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古代战争规模有没有水分,最关键的指标就是后勤保障能力。一个士兵每天至少要消耗多少粮食?这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
![]()
据史料记载和军事推算,一个古代步兵一天的口粮,包括米、麦或粟,平均至少需要两斤,这还不算牲畜饲料、饮水和军需物资的损耗。
《战国策》记载,秦军“日馈粮三十万石”。一石约120斤,三十万石就是3600万斤,够喂多少人?按每人日需3斤粮算,能养40万人一个月。可这只是理论值,实际运输损耗、腐败、敌军劫掠,得翻倍准备。
![]()
如果一场战役真如《史记》所记载的那样,动用了数十万人,那么这支军队每天消耗的粮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以四十万大军来保守估算一下,他们每天就需要八十万斤(四百吨)粮食。
更可怕的是,这四百吨粮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牲畜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在当时原始的运输条件下,一辆马车或牛车能运送的重量是极其有限的,而且运粮队本身也要消耗粮食。
![]()
用一个军事术语来说,这就叫自耗率,随着战线拉长,前线实际能得到的补给是呈几何级数下降的。所以,从纯数学逻辑上讲,动员几十万军队进行长达数月的战役,在战国时期看似不太可能,这简直就是挑战人类组织能力的极限。
![]()
但,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往往会用冰冷的事实,打破我们基于现代认知得出的想当然的结论。
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简单套用两千多年前的现实。战国时期的几十万大军,在概念上和我们今天理解的几十万正规军,其实有巨大的区别。
![]()
第一:战国时期,各国的征兵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在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军功爵制,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参战热情。
![]()
第二:古代战争中记载的人数往往是包括所有动员的人力,不仅仅是直接战斗的士兵。这里面有一大批人,虽然不直接冲锋陷阵,但他们是战争机器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
这包括什么人呢?
第一:后勤保障人员,也就是民夫。他们负责运送粮草、修筑工事、搬运军械,人数有时甚至不亚于战斗部队。
第二:辅兵和杂役。他们负责烧火做饭、饲养牲畜、处理伤员等非战斗任务。
![]()
第三:临时征召的武装农民。在防御本土或短促突击时,会大规模动员适龄的壮丁,他们战斗力参差不齐,但数量非常可观。
所以,当我们读到四十万大军时,实际的一线战斗部队可能只有十万到二十万,而剩下的部分,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后勤保障大军。
![]()
而即便如此,动员数十万人参与的战役,在古代历史上也绝无仅有,这不得不归功于战国各国空前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要证明这种动员能力,我们来看一个最无可争议的铁证:长平之战。
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前262年到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进行了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超大规模战争。据史书描述,赵国前后投入兵力号称四十五万,而秦国动员的军队更是倾尽全国之力,人数只多不少。
![]()
《史记·秦本纪》明确记载:在长平之战的最后阶段,秦国为了防止赵国军队突围,甚至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这几乎是把所有能拿起武器的人都送上了战场。
![]()
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知道,赵国战败,主将赵括阵亡,秦军坑杀了降卒四十万人。
这个坑杀四十万的数字,虽然在学界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实际数量可能在十万到二十万,但即便是最低估计,这也足以证明战国战争的规模之巨和烈度之高。
另外一个例子,秦灭六国的系列战争,也充分展示了秦国惊人的百万级动员能力。前229年,秦国攻打赵国,王翦率领的军队数量数十万。前224年,秦攻打楚国,一开始李信率领二十万人却吃了败仗,秦王震怒。
![]()
紧接着,老将王翦临危受命,但他狮子大开口,向秦王政要求动员六十万大军。这六十万人是什么概念?那几乎是当时秦国武装力量的极限,要知道,欧洲中世纪,一个国家的总兵力能达到数万就已经算是强大了。
![]()
秦王政竟然同意了这个要求,而且真的凑齐了六十万大军,这足以说明,高度集权的郡县制国家,一旦进入战争机器全速运转的状态,其人力资源动员能力是极其恐怖的。
王翦带着这六十万大军,成功灭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国,彻底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
这些冰冷而宏大的数字和真实发生的战役,已经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战国时代的几十万大军对垒,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高度发达的集权制度和先进的兵役制度所催生出的超级战争模式。
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后勤这个老大难问题的呢?
战国各国并非没有意识到后勤的致命性,他们采取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措施。
第一:就地取食。这种方式虽然残酷,但却是战国末期大规模远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
第二:水路运输。秦国修建了著名的郑国渠,除了灌溉,它在战时也能发挥重要的运输作用,水路运力远超旱路。
第三:屯田制的雏形。在边境地区,国家会组织军民进行屯垦,实现兵农合一,使得军队能够长期驻扎并自给自足。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战国时期的战争,往往围绕着城池展开,补给线相对固定,不像游牧民族那样机动性极强,对后勤的要求也略有不同。
![]()
客观地说,这数字里确实有水分,它包含了大量的非战斗人员,但其核心的战斗部队规模,也远远超过了同时期世界其他文明所能达到的水平。
![]()
儿这种超大规模的战争,亦是华夏文明走向大一统的必然结果。它背后折射出的是,战国时代就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足以支撑超级强权的国家治理体系、兵役制度和动员能力。
![]()
如果说,欧洲文明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小国寡民的封建割据所困扰,那么战国七雄则早早地超越了这一阶段,进入了全民皆兵、以战养战的国家资本主义式的举国大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