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10月30日,青岛市民政局、市残联联合举办“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及媒体记者等30余人,实地观摩民生项目开展情况,共话民生领域发展新成就。
![]()
![]()
在城阳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代表们现场观看了数字化、优质化养老服务的实体展示。中心的数字养老服务平台上汇聚了全区养老服务数据,可实时汇聚养老数据,动态对接服务需求。设置的适老颐居、银龄安睡、安护养生等主题化场景体验区,更是让参观的代表们亲身感受到了现代科技为养老服务带来的深刻变革。像这样的区(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目前青岛已建立了10处,充分发挥了兜底保障、服务示范、对下指导功能,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
随后,代表们来到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社区嵌入式失智老年人照护中心。中心设有20张床位及助老餐厅、康复训练区等功能空间,其温馨的居家场景和专业的照护服务,为失智老年人提供了安心港湾。今年以来,青岛市已建成30处社区嵌入式失智老年人照护中心,通过这样的照护中心,把专业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百姓家门口,用专业服务延缓病情,用温暖陪伴减轻焦虑,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原居安老,同时也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喘息空间。今年以来,签约家庭养老床位7990张,新增享受助餐优惠老年人10.7万人,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贴心的养老服务。
![]()
代表们还来到了青岛市民政局老年活动中心,中心设置了康复辅具·养老科技创新产品体验中心,可以沉浸式体验涵盖衣、食、住、行等多场景的先进适老产品与科技解决方案。这个集展示、体验、销售、培训于一体的开放平台,是链接市场与需求、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今年开展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目前累计改造4500余户,老年人们可以“线上+线下”便捷地挑选心仪的产品,在手机上申请,就能享受到政府补贴30%的价格,实惠又方便。不少家庭借此机会改造了卫生间、厨房、卧室等老年人高频活动区域,让老年人老有所“安”。
![]()
在座谈会上,青岛市民政局详细介绍了2025年市办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及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福利等领域取得的成效。市残联介绍了2025年市办实事项目—青岛市助残业务联办平台建设完成情况,并向与会代表现场演示19个惠残事项集成办、极简办的操作应用。市民政局、市残联相关负责同志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认真听取代表反馈的意见建议。不少参会的代表表示:“今天的活动,真切地让人见证到了社会民生的发展变化,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老年友好城市的建设,正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高度的温暖标尺,也是民生实事惠及每一个市民的体现。”
下一步,青岛市民政局、市残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梳理、深入研究、积极吸纳代表意见,倾听社会各界关于民生实事的呼声和需求,围绕“一老一小一困一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来源:青岛民政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