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去年年底,我因为没存备用金,赶上房东突然涨租,差点跟朋友借钱应急,才真正想起妈妈的话,开始试着照猫画虎。现在每个月工资到账,我都会先在笔记本上列个小清单,再把钱拆成四份。第一份先转进活期账户,刚好够付三个月房租和每天的饭钱 —— 我给它叫 “保命钱”,不管刷到多心动的衣服、多划算的护肤品,这部分钱都绝对不动,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安安稳稳躺在那儿,心里就像有了块压舱石。第二份存三个月定期,虽然利息少得够买杯奶茶,但看着数字每月慢慢涨一点,比随手买件穿两次就扔的衣服踏实多了。
工资到账后,我是怎么把钱分成四份
上个月 15 号下午三点多,公司的工资到账短信 “叮” 地弹出来时,我正趴在工位上啃凉透的外卖,手指划开银行 APP,盯着余额栏里那个扣除房租水电后剩下的数字发愣 —— 那数字像楼下面包店刚出炉的蔓越莓蛋糕,油亮亮的勾人馋,一半想留着当应急的 “定心丸”,一半又飘到商场橱窗里那双灰蓝色运动鞋上,鞋底的纹路我都数了三回。直到手不小心碰到抽屉深处,摸到妈妈去年给我的旧存折,硬壳封面磨得发毛,突然想起她每次打电话都念叨的:“钱要分着放,才像家里人各有各的位置,踏实。”
![]()
妈妈管钱的法子是出了名的老派,甚至带着点 “仪式感”。每个月 10 号退休金到账的早上,她准会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坐在阳台那张掉了点漆的木桌前,桌上铺着她结婚时陪嫁的蓝色格子布,布角还绣着朵小梅花。她先从装退休金的信封里数出 3500 块,然后分成五小叠:第一叠 800 块,用橡皮筋扎得紧紧的,放进抽屉最里面的铁盒 —— 那是她的 “养老本”,每次放进去都会轻轻拍两下,像藏什么宝贝,嘴里还念叨 “留着防万一”;第二叠 1000 块,她会塞进客厅电视柜的铁盒子,钥匙串在她常戴的红绳手链上,那是全家的日常开销,买菜、交水电费都从这里拿;第三叠单独装在牛皮信封里,写着 “爸妈” 两个字,是给外公外婆的孝敬钱,每个月月底准让我顺路送过去;剩下的 700 块,她再分成两半,350 块放进粉色小钱包当美容费,另 350 块折成小方块,塞进我回家时背的包里,说是 “给丫头的零花钱”。有次我帮她整理抽屉,看着她一笔笔算得认真,忍不住说:“妈,现在手机银行一键就能存定期,还能看收益,多方便啊,不用这么费劲数现金。” 她没抬头,翻出那本泛黄的存折,指着上面的钢笔字说:“你看,这 2018 年 3 月 12 号的这笔,是你上大学的学费;2020 年 9 月那笔,是你爸住院的备用金。每笔钱的来龙去脉都写在这儿,我摸着手感都踏实,手机上的数字飘来飘去,哪有这实在?”
![]()
![]()
其实理财哪用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专业术语?不用记什么 “资产配置”“风险对冲”,也不用盯着复杂的 K 线图看半天。就像妈妈说的,理财不是 “让钱生钱” 那么简单,先得让钱 “听话”,知道每笔钱该去哪、能干嘛。这个月 15 号发薪日,我照样先列好清单,把钱分好后,还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圆滚滚的小蛋糕,用彩笔给每块标上用途 —— 红色是 “保命钱”,蓝色是定期,黄色是 “灵活钱”,粉色是 “快乐钱”。画完我盯着本子笑,你猜怎么着?看着那几笔钱各归其位,比当初买到那双灰蓝色运动鞋时的开心,还多了几分稳稳的踏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