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我考上大学父母劝退,叔叔卖5头羊供我,7年后我回家父母炸锅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这钱不能给他!"

方德华从门外冲进来,一把夺过儿子手中的红包。

孙翠花紧跟着进来,指着方志远的鼻子:"你个白眼狼!有钱不孝敬亲爹亲妈,却给外人!"

全村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方志远愣在那里,手里还拿着刚从西安带回来的礼品。

叔叔方德贵脸色铁青,默默退到一边。

七年前,正是这个叔叔卖了家里仅有的五头羊,供方志远上了大学...

01

1996年8月,陕北的太阳毒得很。

方志远从村委会跑回家,手里攥着一张红色的纸。

录取通知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他在门口站了半天,不敢进去。

院子里,母亲孙翠花正在晾衣服。父亲方德华坐在椅子上抽旱烟。

"妈,爸。"方志远声音有点颤。

孙翠花回头看了一眼:"回来了?"

方志远把通知书递过去:"我考上大学了。"

方德华接过通知书,看了半天。

孙翠花凑过来:"这是啥?"

"大学录取通知书。"方德华说。

院子里静得只有蝉鸣声。

方德华把通知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学费多少?"

方志远咽了口唾沫:"一年两千八。"

"住宿费呢?"

"六百。"

"生活费呢?"

"一个月至少要一百五。"

方德华算了算:"一年得四五千块钱。"

孙翠花一听,差点把手里的衣服掉地上:"四五千?"

"我们家一年才挣多少钱?"方德华站起来。

方志远低着头不说话。

"村里的狗蛋,没念过啥书,现在在城里搬砖,一个月能挣五百块。"孙翠花说。

"张二娃子,初中没毕业,跟人去新疆摘棉花,一年能挣三千多。"方德华接着说。

"你念完大学,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

"四年下来得花多少钱?"

"咱家哪有这么多钱?"

方志远抬起头:"爸,妈,我会勤工俭学的。"

"勤工俭学能挣多少?"孙翠花冷笑。

"别做梦了。"方德华把通知书扔在桌子上。

"念书有啥用?还不如早点出去挣钱。"

"我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孙翠花说。

方志远捡起通知书:"这是我考上的。"

"考上又怎么样?没钱念。"方德华点燃另一支烟。

"我可以借钱。"

"借钱?找谁借?"孙翠花问。

"咱家亲戚朋友,谁家有这么多钱?"

方志远说不出话来。

村里确实没人有这么多钱。

大家都靠种地过日子。

一年到头,除了口粮,剩不下多少钱。

"行了,别想了。"方德华站起来。

"明天我托人给你找个活。"

"早点出去挣钱,才是正道。"

方志远抱着通知书,眼泪掉下来。

孙翠花看见了,心里也不好受。

但她没说话。

这么多钱,确实拿不出来。

方志远跑回自己房间。

把通知书放在枕头下面。

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

窗外传来父母的说话声。

"这孩子也是命苦。"孙翠花说。

"考上了又怎么样,还不是念不起。"方德华叹气。

"要是家里有钱就好了。"

"有钱谁不想让孩子念书?"

"可是没钱啊。"

方志远听着,眼泪流得更凶。

他知道父母也舍不得。

但是家里确实困难。

四千多块钱,对他们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02

第二天晚上,叔叔方德贵来了。

他听说了方志远考上大学的事。

"德华,志远真争气啊。"方德贵坐在院子里。

"争气有啥用,念不起。"方德华苦笑。

"怎么念不起?"

"你算算,一年要花多少钱?"

方德贵掰着指头算:"学费两千八,住宿费六百,生活费一年一千八,加起来五千多。"

"你看,五千多块钱。"方德华摊手。

"咱家哪有这么多钱?"

方德贵沉默了一会儿:"这孩子聪明,是咱们方家的希望。"

"希望个屁,没钱就是没希望。"

"德华,你不能这么想。"

"那你说怎么办?"方德华有点急。

"我来想办法。"方德贵说。

"你想办法?你家比我家还穷。"

方德贵站起来:"我家有五头羊。"

"羊?"

"卖了能卖不少钱。"

方德华愣住了:"你要卖羊?"

"为了志远,值得。"

"不行,那是你家的命根子。"

方德贵摆手:"孩子比羊重要。"

两个人在院子里争论了很久。

方德华坚决不同意让弟弟卖羊。

方德贵态度很坚决:"我已经决定了。"

"德贵,你疯了?"孙翠花从屋里出来。

"我没疯,我很清醒。"

"那五头羊是你们家的全部家当。"

"志远是咱们方家的全部希望。"方德贵说。

孙翠花不知道说啥好。

她心里矛盾得很。

一方面舍不得让叔叔卖羊。

一方面又想让儿子上大学。

"我不能要你的钱。"方德华摇头。

"不是要,是借。"方德贵说。

"等志远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再还我。"

"万一他找不到工作呢?"

"找不到工作,这钱我也不要了。"

方德华看着弟弟,不知道说什么。

从小到大,弟弟就是这个性格。

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第二天一早,方德贵真的把羊牵到集市上去了。

五头羊,都是他精心养的。

最大的那头母羊,已经养了三年。

每头羊他都舍不得。

但是为了侄子,他豁出去了。

集市上,买羊的人不多。

方德贵站在那里等了半天。

终于有人过来看羊。

"这羊怎么卖?"

"一头五百六。"方德贵报价。

"太贵了。"

"这羊膘肥体壮,你看这毛色。"

买主围着羊转了一圈:"五百。"

方德贵咬咬牙:"成交。"

五头羊,一共卖了二千五百块。

方德贵拿着钱,心里五味杂陈。

这些羊,是他这些年的心血。

平时连杀一只都舍不得。

现在全卖了。

但他不后悔。

侄子比羊重要。



方德贵回到家,把钱放在桌子上。

妻子陈秀兰看见了,眼泪就下来了。

"卖了?"

"卖了。"方德贵点头。

"二千五百块。"

陈秀兰擦擦眼泪:"还差不少。"

"我再想办法。"

方德贵又东拼西凑了一千五百块。

有些是找亲戚借的。

有些是把家里的粮食卖了。

加起来刚好四千块。

够方志远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方德贵把钱装在一个布袋里。

晚上,他来到哥哥家。

"德华,钱我凑齐了。"

方德华看着那袋钱,眼圈红了。

"德贵,我..."

"别说了,让志远去念书。"

方志远听到消息,跑出来跪在叔叔面前。

"叔叔,我一定好好念书。"

"起来起来。"方德贵扶起侄子。

"念书要紧,别的都不重要。"

孙翠花在一边抹眼泪。

她从来没想过,小叔子会为了志远做到这个地步。

卖羊,卖粮,借钱。

把家底都掏空了。

"德贵,这个恩情,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孙翠花说。

"都是一家人,说啥恩情不恩情的。"方德贵摆手。

"志远有出息,比啥都强。"

03

1996年9月,方志远背着简单的行李去了西安。

火车票是硬座,坐了十几个小时。

到西安的时候,天刚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校门很大。

方志远站在门口,有点不敢相信。

自己真的考上大学了。

而且真的来上学了。

宿舍里有四个人。

其他三个都是城里的孩子。

穿着很时髦,说话也洋气。

方志远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显得格格不入。

"你是哪里的?"室友问。

"陕北的,农村。"方志远老实回答。

"农村啊,难怪。"室友看了看他的衣服。

方志远脸红了,但没说什么。

第一个月,方志远过得很艰难。

食堂里最便宜的菜,他都觉得贵。

经常是买两个馒头,就着免费的汤喝。

有时候实在饿得不行,就到校外买最便宜的面条。

一碗面条八毛钱,能管一顿。

室友们看见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时候他们会留一些吃不完的饭菜给方志远。

方志远很感激,但也很难堪。

他开始到处找兼职工作。

发传单,洗盘子,搬东西。

什么活都干。

一个小时两块钱,他也干。

周末的时候,他到市里给人家教。

教小学生做作业,一个月能挣一百多块。

这样下来,基本能维持生活。

但是很辛苦。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打工。

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但是方志远不觉得苦。

他想起叔叔卖掉的那五头羊。

想起叔叔给他钱时的眼神。

他不能辜负叔叔的期望。

他要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

把欠叔叔的钱还上。

还要让叔叔过上好日子。

每个月,方志远都会给家里写信。

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但是父母从来不回信。

只有叔叔偶尔托人带话:"好好读书,家里一切都好。"

方志远不知道的是,叔叔家因为卖了羊,日子过得更紧了。

没有羊产奶,没有羊毛织衣服。

家里的经济来源少了一大块。

陈秀兰生病了,都舍不得去医院。

就在家里硬撑着。

方德贵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但他从来不后悔。

侄子能上大学,比什么都重要。

四年大学,方志远过得很充实。



除了学习专业课,他还自学了英语和计算机。

知道这些技能将来有用。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年年拿奖学金。

虽然奖学金不多,但也能减轻一些负担。

大四的时候,方志远开始找工作。

他投了很多简历,参加了很多面试。

最后被一家外贸公司录用了。

月薪一千五百块。

在当时,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工资了。

04

2000年7月,方志远大学毕业了。

他没有回家,直接留在西安工作。

外贸公司的工作很忙,但他干得很起劲。

老板发现这个年轻人很有潜力。

英语好,计算机用得熟练,还能吃苦。

半年后,老板就让他负责一个项目。

方志远很珍惜这个机会。

每天加班到很晚,周末也不休息。

项目做得很成功,公司赚了不少钱。

老板对他更器重了。

一年后,方志远升职加薪。

月薪涨到三千块。

他租了一个一居室的房子。

虽然不大,但比宿舍好多了。

第二年,方志远又接了几个大项目。

每个项目都做得很漂亮。

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

方志远也跟着水涨船高。

2002年,他当上了部门经理。

月薪五千块。

在西安买了一套房子。

虽然只有八十平米,但是自己的。

2003年春节前,方志远决定回家看看。

他买了一辆二手桑塔纳。

虽然是二手的,但保养得很好。

看起来跟新车差不多。

他还给叔叔婶婶买了很多礼品。

高档烟酒,补品,还有新衣服。

最重要的是,他准备了一个大红包。

整整五万块现金。

这些年,他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这一天。

要好好报答叔叔。

从西安开车回到村里,用了六个小时。

当桑塔纳开进村子的时候,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志远回来了!"

"开着小汽车回来了!"

"这车得值不少钱吧?"

村里人都围过来看。

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志远真出息了!"

"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这车在县城都少见!"

方志远停好车,从后备箱取出礼品。

先去看了父母。

方德华和孙翠花看到儿子开车回来,眼睛都直了。

"志远,这车是你的?"孙翠花问。

"买的二手车,不贵。"方志远说。

"你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方德华问。

"八千多吧。"方志远没说实话。

其实他现在月薪过万了。

"八千多?"孙翠花瞪大眼睛。

"我们一年都挣不了这么多。"



方志远给父母留下了一些礼品和两千块钱。

然后去找叔叔。

叔叔家还是那么简陋。

但是方德贵和陈秀兰都老了不少。

看到侄子开车回来,两人都很高兴。

"志远,你可算回来了。"陈秀兰眼圈红了。

"这些年在外面受苦了。"

"不苦,挺好的。"方志远说。

他把礼品摆了一桌子。

然后从包里拿出那个厚厚的红包。

"叔叔,这些年辛苦你了。"

"这点钱你拿着改善生活。"

方德贵看着红包,没有接。

"志远,你有心就行了。"

"钱我不能要。"

"叔叔,如果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方志远坚持要给。

"你卖了五头羊供我上学,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陈秀兰在一边抹眼泪:"志远,你能有出息,我们就满足了。"

"钱你自己留着,在城里花钱的地方多。"

方志远硬把红包塞到叔叔手里:"叔叔,你一定要收下。"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正在这时,村里很多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大家都想看看方志远给叔叔带了什么好东西。

突然,父亲方德华从外面冲进来,一把夺过红包:"这钱不能给他!"

母亲孙翠花也跟着冲进来,指着方志远鼻子骂:"你个白眼狼!有钱不孝敬亲爹亲妈,却给外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