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吃饭七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70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5点

0
分享至



张大爷今年72岁,每次跟老伴一块儿吃饭,总被“七分饱”给拦住。老伴儿总嘱咐他:“少吃点,别撑着,对身体好。”

可最近,张大爷体检时却被医生提醒:饭吃太少,反而让他体重掉了4公斤,气色明显差了,肌肉也“缩水”了,还时常觉得头晕没劲儿。这下老两口都犯愁了,不是都说“吃饭别太饱”吗?怎么自己倒成了反效果?



这样的困惑,其实在不少中老年人身上都发生过。尤其是步入古稀之后,许多老人循规蹈矩地执行“七分饱”,却出现了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的问题。这到底怎么回事?“七分饱”真的不再适合高龄人群了吗?70岁以后,我们的饮食到底应该怎么看、怎么做?

“七分饱”曾被视为健康长寿的秘诀,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消化和吸收功能都发生变化,抗病能力也随之降低。北京市协和医院最新一项针对1200名高龄老人的随访研究显示,70岁以上老人,盲目控制饮食风险增加15.8%,常导致低体重、肌少症和免疫力下降。



专家解释,年轻时“七分饱”有利于预防过度肥胖和代谢疾病,但70岁后,基础代谢率每10年下降约8%,即便摄入量减少,能量需求仍需保障;而且,老年人吸收率下降,部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更易不足,代谢废物的能力也在减弱。

国际老年营养指南也强调,高龄群体不能单纯照搬“七分饱”原则。中国老年医学学会2023年发布的专家共识指出,“消瘦和营养不良造成的风险,远远高于脂肪轻微超标。”简而言之,错误坚持“饭吃少点”可能反而削弱健康底线。

70岁以后,人体会出现哪些饮食相关的变化?这5点,许多家庭很容易忽视:



咀嚼能力下降

老年人牙齿磨损、牙龈萎缩,导致咀嚼困难。一项面向上海873名老人调查显示,约32%的受访者无法正常进食坚硬食物,进食量比同龄人低18%。这直接影响了蛋白和能量的获取。

消化功能减弱

胃肠道蠕动变慢、酶分泌减少,易发生胃胀、食欲减退。研究显示,超过68%的高龄老人不同程度遭遇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若进食过少,极易诱发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肌肉流失速度加快

一旦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差,全年肌肉可能会损失高达3%-5%,加速肌少症进展,增加跌倒和骨折风险。



免疫力随营养下降而降低

流感疫苗保护率与体重、营养状况成正比。身体营养跟不上,“小感冒”也容易升级成严重呼吸道感染。

饥饿与饱腹信号变迟钝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调节机制变慢,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吃得太少,就会陷入隐性营养不良。

医生总结,70岁以上老年人饮食应远离“一刀切”,而要做到以下5点:

热量不能过低,结合体型适度增量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70岁后如体重偏轻、BMI低于22,每日总能量摄入量宜高于1800千卡,而且随着活动量适度调整,别再刻意追求低热量。坚持体重缓慢上涨1-2公斤,远优于缓慢消瘦。



优质蛋白要足量,每天吃一点肉蛋奶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建议:高龄老年人每日优质蛋白摄入不少于65克。主食之外,坚持吃鸡蛋、鱼、禽肉、牛奶等,搭配豆制品。不要怕胆固醇,蛋黄隔天吃一次即可。

多样化饮食,少盐少油为主

老年人最怕饮食单一,营养缺口大。厨师建议搭配5种以上食物,蔬菜水果白肉要变着样做;控盐限油,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油25克,防血压升高。

餐次分配合理,不要晚餐过少

许多人习惯晚饭极清淡,但夜间机体修复最需供能。建议三餐之间加小零食或奶类、坚果(如核桃、杏仁),每餐“八分饱”最佳,千万不能长期一顿省一顿,别把晚餐饿成“喝粥加咸菜”。



关注体重与血检,定期调整饮食计划

每月自查体重,力量明显变差、衣服越来越宽松要警惕。定期检查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一旦发现下降,及时向营养师或老年专科医生调整膳食结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爱看剧的阿峰
2025-11-02 16:02:00
新王登场!新机官宣: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小直屏!

新王登场!新机官宣: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小直屏!

科技堡垒
2025-11-02 11:17:56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科学发掘
2025-11-02 07:57:50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娱乐领航家
2025-11-01 23:00:02
3480万现金买别墅:厅官的情人坐头等舱,举报人坐看守所

3480万现金买别墅:厅官的情人坐头等舱,举报人坐看守所

有戏
2025-11-01 16:43:49
重磅!曝邵佳一成国足新帅热门人选

重磅!曝邵佳一成国足新帅热门人选

徽派体育
2025-11-02 21:56:11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2 16:27:24
雷达失灵47分钟!伊万卡、姆巴佩游艇密会,17岁差藏权力游戏

雷达失灵47分钟!伊万卡、姆巴佩游艇密会,17岁差藏权力游戏

罗氏八卦
2025-11-02 11:50:39
等了好久等到今天!黄安称台湾省可用高德了,每一条街都清清楚楚

等了好久等到今天!黄安称台湾省可用高德了,每一条街都清清楚楚

火山诗话
2025-11-02 15:48:27
事关黄金税收,两部门重磅发布!对个人购买黄金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金价?专家解读

事关黄金税收,两部门重磅发布!对个人购买黄金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金价?专家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0:18:10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澎湃新闻
2025-11-02 21:58:26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报君知史
2025-10-20 11:19:06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金牌娱乐
2025-11-02 09:53:48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3-0!62岁穆帅激活本菲卡,3连胜狂轰11球,10轮不败+距榜首仅1分

3-0!62岁穆帅激活本菲卡,3连胜狂轰11球,10轮不败+距榜首仅1分

我爱英超
2025-11-02 07:00:44
媒体人:篮协逐渐恢复全面管理CBA 已无人提管办分离

媒体人:篮协逐渐恢复全面管理CBA 已无人提管办分离

林子说事
2025-11-02 14:11:41
广东惊现“乡村版白宫”,造价3200万,竟然是卫生院!

广东惊现“乡村版白宫”,造价3200万,竟然是卫生院!

GA环球建筑
2025-11-02 13:52:41
小米YU9全面曝光,年轻人第一台“路虎揽胜”来了

小米YU9全面曝光,年轻人第一台“路虎揽胜”来了

科技头版Pro
2025-10-31 14:47:29
美国正式批准向乌克兰转移战斧导弹,俄向红军村增兵至17万人

美国正式批准向乌克兰转移战斧导弹,俄向红军村增兵至17万人

史政先锋
2025-11-01 15:04:59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杨华评论
2025-11-01 19:30:01
2025-11-03 00:24:49
三毛看世界
三毛看世界
各种军事武器科普,每日更新
1565文章数 2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亲子要闻

宝蓝跟爸爸赛玩 “卖冰淇淋”,看谁卖得更多~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