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王敏 张全录
秋日的汉江湾畔,长丰大道与工农路交汇处,一座形如“扬帆之舟”的现代化医疗建筑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2025年11月1日,承载着75年医者初心的武汉市肺科医院,将开启一段崭新的征程——主院区正式迁入汉江湾并开诊。这艘历时三年匠心铸造的“健康巨舰”,以其“强专科、优综合”的全新定位,彻底填补汉江湾区域4公里范围内无三甲医院的空白。
![]()
“这绝非一次简单的‘搬家’,而是我们服务能级、技术实力与发展愿景的一次全面跃升。”武汉市肺科医院党委书记李刚站在崭新的院区内,目光笃定,“新院区,新起点。我们将以‘三新’(新征程、新跨越、新服务)与‘四化’(现代化、智能化、优美化、人性化)为核心,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中部地区的呼吸系统疾病诊疗高地与医防融合创新标杆。”
七十五载承薪火:铸就呼吸诊疗新标杆
“从1950年汉口瑞祥路的简陋屋舍,到如今汉江湾的现代化院区,75年我们只做一件事——守护百姓呼吸健康。”武汉市肺科医院党委书记李刚的话语,道出了一代代肺医人的坚守。
![]()
上世纪五十年代武汉市肺科医院(前身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职工开展防痨宣传活动时的合影
翻开医院的发展史册,1950年,以刘南山为代表的医学先驱创建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在肺痨肆虐的年代为江城筑起首道呼吸防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医护人员扛着X光机走遍三镇街巷,以自行车与药箱搭起“移动方舟”,构建“防、治、管”一体化网络。改革开放后,支气管镜介入诊疗、结核菌快速检测等技术相继落地,专科实验室从无到有,为学科发展奠定基础。2013年增挂“武汉市肺科医院”牌,实现从结核专科向肺部疾病全域诊疗的跨越,如今已拥有7个省级、17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结核病学科位列复旦榜全国第六。2023年,医院通过三甲评审,成为全省唯一公立三级甲等呼吸疾病专科医院;2024年,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落户,标志着学科水平跻身“国家队”。在这支传承有序的队伍中,年近九旬的“中国医师奖”得主张和武仍奋战临床一线,高屋建瓴指导年轻医生成长;“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杜荣辉教授凭借精湛医术,兜底省内外疑难肺病的救治;与此同时,杨澄清、刘小玉、蒋钰辉等青年骨干勇挑重担,构成老中青三代专家梯队。医院更通过“工匠计划”“精英计划”“青苗计划”系统化培育医学领军人才,确保医疗技术水准的持续精进。如今,历史的积淀,在此刻迸发新的能量。武汉市肺科医院汉江湾院区作为主院区,将于2025年11月1日开诊,它位于硚口区长丰大道与工农路交汇处,地铁1号线直达,占地面积125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而原有的宝丰路院区将继续过渡运行,延续其在结核病防治等方面的专科特色与公共卫生职能。两院区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为市民提供层次更分明、覆盖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强专科优综合”:从“肺管家”到“全科健康守门人”
作为声名在外的“荆楚肺管家”,汉江湾院区将继续发挥在呼吸疾病诊断治疗领域的核心优势,构建以疾病为核心的“专病中心”,提供一站式、多学科、全流程的精准医疗服务。以外科为例,科室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按照病种整合资源,重点打造慢性脓胸诊疗中心、肺癌/肺结节诊疗中心、感染性肺病诊疗中心、脊柱感染诊疗中心和腹腔感染诊疗中心五大特色专病中心。外科主任戴希勇说:“我们的目标是变‘患者围着医生转’为‘多学科专家围着患者转’。”
汉江湾院区的雄心,不止于做精做强呼吸专科,还开启了“强专科、优综合”的战略转型。“考虑到汉江湾周边大型医疗资源的稀缺性,我们新增设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等一系列百姓日常急需的综合科室。”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杜荣辉表示,这一举措旨在补齐区域的医疗资源短板,让居民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等慢性病、多发病,乃至一些急症,都能在“家门口”的这家三甲医院得到一站式、高水平的解决,无需再为常见病而辗转奔波。
![]()
汉江湾院区康复科工作人员正在帮助患者进行智能阶坡训练
与此同时,汉江湾院区的康复科与中医科的全面升级,标志着医院从传统的“重治疗”向“防、治、康、管”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占地1200平米的现代化康复治疗大厅,配备了从高压氧舱到高频震荡排痰仪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创新的“术前预康复”理念——针对那些因肺功能太差而无法立即接受手术的肺癌等患者,康复团队会提前介入,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有氧运动和营养支持,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其心肺功能,为手术创造宝贵的“时间窗口”,让许多原本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重获生机。
“四化”筑基焕新颜:新院区的“健康密码”
“这哪是医院,分明是临江的花园!”家住古田二路的居民周女士站在院区中心绿地前,忍不住拿出手机拍摄。医院楼宇点缀在一片绿意间,门诊楼层延伸出的露台遍植草木,宛如漂浮的空中花园,患者等候时便能触摸自然;穿过门诊大厅,数十亩中心绿地构成“绿心”,临湾而建的病房推窗见江,江水如练的景致让环境本身成为一种治愈。这种“优美化”“人性化”的营造,正是医院“四化”建设理念的生动注脚。现代化、智能化、优美化、人性化,这四个关键词也编织出江湾院区的“健康密码”。
![]()
走进汉江湾院区,最核心的亮点莫过于其堪称“教科书级”的科学感染控制规划,这也是“现代化”的首要体现。院区以标志性的球形门诊大厅为中轴线,创新性地将公卫楼与综合楼分设两侧,从空间上彻底实现了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的分区管理。“对于结核等感染性疾病患者,从预约、就诊、检查到住院,我们提供了完全独立的通道和空间,由专业团队全程对接,这既确保了医疗安全的最大化,也充分保护了患者的隐私与尊严。”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杜荣辉介绍,“而对于广大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他们全程都在绿色无污染的综合区域接受诊疗,就医环境更安心,体验更舒心。”“智能化”黑科技的融入,让诊疗更精准高效。“AI眼”阅片系统的精准筛查,让肺结节检出率实现100%;气管镜机器人凭借3D重建技术,精准抵达常规手术难以触及的病灶;荧光胸腔镜下,造影剂让病灶肺段与健康组织泾渭分明,3分钟即可完成精准切除。汉江湾院区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医院”。依托武汉市“全民健康信息市区一体化平台”,医院打造的“传染病动态监测结防系统”实现病例发现、治疗、管理全流程数字化。智慧医院系统更整合远程医疗、线上MDT等服务,对标五级乙等互联互通标准,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惠民举措】
挂号费、肺部CT、肺功能检查免费,持续一个月
恰逢建院75周年,武汉市肺科医院汉江湾院区同步启动“惠民月”活动,用实实在在的福利回馈市民厚爱。活动期间(11月1日-30日),汉江湾院区免收挂号费、诊疗费,门诊检查中,CT和肺功能检查两个项目免费,门诊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检查自付部分优惠50%,其余检查项目优惠30%。住院患者自己负担部分最高可减免800元,外科手术患者及血管介入的患者,自己负担部分最高可减1500元。另外,对于首次在新院区住院的患者,医院还精心准备了健康生活大礼包一份,包含生活用品及餐券等。
为了突显“肺科医生”“肺管家”的鲜明身份,11月1日当天,武汉市肺科医院发布崭新IP形象。这是一只来自森林的啄木鸟“肺小卓”,啄木鸟的嘴巴就像一把手术用的柳叶刀,她为树木进行“外科手术”,灭虫治病,恢复健康。让地球绿肺——森林充满生机。这也正是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医生的日常写照,所不同的只是,啄木鸟是守护地球之肺,武汉市肺科医院守护江城百姓的肺。
此前,来自广东、上海等省市及省内各地市州的近300名热心居民参与了IP形象的设计与投稿。上述投稿者,均可凭手机号码一年内(2025年11月2日-2026年11月2日)到武汉市肺科医院汉江湾院区免费进行一次肺部CT筛查。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