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齐白石 庚午(1930年)作 蟠桃寿酒 立轴
作者:齐白石
创作年代:庚午(1930年)作
尺寸:135.5×33.5cm
材质:设色纸本
形制:立轴
题识 :
(一)蟠桃盈筐,菊酒盈缸。天锡健康,福寿无疆。三百石印富翁制于旧京借山吟馆。
(二)庚午元日,齐璜制此以寿万里弟尊太夫人五十岁志庆。
钤 印 木居士、齐白石、阿芝、老白、甑屋
上款 : “万里弟”即为张恺骥(1911-1978),字万里,民国画家。其父为古琴家张荫农。张恺骥画初学徐青藤、吴昌硕,后兼工带写,似陈白阳一路。1935年北平国立艺专毕业,习中国写意花鸟。张恺骥曾于1937至1942年间,于北平、天津、济南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由齐白石题跋《张万里画册》,也曾与白石老人合作过多幅作品。
![]()
齐白石《蟠桃寿酒》鉴藏研究:从笔墨真髓到历史脉络的深度剖析
一、作品背景与艺术价值
齐白石1930年创作的《蟠桃寿酒》立轴(135.5×33.5cm),是为弟子张恺骥(字万里)母亲五十寿辰特制的祝寿画。此作以“蟠桃配菊酒”为题材,题跋“天锡健康,福寿无疆”点明主题,兼具吉祥寓意与文人雅趣。作为齐白石“衰年变法”后的成熟期作品,其艺术特征鲜明:
- 笔墨语言:桃实以洋红没骨法泼写,藤黄点染蒂部,墨线勾勒轮廓,色彩浓艳而层次分明;桃叶以墨绿、草绿交错,叶脉以书法笔意挥就,苍劲泼辣。
- 构图特色:采用“一物一题”经典布局,桃篮与酒缸前后呼应,留白处题双跋,形成疏密对比。
- 历史意义:上款人张恺骥为齐白石重要弟子,曾合作多幅作品,此作是研究齐白石师承关系的重要实物。
![]()
△ 齐白石 庚午(1930年)作 蟠桃寿酒 立轴(局部)
二、权威鉴定要点
- 笔墨技法验证
- 桃实鉴定:真迹桃身洋红晕染自然,边缘透出纸白,仿品常现平涂或色阶断裂。齐白石曾言“画桃要圆中带方”,此作桃形饱满而略带拙趣,符合其“似与不似”美学。
- 钤印考据:“木居士”“甑屋”为1930年代常用印,需对比《齐白石印谱》核查印文刀痕与印泥氧化状态。
- 题跋与文献互证
- 题识中“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等斋号与齐白石生平轨迹吻合。1930年齐白石居北京跨车胡同,仍沿用旧斋号“借山吟馆”。
- 张恺骥1935年毕业于北平艺专,其父张荫农为古琴名家,家族背景与上款内容高度契合,增大了作品真实性。
- 市场参照体系
- 同类题材对比:北京保利2015年拍出的《寿酒图》(101.5×34.5cm)以471.5万元成交,构图与本作相似,可佐证其市场价值。
- 著录追踪:需核查《齐白石全集》(湖南美术出版社)或《张万里画册》是否收录此作。
![]()
△ 齐白石 庚午(1930年)作 蟠桃寿酒 立轴(局部)
三、作伪风险与科技鉴定建议
- 常见伪作破绽
- 色彩陷阱:伪作多用化学颜料,洋红艳俗刺目,真迹朱砂沉稳;
- 书法硬伤:仿制题识易失齐白石“金石味”笔势,如“璜”字末笔的顿挫力道;
- 材质漏洞:1930年代宣纸纤维细腻,现代仿品纸浆质地差异明显。
- 综合鉴定方案
- 科技手段: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颜料成分,红外成像检测底层笔墨痕迹;
- 专家评估:建议邀请齐白石书画院汤发周等权威学者参与,结合《齐白石年谱》核查创作背景。
四、收藏价值与文化意义
此作不仅是齐白石寿桃题材的典范,更承载民国画坛师承关系的鲜活见证。其双重题跋、特定上款及完整流传脉络,使之成为兼具艺术性、文献性与稀缺性的收藏重器。若送拍,预估市场价值在800-1200万元区间(参考2025年齐白石同类作品成交数据),建议附裱工检测报告与紫外线老化分析以提升竞拍置信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