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地区前前后后签了20条停火协议,可这协议压根没拦住哈马斯,反而让他们跟雨后春笋似的,一夜之间全冒了出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哈马斯根本没打算乖乖解除武装,更别说从加沙地区撤出去。对他们来说,停火协议就是个争取时间的幌子,趁着以色列军队撤离,赶紧重新组织武装力量,把加沙的街道占了,还顺带收拾了那些反对自己的部族和家族武装。说白了,哈马斯就是想借着停火搞“战术胜利”,他们打心底里不想进入停火协议的第二阶段——毕竟一旦到了那一步,就得解除武装,让加沙实现非军事化,这可不是哈马斯想要的结果。
![]()
但哈马斯这次是真大意了,战前他们有4万武装力量,谁也没想到仗打完了,以色列才发现他们还有一半人藏在地道里,现在正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从10月17日开始,汗尤尼斯就爆发了战斗,哈马斯武装从地道钻出来跟以军正面硬刚;10月19日拉法地区又打了起来,以军2死3伤;到了10月28日,拉法的冲突再次升级。本来哈马斯就是搞点小型袭扰,结果没想到一夜之间被以军反杀,30多名指挥官全没了。这事儿说起来真不怪别人,全是哈马斯自己不长记性,过早暴露了军事力量。他们穿着清一色的迷彩军装,坐着皮卡车,浩浩荡荡地在大街上晃悠,这不是明晃晃地吸引以色列军方的注意吗?
说句实在的,哈马斯要是有点脑子,就不该这么高调。本来加沙地区建筑物密集,还有海量地道和200多万平民,他们要是换成警察或者安保的装扮,揣着小手枪低调行事,悄悄控制居民区、街道和检查站,以色列就算想动手也没那么容易。可他们偏要摆排场,结果正好给了以色列下手的机会。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直接宣布,空袭打死了数十名哈马斯指挥官,还端了几十个基础设施,说是回应哈马斯的袭击和“违反归还遇难者协议”。这背后明摆着,停火协议一签,以色列的摩萨德和侦察无人机就没闲着,一直盯着哈马斯的一举一动,尤其是那些从地道里出来抛头露面的指挥官。要是哈马斯没这么麻痹大意,以色列空军根本没本事一夜之间打掉30多名指挥官——要知道,加沙战场跟俄乌战场完全不一样,俄乌那边是野战,没什么平民,正规军对垒好打得多,可加沙这边楼挨楼、人挤人,还有地道掩护,真要藏起来谁也不好找。
可哈马斯就是没抓住关键,放着好好的游击战术不用,非要大张旗鼓地暴露自己。他们从地道摸出来,穿过狭窄的巷道、一片废墟的街区,还有橄榄林和桔子林,本来打几枪就跑,几分钟就能从这栋楼钻进那栋楼,再躲回地道里,以色列的无人机就算发现了也反应不过来。可偏偏在停火期间,他们非要光明正大地亮相,这不就是给以色列送人头吗?
不过话说回来,加沙现在最大的麻烦还不是军事冲突,而是没钱。哈马斯负责人哈利勒·哈亚都说了,加沙每天得要6000辆援助卡车才行,可现在只有600辆,连零头都不够。打了两年仗,加沙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没水没电,想重建就得花钱,美国总统特朗普还督促沙特、科威特、阿联酋这些有钱的王爷国拿出700亿美元,可这些国家全在犹豫。为啥不愿给?说白了,哈马斯是伊朗抵抗阵线的人,这些逊尼派国家可不想花钱壮大伊朗的势力;再加上加沙这地方,投资环境差到极点,谁也不知道这钱投进去什么时候能收回,搞不好刚建好又被战火毁了;更别提现在新能源兴起,石油价格下跌,这些王爷国自己财政也不宽裕,欧洲的钱又全拿去援助乌克兰了,根本没心思管加沙。
现在的情况就是,沙特觉得不靠谱,不给钱;阿联酋见哈马斯还在,不给钱;卡塔尔说以色列还在“侵略”,也不给钱;也就埃及想掺和,说自己的建筑企业能负责重建,但前提是得有钱进来。讽刺的是,几乎所有国家都口头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可真要掏腰包给加沙重建,没一个愿意出头的。没钱清除废墟和爆炸物,没法重建居民区、道路、水厂和电力系统,加沙人就过不上正常生活,而越是穷,就越多人会加入哈马斯,冲突就越停不下来,这简直是个死循环。
哈马斯这波操作真的让人看不懂,放着好好的低调发展机会不用,非要高调暴露自己,赔了30多名指挥官;而加沙真正的难题,还是没钱重建的困境。这仗打下去,到底谁能占到便宜?加沙的老百姓啥时候才能过上安稳日子?恐怕没人能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