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横滨,无数个“日本的第一次”

0
分享至



一览扶桑

从日常开始,带你重新发现一个深度日本



上月和朋友一起去了横滨小旅行。这是我旅日近30年来,第二次去横滨。

第一次去横滨,大约是20多年前。那次只去了横滨的中华街。

横滨的中华街,是随着1859年横滨作为日本的对外港口开港之后,逐步发展形成的。最早来到横滨的华侨,多为来自广州、香港、厦门、宁波一带的南方华人。他们擅长航运、翻译、贸易,也有厨师、裁缝、杂货商。这些来自中国南方的华人,最初并非有意建立“中华街”,他们只是居住在外国人居留地的一角而已(今日的山下町一带)。



横滨中华街

但随着中华会馆、关帝庙等社团与庙宇的出现,华人聚居的街区开始逐步奠定了“中华街风貌”。日本的国民作家司马辽太郎曾经在《横滨散步》一文中,如此引用过他所查阅的历史资料:

根据明治二十年(1887年)四月二日《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横滨居留地内共有外国人住户983户,总人口3904人。其中,清国人(中国人)占绝对多数,有500户、2573人。

其次是英国人,有257户、625人,是欧美人中人数最多的。

接下来是美国人,有69户、256人,住户数量其实相当少。

第三位是德国人,57户、172人;

第四位是法国人,50户、115人;

第五位是荷兰人,20户、34人;

第六位是瑞士人,14户、37人;

第七位是丹麦人,没有独立的住户登记,但有人口22人(大概是商馆雇员等);

第八位是意大利人,10户、19人;

第九位是瑞典与挪威人合计1户、15人;

第十位是葡萄牙人,没有户籍登记,仅有人口14人;

第十一位是俄罗斯人,2户、6人。

顺带一提,曾在中世纪末期“大航海时代”风光一时的西班牙人,在当时横滨居留地中没有住户登记,仅有区区2人而已。”

看看上面司马辽太郎老师引用的数据,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明治的横滨开港,所有西方人加起来的总和,都不及中国人多。



明治时代的横滨港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日本近代从横滨开港开始,面向世界打开了国门,拥抱西方的先进理念与科学技术。但没想到向西方学习的日本,打开国门之后迎来最多的并不是西方人,而是中国人。

明治初期来到日本的中国人,为日本带来了中华美食,并形成了“横滨中华美食街”。



1930年的横滨中华街

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日本在留外国人总数达395万6619人,创历史新高。按国籍・地区划分,中国居首位,达90万738人,与十年前的2015年末(66万5847人)相比,中国人在留者总数增加了23万4000人,并首次突破90万大关。



横滨关帝庙

90万移居日本的中国人,也为日本带来了轰轰烈烈的中华美食旋风——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的、日文称为“町中華”的大众中华餐厅。尤其是东京的上野、大阪的岛之内这些地方,简直就是“町中華”的激战区,从食客到店主,几乎清一色都说着中文,日文似乎变成了“外语”。曾经在日本雅虎新闻看过一篇美食记者山路力也写的调查报道,标题是“为何拉面店倒闭而町中华餐厅屹立不倒?拉面店无法效仿的生存之道究竟是什么?”

百年前移居日本的中国人,为日本带来了中华美食。

百年后移居日本的中国人,继续为日本带来中华美食。

而百年前的西方人,为日本带来了什么呢?

带来了时间。

1872年(明治5年),在英国工程师的技术指导下,日本的第一条铁路“京滨铁路”正式开通——从新桥到横滨,全长约29公里。当列车缓缓启动时,沿途的村庄与田野还沉睡在旧时代的节奏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钟声不如鸡鸣准,时间不过是自然的呼吸。



今日横滨站

但随着列车的汽笛第一次在日本列岛上响起,日本的时间变了。日本人的时间也随之开始了——“几点几分发车”“迟到一分钟就错过”的世界,第一次进入日本人的生活。

日本一家叫“三元社”的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集合多名学者的研究文集《迟到的诞生》,介绍近代日本人的时间意识是如何形成的。书中写到在明治初期,到日本传授科学技术的荷兰人技师,曾对当时的日本人完全没有时间概念而感到无比吃惊。那时候的日本人,只知白天与黑夜,不知“时间”为何物。人们以日出日落为基准,使用“不定时法”计算每天的日头,将白天黑夜划分为六个等分。按现在的时间来计算,当时的日本人是以每两小时为一个时间单位的,最小的时间单位为“小半刻”,相当于现在的半个小时。那时的日本人对“分”这个时间单位还根本没有概念,更不用说“秒”了。



明治时代的横滨街景

是铁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在铁道的沿线,人们第一次听见“正午十二点”的号声,第一次知道时间可以指挥生活的秩序,第一次知道时间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从横滨开始,遍布日本全国的铁道的网络,带给日本人均一化的时间意识,成为日本步入近现代工业社会、开始在生活中实施时间革命的重要标志。在飞驰的车轮中,日本人也飞速地跨入近现代社会的“努力主义”。

如今,日本新干线的运行时间,甚至精确到以“秒”为单位:例如时刻表上的发车时间写着“12点30分”,但实际发车时间可能是12点30分0秒、12点30分15秒、12点30分30秒、或是12点30分45秒。这样,当两列以上的新干线同时通过某一站台时,可以因为这15秒的时间差,而彼此畅通无阻地通过,实现更为安全快捷的效率运行。这种以15秒为单位、令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互相衔接看不到任何时间接缝的严密运行,令新干线的基本误差为0秒。

现在,我们经常说:日本人非常守时,是时间观念很强的民族。而实际上,现代日本人良好的时间信用,正是伴随日本的铁道开通而出现的。时间的意识,是文明的意识。而横滨,可以说正是日本人文明意识开始的地方。如果说东京是现代日本的心脏,那横滨就是日本时间开始跳动的地方。

除了时间,西方人还为日本带来了新闻传媒、讽刺漫画。

1861年,日本第一份英文报刊《Japan Herald》在横滨创刊。横滨成为国际新闻传播的起点。

1862年,居住在横滨的英国漫画家查尔斯·威格曼在横滨创办了日本最早的漫画杂志《The Japan Punch》(日本潘趣),《The Japan Punch》虽然是一本面向驻日外国人的英文讽刺漫画杂志,但却让日本人看到了漫画的另一种可能:除了鸟羽绘般的生动滑稽有趣,这种绘画形式还能与时事新闻相结合,讥讽政治、嘲弄时局、批判社会。



日本最早的漫画杂志:《The Japan Punch》

从《The Japan Punch》开始,日本开始出现《团团珍闻》、《滑稽新闻》、《东京PUCK》等一系列漫画杂志,并由此诞生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职业漫画家北泽乐天。

现代日本能成为漫画大国,横滨开港之后西方人带来的传媒文化,功不可没。



横滨市开港纪念会馆

而横滨带给日本人的惊喜,还不止如此。在日本近代文明史上,横滨还拥有无数个“日本的第一”:

例如,日本的第一瓶啤酒:

1870年(明治三年),挪威出生的美国人——威廉·科普兰,购入了一块被称为“天沼”的涌水丰富的土地,在横滨山手123号开设了“Spring Valley Brewery” 啤酒酿造厂。每天由马车两次在横滨街头巡回贩卖,逐渐成为居住在横滨的外国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并且还被运往东京、长崎、函馆等地销售,甚至出口到上海、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这就是后来“麒麟啤酒(Kirin)”的前身。

还例如,日本的第一盏煤气灯:

每年的10月31日,是日本的“煤气纪念日”。早在150多年前的1872年(明治5年)10月31日,横滨的实业家高岛嘉右卫门所组建的“日本社中”(日本煤气社中、现东京煤气株式会社的前身),在横浜市中区的大江桥至马车道和本町通一带,设置了煤气灯——这是日本最早的街道路灯。煤气使用石炭干馏法生产,通过地埋铁管输送至街灯。煤气灯柱子从英国格拉斯哥进口,上部灯具则由日本工匠手工制造。点灯时,身穿法被的“点灯夫”用长竿逐一点火的仪式感,一度引起轰动。横浜居民形容其为“基督徒的魔法”。日出之国的日本,从横滨的第一盏煤气灯开始,从此拥有了灯火辉煌的不眠之夜。



《东海道名所之内·横滨风景》,歌川贞秀绘,1860年

还有英国技师H.S.帕尔默,于1887年(明治20年)从相模湖引水入市,在横滨为日本设计了第一条近代水道。

除了这些,横滨还拥有无数个“日本的第一次”:日本第一家冰淇淋、日本第一家照相馆、日本第一份日文报纸(《横滨每日新闻》)、日本第一家西式餐厅、日本第一家百货公司原型、日本第一所西式医院……

铁路、啤酒、报纸、煤气灯、冰淇淋、水道、教堂、医院、摄影馆……诞生在横滨的“日本的第一次”,其实还远远不止这些,因为连日本最早的公共厕所,也诞生于横滨。源于横滨的“日本的第一次”,清单太长,若要详细介绍,恐怕得另写一篇。但由此可见,作为近代日本的起点,横滨这座城市见证了“江户”向“明治”的转身,也记录了日本与世界第一次面对面的时刻。



今日的横滨繁华景象

横滨是一个值得多次拜访的地方。我想我一定还会再去横滨,并继续写下对这座城市的历史观感与见闻。

唐辛子专栏



唐辛子

旅日华人作家

著有《日本女人的爱情武士道》等

(本文为作者原创稿,原题《明治的横滨开港,所有西方人加起来都不及中国人多》。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一览扶桑立场。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难得看见孙俪会有这种表情 眼神都拉丝了 改天他俩在一起吧 气死邓超

难得看见孙俪会有这种表情 眼神都拉丝了 改天他俩在一起吧 气死邓超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00:09:34
蔡正元重磅批郑丽文,称中国国民党以后改名为“中国国民投降党”

蔡正元重磅批郑丽文,称中国国民党以后改名为“中国国民投降党”

沧海旅行家
2025-11-10 14:26:47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大风新闻
2025-11-10 17:49:08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鋭娱之乐
2025-11-10 20:55:45
刘銮雄长子移居英国晒近照,两鬓花白身姿健硕,在当地陪子女生活

刘銮雄长子移居英国晒近照,两鬓花白身姿健硕,在当地陪子女生活

一盅情怀
2025-11-10 17:09:19
率重庆冲超!66岁韩国名帅庆典磕头跪谢球员,名记质疑:大可不必

率重庆冲超!66岁韩国名帅庆典磕头跪谢球员,名记质疑:大可不必

我爱英超
2025-11-10 21:20:54
全运会首战告捷!樊振东4-0横扫前世界第13,晋级男单十六强

全运会首战告捷!樊振东4-0横扫前世界第13,晋级男单十六强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0 13:24:38
中国女将遗憾落败,雷佩凡不敌特鲁姆普,世界排名受挫

中国女将遗憾落败,雷佩凡不敌特鲁姆普,世界排名受挫

而长终
2025-11-11 00:26:58
好消息,库里伤愈复出,将回归带领勇士队对阵雷霆队

好消息,库里伤愈复出,将回归带领勇士队对阵雷霆队

好火子
2025-11-11 06:30:07
英雄迟暮!34岁孙杨险无缘400自决赛 向观众鞠躬:不保证上领奖台

英雄迟暮!34岁孙杨险无缘400自决赛 向观众鞠躬:不保证上领奖台

风过乡
2025-11-10 13:15:55
钱再多有什么用?51岁周迅的现状,给所有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51岁周迅的现状,给所有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妙知
2025-11-10 17:50:10
违反人民币流通管理规定 江苏城市空间运营管理公司被处罚

违反人民币流通管理规定 江苏城市空间运营管理公司被处罚

信网
2025-11-10 17:33:10
众艺人合照「女星被叫前排下跪拍照」!男星爽站后排 影片曝光掀众怒

众艺人合照「女星被叫前排下跪拍照」!男星爽站后排 影片曝光掀众怒

ETtoday星光云
2025-11-10 14:47:18
五战全赢+净胜111分!广东队最大对手退出争冠,男篮首枚金牌出炉

五战全赢+净胜111分!广东队最大对手退出争冠,男篮首枚金牌出炉

绯雨儿
2025-11-10 15:03:48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进行系统部署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进行系统部署

政知新媒体
2025-11-10 17:10:46
年终奖我一毛没有,打卡离开,退公司群,老板:八千万订单只认你

年终奖我一毛没有,打卡离开,退公司群,老板:八千万订单只认你

朝暮书屋
2025-11-07 18:22:47
日本神奈川两名警察在值班室多次发生“性关系”,被人匿名举报处以“扣工资”惩罚……

日本神奈川两名警察在值班室多次发生“性关系”,被人匿名举报处以“扣工资”惩罚……

日本物语
2025-11-09 20:34:52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嘴炮体坛
2025-11-10 18:27:22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健身狂人
2025-11-08 06:03:18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

北京商报
2025-11-10 17:34:05
2025-11-11 06:44:49
布拉旅游说
布拉旅游说
给你们带来快乐是我的荣幸
610文章数 192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19 个名字藏六朝风云!南京玄武湖:藏着中国最鲜活的千年时光!

头条要闻

巴菲特: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 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头条要闻

巴菲特: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 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高中英语应该是多做题,还是系统的学语法?目前分数三四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