过政审,朋友转述给她,她只说了两个字:“不信。”这两个字里有倔强,也有从小耳濡目染的军人脾气。



院方把材料呈到校长室。陈赓翻到第四页,目光停住。他认得那行署名——左权。那是自己的黄埔同窗,也是生命里最痛的战友记忆。他轻拍桌面,拨通招生处电话,只问一句:“为什么?”对方支吾。陈赓话音低沉:“查清楚,她的监护人究竟是谁,别让表格误事。”

追溯原因其实不复杂。解放战争尾声,左家有位远房叔叔滞留在广州,后被编入国民党保安部队。建国后,这位叔叔没有回来,姓名依旧挂在族谱里。左太北从未见过,却在“亲属关系”一栏里老实填写。几行小字被机械解读成了“历史问题”,政审干事自然谨慎。

陈赓觉得荒唐。他回忆起1942年5月25日凌晨的十字岭炮火,那一夜,左权为掩护突围牺牲,年仅37岁。就这样,一个在反扫荡中献身的副参谋长,十九年后竟因远亲的旧档案让女儿差点与军工院校失之交臂。想到这,陈赓握紧笔杆,“材料重审,立刻。”

与此同时,左太北的童年也在陈赓脑海里翻开。1940年春,她在山西武乡破旧窑洞里呱呱坠地,父亲给她取名“太北”,寓意“泰山为父、北斗为师”。两岁不到,父亲牺牲,母亲任职后方,孩子托付给彭德怀夫妇。彭德怀常抱着她逗笑,还半真半假地说:“闺女,你长大别怕苦,前线需要人。”



这种耳提面命伴着枪炮声,塑造了她的性格——沉稳又不肯认输。新中国成立时,她才十岁,却已经听得懂大人们谈兵棋推演。十五岁,她在报纸上看见苏联的航天新闻,决心将来攻读导弹专业。这个志愿写在作文里,老师批语只有三个红字——“有骨气”。

时间推到1959年冬,哈军工在全国范围挑选尖子生。校方发的招生简章里,导弹工程系名额寥寥,录取分数线几乎顶格。左太北设下闹钟,五点起床自习,一个学期总共请了两次假。她的文化成绩476分,逼近满分。按常理早该进入录取程序,却因那位“叔叔”被挡在门外。

政审风波仍在胶着。陈赓不放心,亲自给总政来电,调取左家档案。两天后,档案室回信:那位叔叔1949年4月已被武汉起义部队收编后遣散,1952年参加地方合作社,表现一般,无政治问题。至此,“可疑”二字无从说起。陈赓把信摊在桌上,沉声道:“她的表格,只是多写了一个旁支成年亲属,逻辑上不构成影响。”

8月末,补录通知寄出。左太北接到电报,简短七个字:“哈军工录取,速报到。”她仰头笑了,嘴唇抖动,却一句话都没说。妈妈感到诧异,她才慢慢解释:“好像打完一场仗。”

入校报道那天,北方天空格外高远。新生队伍里,左太北身形瘦削,背着比人还高的蓝色行李卷。有同学悄悄问:“你亲戚在军队?”她只摆手,“普通家庭。”同学没再追问,却从她军姿般的站立里察觉出不凡。她懂得低调。军工系统重保密,任何张扬都与纪律相悖。



课堂上,她笔记写得密密麻麻,做实验从不怕深夜。导弹控制理论课结束,一位年长教授对助教说:“那位扎两根麻花辫的女同学,底子好,思路清。”助教回答:“名字叫左太北。”教授点点头,没再多问,似乎一切自然。

1965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委某研究所。那时国家导弹事业刚起步,设备老旧、资料大多源自译文,她常常带头翻译俄文技术手册。加班到了凌晨,走廊灯光昏黄,她拉上铁门才离开。熟人开玩笑:“左讷,别太拼。”她笑笑,没辩解。

婚后,她同丈夫把工资凑在一起,八成投入捐助山西老区小学,家里最值钱的家电是一台苏联产台灯。政府号召购买公房,她不得不向同事借钱。邻居见她没装防盗门,担心失窃,她说:“屋里全是书,贼来了会嫌重。”

1990年代,科研岗位渐渐年轻化,她办理退休,却没闲着。整套父亲遗留下的战地日记、百团大战批注、本人生平资料,全部由她承担整理。山西武乡纪念馆筹建,她把多年珍藏的照片、信件无偿捐出,只留一封家书以便日后教育孩子。馆长感慨:“这是一座流动的档案室。”



2019年春,她因病住进北京某医院。病榻旁,一位老战士握住她的手,“左参谋长当年信里说要带你赏槐花,可惜——”她笑着答:“槐花开了这么多年,香味一直在。”那声“在”刚落,诊室外树枝摇晃,花絮飘进窗口。

79年生命,前半段与烽火相伴,后半段与科研为伍。政审表上的误会不过是插曲,却折射出一个时代对政治立场的谨慎,也映出制度自身需要不断校正的细微处。更重要的是,左太北的选择始终没有离开那张不起眼的表格——在最该坚持的地方,她毫不含糊,在最需无私的岗位,她从不张扬。

陈赓曾在批文上加注:“其志可嘉,其行可敬。”这行字如今仍存档案柜深处,已微微发黄,却稳稳地见证了战友之女从窑洞婴儿到导弹工程师的长路。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雅笔墨
文雅笔墨
探索世界脉动,洞悉时代之声。在这里,我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星球的每一次跳动,解读未被言说的故事。
2376文章数 203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