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狄克红
从被骂“丢人”到收获58万份信任,99后农村宝妈刘娟用五年时间,通过记录生活实现了人生的“破局”。她的故事,也正是万千乡村新农人的缩影。在10月30日举办的2025快手三农生态大会上,刘娟被评为2025快手三农“十佳活力新锐创作者”, 从一个人摸索的农村宝妈,成长为受认可的乡村活力新农人代表。
“以前只能给孩子喝快过期的奶粉,现在能带着家人坐飞机;以前拍视频被公公骂‘丢人’,现在成了村里人的榜样。”99年出生的山东菏泽农村宝妈刘娟(小名海娟),用5年时间,在快手走出了艰难的“创业路”。如今,她的账号“农村刘娟”拥有58万粉丝,不仅让自家生活得到改善,更成了无数宝妈和返乡创业者的榜样。
正如大会颁奖词所言,她的视频“展现着平凡生活中不凡的闪光时刻”,这对小夫妻的“创业日记”获得了数十万网友的持续关注。
![]()
在 “没钱” 里试出一条路
刘娟有一儿一女,谈起刚结婚时的家庭状况,刘娟称,起初家里做木材加工,收入很少,“三个月才挣了 4000 块钱。两个宝宝都要喝奶粉,实在买不起,只能买快过期的。”
刘娟回忆:儿子小时候用的尿不湿,是小姑子小时候用剩的过期产品,穿的也是小姑子的旧衣服,玩具更是从来没买过。“有一次在家里找到了小姑子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儿子都高兴得不得了。 那时候,家里的生活极度贫困。”
![]()
“我们没有学历,也没什么能力。” 刘娟说。二胎出生后,家里的生活实在困难,夫妻两人又没有其他挣钱的渠道。后来刷快手时,她发现记录生活的视频门槛较低,便尝试通过拍短视频寻找挣钱的机会。
起步的日子充满艰难,没有团队、不懂技术。除了母亲支持,公公婆婆和婆家其他亲戚普遍觉得拍视频 “丢人”,不仅加以阻挠,还时常嘲笑。村里人也抱着保守看法,嘲讽 “不务正业”。老公杨道帅起初因害羞不愿出镜,便承担起拍摄和剪辑的工作。他靠自学软件慢慢摸索,一条视频往往要耗费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三次流量转折点
初期,拍摄家庭日常,视频播放量一直很低,也没能上任何热门。后来,刘娟把自家破旧房屋的修缮过程拍了下来,没想到引来很多网友的讨论。“当时正好赶上过年,农村素材比较多,我就拍了办年货、赶大集之类的内容,流量不错,粉丝也涨到了 3 万。”
粉丝量达到 3 万后,刘娟开启了首次直播带货,选的是自家常吃的卤料包。“晚上 7 点开播,我跟老公 6 点就坐在那儿等,一直担心没人看。结果超出预期,一下子来了近 2000 人,那场直播赚了 600 元。”
真正让刘娟粉丝暴涨的是两次 “破釜沉舟” 的尝试。一次是受 “婆媳” 题材启发,她想拍摄 “女婿与丈母娘” 的乡村日常生活,便跟老公沟通。老公最终想通了:“拍吧,啥是面子?没钱才没面子。” 之后,杨道帅便参与了出镜。
另一次起因是刘娟夫妇决定彻底放弃木材加工,全职做短视频,因此需要去找新的内容素材。“没活儿干,就想着炸油条摆摊 —— 既能拍视频,又能挣点生活费。” 第一次炸油条,面没和好,最后全喂了鸡;第二次炸出来 “一块一块的”,失败了。“学炸油条那阵儿,家里大盆小盆里全是油条。” 好在她坚持不断改进,直到能摆摊售卖,而这一系列炸油条的视频也大获成功。
此后,刘娟的 “创业版图” 不断扩大,陆续尝试做酱香饼、卖黄焖鸡、做肉夹馍、卖榴莲…… 每一次尝试,她都会拍成视频。“不模仿、要创新”,是她始终坚持的原则。她的实在与坚持,也让粉丝们“愿为他们的实在买单”,跟随她一路从种地摆摊,看到云上带货的新可能。
![]()
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回忆起首次尝试炸油条的经历,刘娟至今印象深刻。“第一年炸油条用的是煤气,我那时候不太会做饭,煤气火又特别旺,胳膊和整个前胸都被烤得厉害 —— 我感觉那一层肉都快烤熟了,都掉皮了,过了一整个冬天才好。” 那时恰逢大热天,室外气温能到三十八九度甚至四十度,闷热的厨房更像 “蒸笼”。“煤气一直开着烧油,火烤得人很难受。” 刘娟说,当时她原本的木材加工工作没了,拍视频成了唯一的出路,“我告诉自己,一定得做好,一定要坚持下去”。
![]()
这份咬牙坚持的拼劲,不仅让她挺过了炸油条的难关,也慢慢赢得了粉丝的真心 —— 在刘娟看来,这些一路陪伴的粉丝早已成了 “家人”。“好多常看我直播的粉丝都说,‘你挣再多钱我们也不眼馋’,因为他们知道,这份收入背后是常人受不了的罪。” 这份 “罪”,在她 2024 年 12 月东北五常溯源卖大米时尤为深刻。当地刚下过雪,户外气温极低,为了让直播间有更好的景象、吸引更多人气,刘娟选择在户外直播,从早晨 8 点一直播到深夜 12 点。“冻得整个人都麻了,中午吃饭时,饭放到嘴里都能从嘴里再掉出来。” 她回忆,刚烧开的热水倒在室外桌上,没几分钟就冻住了,连刚蒸好的大米也很快凉透结冰。
即便条件艰苦,这场溯源直播仍交出了亮眼成绩 —— 卖出 4000 多单大米,赚了 1 万多块钱。“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收入了。” 刘娟说,她一直相信,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
从“被看不起”到“带路人”
如今的刘娟,早已不是那个连奶粉钱都愁的农村妇女。她给娘家修缮了老房,带家人坐了飞机,孩子也能买得起新衣服了。更让她骄傲的是,她的经历带动了不少粉丝,“有宝妈跟着学摆摊,问我进货渠道在哪,也都会如实告诉她们”。
![]()
从刘娟的运营模式中,能清晰地看到她的选品原则与对粉丝的负责态度。选品上,她主打农产品及各地特产,首要考量的是产品品质与自身认可度,而非佣金高低。而这份对粉丝的负责,正是她积累信任的基础。她坚持 “真实、不炒作”:视频内容从不展现家庭矛盾等负能量。
在村里,她也从“被议论”变成了“被羡慕”。“以前怕村里人笑话,现在很多人说‘你看海娟多好,在家就能挣钱’。”刘娟笑着说,很少有人知道她背后的付出,事实上,一年 365 天里,她有 360 天都在坚持直播,短视频更是保持了日更的节奏。“曾经那么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的生活更要珍惜。” 刘娟感慨。
这位99后新农人,用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也给更多乡村创业者点亮了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