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沉浸式思政课让学生当主角

0
分享至

近日,在淮南师范学院信息楼报告厅的舞台上,一堂沉浸式音乐思政大课《炽疆》正式与师生们见面,点燃了秋季的校园。

“打造这堂特殊思政课的灵感,萌发于一次‘行走的课堂’。”该剧总导演、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胡曼丽娓娓道来创作初衷。2024年夏天,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雪梅的倡议下,胡曼丽带领学生团队深入淮南廖家湾等革命旧址采风。重温红色历史,追忆烽火岁月,村民口述中老一辈共产党人廖运周将军的形象逐渐清晰,仿佛从史料中缓缓走出,变得有血有肉。

廖运周潜伏二十年,为党组织获取关键信息并在淮海战役期间率部成功起义。“我觉得有义务用我们的专业,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学生导演孙长庆宇接受采访时表示,“刚开始创作时压力很大,但当我真正深入了解廖运周将军的生平事迹后,一种必须让音乐剧《炽疆》完美呈现在舞台上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从史料梳理到剧本创作,这群“00后”大学生通过“红色音乐思政课堂”展演,在反复地编排、演绎过程中,不断自我教育、打磨作品,最终完成了从旁观者到传承者的转变。

演绎廖运周将军二十年潜伏生涯时一定要传神刻画他的内心活动,这是“廖运周”扮演者雷嘉奇对自己的要求。他反复训练每一个动作,认真研读每一句台词,将自己置身剧情之中,一次次与廖将军时空对话、心灵交流。“以前我觉得英雄就是轰轰烈烈战死沙场。现在我认为,无论身处哪条战线,所有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都是英雄!”雷嘉奇说。

胡曼丽用“史实为骨,艺术为翼”概括了师生们的创作原则。剧中,灯光明暗象征信仰与环境的对立,音乐《小白菜》《我的祖国》成为推动叙事的情感线索。通过“序章+五幕”的“阶梯式浸润”结构,观众从共情走向共鸣,最终实现思想的升华。

在李雪梅看来,《炽疆》的价值在于完成了思政教育的三重转变。“它实现了以情感替代说教、以参与替代单向接收、以舞台替代课堂。”李雪梅表示,当学生们为了一个细节反复打磨剧本,为了一个走位排练到深夜时,价值观教育已从“受教育”悄然变为“我创造”。

这种创新的感染力穿透了大学围墙,触动更年轻的群体。来自淮南二十六中的中学生也受邀观剧,很多学生表示这部剧激发了他们探寻家乡红色文化的欲望。“我要好好学习,成为家乡和国家的栋梁!”淮南二十六中的中学生周栎斌动情地说。

“炽,是点燃信仰之火;疆,是守护精神家园。这堂‘声’入人心的思政课证明,最好的传承是让青年成为主角。”李雪梅说。当“00后”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英雄的故事时,他们不再只是历史的旁观者,更化身为革命薪火的继承者、红色信仰的传递者。

■ 本报记者 陈婉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青传媒 incentive-icons
安青传媒
安徽青年报新媒体中心
66930文章数 58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