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前每周填失业报表要花两天,现在不仅改为月报,而且只需两小时就能完成。”“八张医保表合并为一张,数据核对时间直降75%。”……今年3月以来,金山区作为上海街镇报表数据“只报一次”改革试点,通过数据赋能、流程再造让240张区级报表“瘦身”63%,2701个数据项中2050个实现“免填写”,基层工作人员逐步从“填表员”转变为“服务员”,实现了“报表减负、服务提速”的双赢。
报表“减法”,数据“乘法”
在吕巷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孙磊轻点鼠标完成《失业人员摸底调查表》的填报。“这张表以前每周都要填,24个数据项全靠人工核对。现在,6个数据项自动调取市级数据,3项由区级平台填充,12项系统自动计算,我们只需补充3项。”孙磊介绍,系统还以绿色对勾标注“已赋能”字段,自动填充率达87.5%,报表从“手动填”变为“带数核”。
“数据共享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调查负担。”孙磊说,“现在我们能第一时间掌握全镇各村的失业人员情况,及时推送企业招聘信息,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这场“报表革命”的核心,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做乘法”。目前,金山区已构建涵盖1873个资源目录、37249个数据项、18.37亿条数据的“数据超市”。金山区数据局局长陆益表示:“就像给报表装上‘智慧大脑’,例如,过去需人工排查的虚百岁老人信息,现在通过基层治理回流的人口数据自动筛选,8个字段中6个免填,街镇只需补充健康状况等‘活数据’,免填率达75%。”
基层工作人员角色转变
改革半年来,金山区已取消区级报表138张、整合12张,压减率达63%。以城乡居民中途参保情况为例,原先的八张报表整合为一张,实现“八表合一”。有基层工作人员感慨:“以前是填完这张填那张,现在一张表看清所有数据,填报更简洁,数据更直观,我们也能更专注于服务群众。”
治理效能也得到显著提升。自11月起,所有保留的区级报表将通过“金简表”模块采集,具备筛选、核对、自动统计等功能。在石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会救助员顾红娟正在填写支内回沪汇总表,报表平台自动完成3个分类汇总和1个总表生成,实现“五表合一”。“石化街道支内回沪人员约1200户,统计工作量大。现在系统几秒钟就能生成报表,支内回沪补贴发放核对时间从3天缩至2小时。”顾红娟说。
试点的目的是让数据赋能业务,推动数据从“基层报”转向“系统取”,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基层少填表”。下一步,金山区将利用归集的数据赋能全区各项工作,开发更多应用场景,持续为基层减负增能。
原标题:《报表“瘦身”63%,2050个数据项免填写,金山这项改革让基层轻装上阵》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赵菊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