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女娲补天后就消失了,并非累了,只因祂发现了天道最肮脏的秘密

分享至

《淮南子·览冥训》有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这段文字,三界之中,自仙神到精怪,早已倒背如流。

它被刻在南天门的功德碑上,被写入天庭的教化典籍里,成为了一切秩序与安定的基石。每当天庭有新的仙官飞升,第一课便是学习女娲娘娘的无上功德。

故事里,女娲娘娘是慈悲的圣人,是拯救了世界的母亲。

可我,太白金星,作为亲历了那场上古浩劫的老神仙,每每读到这段文字,仙袍之下的脊背总会泛起一丝无人能懂的寒意。

因为我知道,史书只记载了结局。

而那个结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女娲娘娘的消失,并非功成身退,去往混沌深处安享清静。

那是一场无声的、决绝的,甚至带着无尽恐惧的……放逐。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块被她亲手补上的“天”说起。

01.

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我至今仍记得那副末日景象。

天,真的像是被撕开了一块。一道巨大而狰狞的裂口,横贯在穹顶之上,倾泻下无尽的星火与罡风。大地之上,山川倾颓,洪水滔天,妖兽们失去了秩序,四处奔逃,哀嚎遍野。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纯粹的毁灭。

天庭乱成了一锅粥。

无数仙神驾着云,在南天门外盘旋,却不敢靠近那裂口分毫。从那裂口中泄露出的气息,带着一种连我等仙体都无法承受的原始与暴戾。

“是混沌!是混沌浊气泄漏了!”一位仙君面色惨白地惊呼。

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混沌,那是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之前的东西,是万物归寂之所。天道之下,仙神最畏惧的,便是这东西。它意味着我们赖以为生的一切法则、灵气、秩序,都将化为乌有。

就在所有神仙都束手无策之际,女娲娘娘出现了。

祂并非从三十三重天的任何一处宫殿而来,而是自大地之上,踏着泥泞与焦土,一步步升上云霄。祂的衣摆上还沾着凡间生灵的血与泪。

“都退下。”

祂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与恐慌。

祂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沉痛的慈悲。

我看见祂飞向那道裂口,越飞越高,身形在巨大的创口下,渺小得如同一只飞蛾。

但祂没有丝毫犹豫。

祂在裂口边缘停下,久久地凝望着那片翻涌的“混沌”。良久,祂转过身,对下方的众神下达了祂的旨意。

“寻五色神石,于天河之畔,起炼石台。”

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安抚,只有命令。

玉帝立刻准奏,天庭所有的部门都开始疯狂运转。我被派去安抚西牛贺洲的生灵,疏导泛滥的天河之水。

那段时间,整个天庭都在为“补天”一事奔忙。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堵上那个洞,让一切恢复原样。

只有少数几位最顶级的存在,表现得异常平静。

比如三清。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他们三位只是早早关闭了各自的道场,宣称“天数如此,静待转机”,便再无声息。

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道祖鸿钧。

在那场浩劫之中,我曾有一次为了传达旨意,冒险靠近了紫霄宫。

那座悬于三十三重天之外的古老宫殿,万法不侵,亘古长存。

可那一天,我却在宫门之外,感受到了一丝极不寻常的气息。不是恐慌,不是凝重,而是一种……近乎于“期待”的诡异波动。

仿佛宫殿的主人,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很久。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我强行掐灭。揣测道祖,那是足以让我神形俱灭的大不敬。

我只当是末日之下,自己仙心不稳,产生了错觉。

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救助生灵之中,每日看着女娲娘娘在天河边炼化神石,那五色霞光映照诸天,给了所有生灵一丝希望。

我们都以为,那是一场拯救。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那只是另一场更大灾难的……开始。



02.

炼石的过程,持续了九九八十一天。

那八十一天里,女娲娘娘未曾合眼,未曾休息。祂以自身无上法力,将蕴含着金木水火土本源的五色神石,炼化为一团团滚烫的、流光溢彩的液体。

天河之水,因此沸腾了整整八十一天。

而天穹之上的那道裂口,非但没有愈合的迹象,反而愈发狰狞。

我奉命在天河附近维持秩序,得以近距离观察。

我发现了一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

从那裂口中倾泻而下的,真的是“混沌浊气”吗?

我曾远远见过混沌的样子,那是真正的虚无,吞噬一切光与灵气。可从这裂口中透出的气息,虽然狂暴,却夹杂着一种我从未感受过的……生机。

那是一种野蛮的、未被驯服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生命力。

偶尔,透过翻涌的气流,我甚至能看到裂口之外的景象。

那不是漆黑一片的混沌,而是一些……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巨大到超乎想象的“影子”。它们在游动,在呼吸,仿佛天穹之外,是另一片更加广阔无垠的深海。

而我们这个世界,只是这片深海中的一个气泡。

这个想法让我不寒而栗。

我将我的疑虑,小心翼翼地透露给了我的上司,托塔天王李靖。

李天王听后,脸色大变。

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反而厉声斥责我:“太白!管好你自己的眼睛和嘴巴!不该看的别看,不该想的别想!我们的职责,就是辅佐娘娘补天,恢复天地秩序!”

他的反应,超乎寻常地激烈。

这反而加深了我的怀疑。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留意天庭高层的动向。

我发现,三清的弟子们,如阐教的十二金仙,截教的诸多大能,他们并未参与到救灾的实际行动中。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镇守在那道裂口的四周。

他们结成了一个巨大的法阵,将整个裂口区域团团围住。既不让里面的东西过多地泄漏出来,更不让外面的任何仙神,靠近那道裂口。

那架势,不像是在防御,更像是在……看守。

他们看守的,究竟是那道裂口,还是裂口之外的……东西?

女娲娘娘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祂炼石的速度,在后期明显慢了下来。好几次,我看到祂停下手中的法诀,抬头凝望那道裂口,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困惑与挣扎。

那种眼神,我非常熟悉。

那不是面对天灾的沉痛,而是发现自己一直坚信的东西,可能存在谎言时的……迷茫。



03.

矛盾,在补天开始的前一刻,达到了顶峰。

神石终于炼化完成,化作一团巨大无比的五彩胶质,散发着足以修复一切创伤的柔和光芒。

众神欢呼,以为苦难即将结束。

女娲娘娘托举着这团补天之石,缓缓飞向天穹裂口。

所有仙神都屏住了呼吸。

然而,就在祂即将把神石按入裂口的一瞬间,祂停住了。

祂的身体,在空中微微颤抖。

没有人知道祂看到了什么。

但我知道,祂一定看到了。祂比我们任何人都离得更近,看得更清楚。

祂看到了那裂口之外,根本不是混沌。

祂看到了那些游弋在“天”外的,巨大的、不可名状的“影子”。

祂甚至可能……与那些“影子”对视了一眼。

“等一下。”

祂的声音,通过法力传遍了三界。不再是之前的沉稳,而是带着一丝急切和颤抖。

“这后面……不是混沌!”

此言一出,天地间一片死寂。

所有仙神都愣住了。不是混沌是什么?难道比混沌还可怕?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元始天尊,忽然出现在女娲娘下身侧。

他面无表情,稽首道:“师妹,时辰已到,莫要再犹豫。迟则生变,苍生仍在水火之中。”

他的出现,像是一道命令。

女娲娘娘猛地回头看他,眼中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师兄?你早就知道?那外面到底是什么?我们封住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祂的质问,声色俱厉。

元始天尊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古井无波。

“是天地的缺口,是众生的劫难。”他重复着那句所有人都知道的空话,“师妹,你已炼成补天神石,身负天道使命,当顺天而行。”

“顺天而行?”女娲娘娘笑了,那笑容里充满了悲凉与自嘲,“我若今日将它补上,究竟是顺了天意,还是逆了生机!”

祂的话,石破天惊。

我脚下的云,都仿佛凝固了。

什么叫“逆了生机”?难道……这裂口,竟是一条生路?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我的天灵盖一直灌到脚底。

我看到,元始天尊的眼神,在那一瞬间,冷了下来。

与此同时,镇守在裂口四周的十二金仙,以及截教的众位仙人,他们身上的气息同时暴涨。一道道法力如锁链般,隐隐对准了中央的女娲娘娘。

那不是保护,是威胁。

他们威胁的,是三界之内,最慈悲,也最受万物敬仰的圣人。

他们要逼祂,把天补上。



04.

冲突,就在那一刻,彻底爆发了。

“你们……要逼我?”

女娲娘娘的声音,冷得像万年玄冰。祂托着神石的手,青筋毕露。

祂环视一周,看到了元始天尊冷漠的脸,看到了太上老君紧闭的丹房,也感受到了来自紫霄宫那遥远而沉重的压力。

祂明白了。

这不是一场意外的天灾。

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布局。

而祂,女娲,这位造化万物、慈悲为怀的圣人,只是这盘棋局中,最关键,也是最可悲的一颗棋子。

祂被选中,不是因为祂的法力,而是因为祂的慈悲。

因为只有祂,才会为了拯救苍生,不惜一切代价。

“好……好一个顺天而行!”

女娲娘娘忽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苍凉与愤怒。

“你们利用我的慈悲,让我亲手为我创造的生灵,铸造一座完美的囚笼!”

祂举起手中的五色神石,那团原本散发着柔和光芒的宝物,此刻在祂愤怒的法力催动下,变得狂暴不安。

“我若不补呢?”祂厉声喝问,“你们是不是打算连我一同镇压在此地!”

元始天尊面色一沉,缓缓抬起手中的玉如意。

“师妹,回头是岸。为了区区一些疑虑,置三界安危于不顾,非圣人所为。”

“哈哈哈哈!圣人?”女娲娘娘指着下方饱受苦难的大地,“我爱护他们,所以才不能补!你们告诉我,这天外是什么!这天道,又是什么!”

祂的质问,无人回答。

或者说,无人敢回答。

沉默,就是最可怕的答案。

那一刻,女娲娘娘眼中最后的一丝希望之火,也熄灭了。

取而代之的,是彻骨的冰冷和决绝。

祂忽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举动。

祂没有毁掉神石,也没有攻击任何人。

祂猛地转身,将那团巨大的五色神石,用尽全身的法力,狠狠地按向了那道天穹的裂口!

“轰——!!!”

五彩霞光瞬间爆发,席卷了整个天际。

裂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愈合。那些从裂口外透进来的、充满野性生机的气息,被迅速隔绝。那些巨大的、不可名状的影子,也消失在了愈合的天幕之后。

众神都愣住了。

祂明明已经知道了真相,为什么……还要补天?

元始天尊的脸上,也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一抹难以察觉的赞许。

然而,女娲娘娘接下来的动作,才让所有人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反击。

在天幕即将完全闭合的最后一刹那,祂的身影化作一道流光,没有丝毫犹豫,随着最后一缕霞光,一起冲进了那道裂口之中!

祂将自己,和那块补天的神石,一同永远地留在了“天”的外面。

祂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选择。

祂宁愿自我放逐于那片未知的、危险的“天外深海”,也不愿留在这座被祂亲手封上的,华丽的“囚笼”之中。

“不——!”

元始天尊发出一声惊怒的爆喝,他显然没料到女娲会如此决绝。

他想阻止,但已经晚了。

天,已经补上了。

苍穹恢复了湛蓝,严丝合缝,再也看不到一丝伤痕。

无尽的功德金光从天而降,笼罩了整个天地。这是天道对“补天”之功的奖赏。

可那位本该接受奖赏的圣人,却消失了。

永远地。

天庭陷入了一片死寂。

我呆呆地望着那片崭新的天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我们……得救了吗?

还是……我们所有人都被永远地……囚禁了?



05.

女娲娘娘自我放逐后的三百年,天庭颁布了新的史书。

书里写着,娘娘功德圆满,消弭大劫,因耗尽心力,于三十三重天外的娲皇宫中,陷入了无尽的沉睡。

一个完美的、无可指摘的结局。

那些曾经惊鸿一瞥的真相,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猜测,都被这煌煌功德与官方说辞,掩盖得一干二净。

众神开始庆贺,苍生开始感恩。

一切,似乎真的恢复了正常。

但我知道,没有。

我曾偷偷去过传说中的娲皇宫。那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层厚厚的、由天道法则布下的禁制,阻止任何人探寻。那禁制的力量,让我感到窒息。

它不是在保护,而是在……封印。

封印女娲娘娘可能留下的任何痕迹。

我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我仰望星空,那片曾经被撕裂的天,如今完美无瑕。

可我总觉得,在那片蔚蓝的尽头,有一双眼睛,一双慈悲而绝望的眼睛,在凝望着这座被祂亲手加固的囚笼。

我的这些微末心思,自然瞒不过那些真正的大人物。

终于,在我因为“仙心不稳”而险些在朝会上失态后,一纸法旨,送到了我的太白府。

是紫霄宫的法旨。

道祖鸿钧,要见我。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全身的仙血,都凝固了。

踏入紫霄宫的那一刻,时间与空间都仿佛失去了意义。这里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无尽的、古老的道韵在流淌。

道祖就盘坐在那团道韵的中央,身影模糊,仿佛与整个天道融为一体。

我跪伏在地,不敢抬头,连呼吸都近乎停止。

“太白。”

一个不辨喜怒,不含任何情感的声音,在我神魂深处响起。

“你,在疑惑什么?”

我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首:“弟子不敢!弟子愚钝,不敢妄测天机!”

道祖沉默了很久。

那沉默,比任何雷霆震怒都更让我恐惧。

我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心跳,都在祂的注视下,无所遁形。

良久,那古老的声音,继续,悠悠地说道:

“女娲补天,功盖千秋。可她所补的,并非是‘天’的‘缺口’。”

我的心脏,猛地一停。

只听鸿钧那古老的声音,继续,悠悠地说道:

“她所见的,也并非是混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