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承担责任了,而且还要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虽然这个人已经被判处死刑了,但是死刑执行必须由法律授权的单位、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实行。任何人不可以私自动用私刑。
否则的话,就触犯了刑法第2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自己有可能也会被判处死刑的。
![]()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理由也很简单,如果任由随便杀死一个可能被判处或者已经被判处死刑的人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秩序可能会混乱。
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就了解一下关于死刑的那些知识吧。
1.死刑属于一种最严厉的刑罚措施,因为要剥夺人的生命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判处死刑必须特别谨慎。
我国现在一直坚持少杀、慎杀的原则。
刑法第48条明确规定: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当然,少杀、慎杀并不代表不杀,对于一些罪大恶极的、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分子,该杀的还是要杀的。
2.要将一个人执行死刑,需要有严格的法律程序。
即便是一审判决罪犯死刑了,罪犯也不上诉,服从判决了,也不能立即就执行死刑,而是需要经过最高法院的核准。
如果在核准的过程中发现案子有问题,便会发回重审,如果发现没有问题,最高法院便会下达执行死刑的命令。
3.执行死刑的命令会下发至原来的一审法院,具体执行死刑也是由一审法院来执行的。
一审法院在收到执行死刑命令后,需要在7天之内予以执行完毕,并将执行情况报最高法院。
在死刑的执行过程中,除了发生极其特殊的情况以外,是不能停止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的规定,这些特殊情况包括以下六种:
- (一)罪犯可能有其他犯罪的;
- (二)共同犯罪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到案,可能影响罪犯量刑的;
- (三)共同犯罪的其他罪犯被暂停或者停止执行死刑,可能影响罪犯量刑的;
- (四)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 (五)罪犯怀孕的;
- (六)判决、裁定可能有影响定罪量刑的其他错误的。
在这些情况下,即使暂时停止了,也需要立即报告最高法院,由最高法院决定是否继续执行死刑。
4.死刑执行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抢决死刑,二是注射死刑。
对此,行为人没有选择的权利。
如果想要用这两种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执行死刑的话,那么必须要经过最高法院的批准。
现实中,也没有这两种方式以外其他方式执行死刑的先例。
不像外国还有绞刑、电刑等。
5.死刑执行完毕后,除了因宗教等特殊因素之外,都是需要火化,最后给家属的只是骨灰,而不是尸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