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某天,天还没怎么亮透,北京市武警医院大门口就停下了六辆军用汽车。同时赶来的,还有一位师级干部和他亲自带领的医疗队伍。一行人急匆匆进了医院,简单交流后,小心翼翼地把一位67岁的退休工人抬上了车。
车子一发动,窗外的建筑就快速往后退。一路上,交通警察都为这支特殊车队亮起了绿灯。这阵仗让老人的孩子们都吃了一惊,他们知道父亲上过战场,但没想到军队对他这么重视。那么,这位老人到底是谁?他身上又藏着什么故事呢?
![]()
原来,这位老人叫张国福,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还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打仗勇猛,立了不少功,还参加了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表彰大会。那时候,他才19岁,是所有英雄里最年轻的一个。
1950年10月1日,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团在天安门观看阅兵仪式。
那次大会,是从400万大军里挑出了307名战斗英雄,而张国福得的“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全国也就78个人有。可见,年纪轻轻的张国福,已经是精英中的顶尖了。
大会期间,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都亲切慰问了英雄们,还一个个给他们敬酒。毛主席还特意把年纪小的张国福从人群里拉出来,让他和周总理站一块儿。
这一下,张国福可紧张坏了。他在战场上天不怕地不怕,敢往敌人炮火里冲,但这时候面对的是他特别敬佩的毛主席啊。而且,在这么多比他年纪大的人里,毛主席却把他单独拉到前面,张国福一下子就愣住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毛主席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你们俩个头差不多嘛。”原来,毛主席只是好奇,这个立了大功,被军史称为“起了大作用”的小英雄,到底有多高啊。周总理、彭德怀等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张国福这才放松下来。
![]()
毛主席不光在会上特别关注张国福,还特意请他和郭俊钦等四个人去家里吃饭,可见主席对张国福有多重视。听到这个消息,张国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一个农村娃,不光能和主席握手喝酒,还能去他家里吃饭,真是想都不敢想。
吃完饭,主席还亲切地和他们四个人聊天,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再立新功!张国福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不能辜负主席的期望!以后要继续为党为国出力。
张国福立下“大功”的那场战役,是1948年的辽沈战役。他的《立功证书》上这么写着:
“辽西战,替班长看地形,扔了个手榴弹,炸死了五六个敌人,活捉了敌军官兵10多个;冲进敌指挥所,对战役起了大作用,战后评了个特功。”
那时候,毛主席下令:“决不能让蒋军跑出东北”。林彪、罗荣桓带着部队接连拿下了昌黎、北戴河、锦州等地,蒋介石急得不行,立刻调来廖耀湘带着10万人来帮忙,想要翻盘。没想到被我军在大虎山、黑山一带给拦住了。
两军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张国福所在的部队更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敌军的司令部就在他们附近。要想快点结束战斗,拿下敌军司令部就是关键一步。
![]()
后来,在“胡家窝棚”战斗中,双方交火特别激烈,我军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冲锋了十多次都没成功。还有很多战士因此牺牲了。看着身边一个接一个倒下的战友,再看看近在眼前的敌军指挥所,张国福不甘心就这么退回去,突然想了个办法。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退回阵地准备再次冲锋,而是假装牺牲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等到部队再次吹起冲锋号的时候,他飞快地朝敌人方向扔了个手榴弹。爆炸声一响,他就趁机跳起来,抓着爆破筒就往敌人的指挥所冲。
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张国福就已经站在他们面前了,大喊:“赶紧让你的部下放下武器,不然我和你们同归于尽!”
他这一副随时准备牺牲,誓要拿下敌人的样子,一下子就把敌人给震住了。就在敌人犹豫的时候,张国福所在部队的其他人也冲了上来,把敌人团团围住。这下,敌军领导彻底放弃了,命令部下缴械投降。这一幕,被身在后方的师长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
通过这场战斗,蒋介石派来的10万大军没了指挥,战争推进得更快了。张国福也因此被授予了特等战斗英雄的称号。
![]()
不愿当官,隐姓埋名做工人
被毛主席接见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就打响了,全国百姓都踊跃报名参加。1951年,敌军发动了大规模“秋季攻势”,张国福想着毛主席的叮嘱,再次随队保家卫国。
打仗的时候,他所在的连队死死守在345高地上。这几天,他们打的每一场仗都跟上甘岭战役一样惨烈。敌人几乎用了所有的武器,除了常见的飞机、大炮、坦克,还有毒气、化学武器啥的。
张国福他们不光武器装备比不上敌人,还面临着没粮食吃,饿得要命的困境。
在敌人的炮火下,身边的粮食吃完了,没法得到补给的时候,为了有力气继续战斗,他们只能把腰上的皮带解下来,放在水里煮软了,硬咬着往肚子里咽。皮带吃完了,他们就吃棉絮、吃衣服。那些天,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我们生在和平年代的人,真是没法想象。
就算这样,他们还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坚持了下来。在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张国福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阵地上就剩他和副连长了。这时候,敌人又发起了新一轮的疯狂进攻。他们赶紧把阵地上所有的弹药都集中起来,再次击退了敌人。
![]()
这时候,他们已经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但是,阵地上所有的通信都断了,张国福胸部受了重伤,右腿也骨折了。为了让师部知道这个消息,副连长让张国福回去报告,他自己则和牺牲的战友留在了阵地上。
就这样,身负重伤的张国福一路连滚带爬,强撑着一口气回去汇报:“师长,我们守住了阵地!但是,其他人全都牺牲了……”话音刚落,张国福就昏了过去,周围的同志都悲痛地大哭起来。
随后,张国福被送回国内救治,康复后回到部队,国家对他特别重视,把他送到了湖南衡阳军校去深造。
这里虽然没有炮火的声音,但他老是想起炮火连天的战场,想起已经牺牲的战友们。突然有一天,他向部队提出了复员申请。看到申请书的时候,部队首长特别吃惊。他不明白,作为屡立战功的战斗英雄,张国福接受完培训后,前途一片光明,为什么要做出这个自毁前程的决定呢?
面对首长的疑问,张国福慢慢地说:“我不想当官。不想借那些牺牲战友的光,享受高官厚禄,能活下来,我就已经很幸运、很满足了。战争的胜利,不是某个人的功劳,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我只想回去当个农民,继续为建设新中国出力。”
听完这番话,首长特别感动,就同意了张国福的申请。同时,作为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在深造期间,还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很多女大学生的示爱信。
![]()
但张国福没有忘记初心,他老是想起青梅竹马的莲子。分别的时候,莲子红着眼睛对他说:“我等你回来,千万别忘了我!”于是,张国福复员后找到了莲子,和她结了婚。
虽然张国福只想低调地当个农民,但因为他名声太大,回到老家的时候,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热烈欢迎,还经常被邀请去作报告,讲讲自己的战斗经历。吉林省榆树县的书记还想把这位英雄安排到县委工作,张国福果断拒绝了。
为了实现自己安安静静当农民的愿望,看到报纸上的招工信息,张国福突然眼前一亮。他想离开老家,去鹤岗当消防员。和新婚妻子商量后,两人来到新立镇政府,请求开个介绍信,还把自己的原名“张国富”改成了“张国福”,就这样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为了彻底抛开过去的荣誉,他去鹤岗的时候,只带了一些衣服,档案、户口、奖章、复员证还有立功证明啥的都没带。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退伍军人。
在鹤岗矿务局十三厂消防队当了三年消防员后,因为引进了新技术啥的,张国福所在的消防队解散了。很快,以前的队友们都托人找到了新工作,只有张国福还没工作。他不想因为一份工作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就默默等着组织安排。
![]()
后来,工厂正好缺火药工,这个工作主要是押运火药原料,危险度特别高,所以一般没人愿意干。但工厂的人问张国福愿不愿意干的时候,他爽快地答应了。
这么快就答应了,是不是他不了解这个工作的危险性呢?工作人员在心里犯嘀咕。为了确保张国福知道工作的危险性,工作人员很诚实地告诉他:“这是咱们工厂最危险、最累、最苦的岗位,到现在为止,总共就只有两个人干过,而且全都是没干完一个月就要求换工作了。”
一般人听到这些话,可能早就摆手不干了,但张国福根本不怕。早在16岁的时候,参军才半年的他,就跟着我军和国民党激战。
看到一营长、三营长还有三连指导员相继牺牲,身边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后,张国福心里想的不是怎么保命,而是冷静地观察战局,在我军炮火压制住敌军的时候,他从掩体里纵身一跃,冲到敌军指挥所,举着手榴弹大喊:“投降不杀!”
就这样,这个16岁的少年,孤身一人俘获了敌军指挥所的人,其中还包括国民党中将赵伯昭,他也因此被记了个大功。很快,他的故事就被《猛进报》报道了,一篇名为《16岁放牛娃张国富活捉国民党中将》的文章,让张国福成了军中的名人。
再加上朝鲜战场上,在敌军猛烈的炮火下九死一生的经历,押运火药原料的危险,对于张国福来说根本不算啥。所以,对于工作人员的警告,他并不在意。
![]()
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干了20多年,而且一直都是四级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一家七口都挤在一个12平米的平房里。直到有一天,两个小孩因为太拥挤被挤到地上摔伤了,妻子终于受不了了,提出让他向工厂要房。
但一向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张国福,并没有去要房。而是决定自己动手,在房子后面接了个小偏厦子。起初,他自己一个人默默推车捡砖头,汗水一次次浸透他的衣服,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家人们被他深深打动后,决定一起和张国福起早贪黑建房子。
带着5岁的儿子押运火药
虽然如愿成了一名普通百姓,但张国福对国家、对军队、对人民的爱却从来都没消失过。几十年里,他兢兢业业工作,时刻把国家、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他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却咬紧牙关,不愿给国家添麻烦。
有一次押运的时候,天气突然变了,车外雷声轰隆,在深夜发出阵阵巨响,随后就下起了大雨。躺在闷罐车里的张国福,突然感觉到身上有雨滴滴下来。他立刻跳坐起来,查看后才发现,因为押运车年久失修,车顶出现了小漏洞,这才让雨滴飘了进来。
不行,绝对不能让国家的财产受损失!张国福心里暗想。同时,他迅速挪动原料袋。但由于车内空间有限,还有四袋原料没地方放,他只好把自己躺卧休息的麻袋盖在原料袋上。但很快麻袋就被雨水打湿了,张国福迅速俯下身,趴在原料上,当起了人形雨伞。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雨还是没停,他连续四个多小时趴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司机最后把车停了下来。
![]()
押运期间的危险数不胜数,工友们都担心张国福的安全,不想让他继续干这个岗位了。毕竟他还有五个孩子,万一出点啥事,他的家就垮了。但张国福却执意不肯。很快,他就遭遇了一次更大的危险。
有一次押运的时候,他们经过一段正在维修的路,因为道路泥泞,汽车轮胎陷进泥里一直出不来。张国福随即用铁锹杆撬轮胎。但就在轮胎快要出来的时候,汽车门松开了,一袋原料直接掉在地上。
为避免发生危险,张国福迅速跑过去准备扛起原料。就在这时,他们附近的迎亲队伍中有人扔出一个点燃的“二踢脚”,刚好落在原料上。如果引发爆炸,在场的几十个人都将面临生命危险。
千钧一发之际,眼疾手快的张国福火速抓起“二踢脚”,用力扔向远方。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危险消除了。工厂得知后,有人当即许诺要给张国福换一个轻松的工作,但张国福却拒绝了。在他看来,如果人人都不愿意干危险的工作,那国家还怎么发展?
只要用心,眼前的困难没那么可怕,是可以克服的。为了向大家证明,自己可以干好这个工作,张国福经常带上自己年仅五岁的儿子一起工作,让人胆战心惊。
虽然工作还算顺利,但他却差点没扛过困难时期。那时候,因为自然灾害还有苏联外债啥的,全国人民生活水平都很低。因为工作特殊,张国福每天都能得到三个窝头,但他却把三个窝头全都分给家人吃,甚至分出一个给邻居的儿子。他和妻子只能喝只有零星几粒米的“稀水粥”,严重营养不良。
眼看着被饿得面黄肌瘦,四肢浮肿,走路都走不稳,父母终于看不下去,让他去找政府部门帮忙。毕竟以他的功绩,国家肯定会帮的。但他却说:“现在就连毛主席、周总理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止我们家困难。功绩不是要粮食的资本!”
![]()
艰难扛过困难时期后,孩子们相继健康长大。但张国福每到过年的时候,眼睛里都会散发出无尽的悲伤,还常常一个人躲起来喝闷酒,这让子女特别不解。
联想到父亲看影片《上甘岭战役》时情绪失控、崩溃大哭,还有看到高官贪污发出阵阵感叹与担忧的情景,张国福的小女儿觉得父亲对国家大事的关心程度、对军队的感情,不像一个普通的士兵。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来到了父亲以前所在的47军。在那里,她发现了父亲隐藏多年的秘密。虽然名字不一样,但照片上的那张脸,让她确定,那个英雄就是自己的父亲!
张国福身份暴露后,子女们听从他的教导没有对外泄露,直到1997年父亲病重住院。因为多年的战火生涯,还有押运火药啥的,他的胸部出现了严重问题,被查出肺癌。为了治病,家人在北京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变卖了家产。走投无路之下,他们终于向国家求助,这才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当他被送进301医院后,总政派人来医院看望,还给了他副师级待遇。当年的老上级,看着这位消失多年的英雄被病痛折磨得百般难受,动情地说:“你为国家立了大功,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
张国福却用虚弱的声音说:“当年成为解放军,很幸运,来生还要当解放军。”随后,总政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想要尽量满足他。听到他说:“唯一的要求是希望党和国家好!”后,周围人全部泪洒当场。张国福为党为国奋斗了一辈子,最后时刻依旧没有为自己考虑半分,这种奉献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
在他心里,一直都对军队、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弥留之际,他强忍着病痛,挣扎起身向他面前的年轻军人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1998年7月11日,张国福在医院病逝。他那传奇的一生就此落下了帷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