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抵达亚洲,在参加多场国际性会议的同时,还将对亚洲多国展开访问。从美方公布的访问行程来看,特朗普此次到访的国家中,并没有菲律宾。
然而日前,美菲一边却传来异动,一架绰号为“末日飞机”的美国波音E-4B深夜悄悄降落马尼拉国际机场并停留整夜。
![]()
(美国“末日飞机”)
27日,菲律宾空军对此也做出回应。他们明确表示,这架“末日飞机”确实在马尼拉国际机场停留了一整夜,而且手续齐全,持有合法的外交通行许可证。菲方还解释说,飞机这次落地就两个目的:一是给飞机加油,二是让机组人员下来休息,和任何高层人物访问没有关系。同时,菲方强调,从飞机落地到离开,他们一直全程盯着,既持续监控它的动向,也提供了必要的地面协助,直到飞机最后起飞离开。
尽管菲方给出了官方解释,但考虑到“末日飞机”的特殊使命和出现的时机,其真正的停留意图还是引发了外界的猜测。
要理解这件事情的不寻常,我们首先要了解“末日飞机”的特殊性以及当前的军事背景。
美国E-4B不是普通的军用飞机,功能和使命都特别硬核。它的核心任务,是应对全国性的紧急情况,尤其是万一发生核战争的时候,比如说美国本土的地面指挥中心被摧毁了,E-4B就能顶上去变成一个“空中指挥中心”。美国总统、国防部长这些最高层,都能在飞机上继续指挥,确保国家的指挥不瘫痪。为了应对极端情况,它的设计也很特殊,能抵抗“电磁脉冲”攻击。因为这些特性,这类型的飞机也特别稀有,全世界一共就4架,平时根本不会无缘无故飞到某个地方晃悠,只要它出现,大概率就和重要任务有关。
这次“末日飞机”在菲律宾停留,恰好发生在10月26日美军“尼米兹”号航母两架军机,一架MH-60R直升机和一架F/A-18F战斗机在南海坠毁之后。一天之内,同一个地区,美军接连发生重大军事事件,这显然不是常态。
并且在该飞机抵达菲律宾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前往日本的途中,正要展开其亚洲巡访的第二站。
![]()
(美总统特朗普)
而菲方这边的解释,声称此次停留是预定的外交过境,仅为加油和机组休息,并与任何高层访问无关,这个说法略显单薄且存在逻辑漏洞。
首先就是技术层面有矛盾,E-4B 最大续航时间达72小时,且可以在飞行中接受加油机的补给。就算从美国本土或关岛飞抵菲律宾,都无需中途落地加油,甚至其燃油储备足以支持返回或继续执行任务。
机组人员休息就更离谱了,E-4B机舱内本身就设有乘员休息室,可容纳112人,还配备了睡眠区、厨房和医疗设施。机组人员完全有能力通过轮换制在飞行中休息,根本没必要依赖地面设施。菲方所谓“机组人员需要地面休息”的说法,和飞机的设计功能不符。
其次就是战略层面的不可信。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部署比如说新基地的建设、中程导弹的部署等,通常以“低调推进”为策略,为的是避免过度刺激中方。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末日飞机”仅仅要进行加油和休息,完全可以选择新加坡樟宜基地,这里的设施更完善且政治风险较低,而不是菲律宾这一敏感地点。
美方这样做,其实也有历史案例能参照的。在今年五月的时候,“末日飞机”就曾搭载美国防长穿越南海并降落新加坡,当时的官方解释是 “参与战略演习”,但实际目的是测试美军系统和前沿指挥能力。这次事件的操作模式与此前高度相似,这就进一步削弱了菲方回应的可信度。
![]()
(美军机刚刚坠海)
那么“末日飞机”降落菲律宾,究竟是为什么呢?结合当前局势来看,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首先是对南海坠机事件进行应急指挥。南海坠机涉及敏感海域,“末日飞机”则可实时协调美军航母打击群、潜艇及菲律宾基地的资源,确保人员搜救和残骸打捞的高效进行。同时通过搭载的“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系统,整合卫星、侦察机和舰艇数据,这些数据一汇总,美军就能快速判断中方的动向,不至于慌了手脚。同时,这也是在给中方递信号:就算我这边摔了飞机,我的指挥系统没断,照样能控制军队,别觉得我出了乱子。
其次,也可能是要构建美军前沿指挥链。在今年五月,菲律宾批准了两个新的基地,让美军在南海的落脚点从新加坡扩展到了菲律宾,形成了“关岛—菲律宾—新加坡”这个三角指挥链。此次“末日飞机”的停靠,很可能是对这些基地实战化能力的测试。
总之,不管是应急指挥、测试基地,还是协调军演,每一个可能性都比“单纯加油休息”更说得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