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们……确定这是自己的体检单吗?"
医生的声音突然变得颤抖,原本平静的表情瞬间凝固。
上个周末的北京王府井,还回荡着这对双胞胎姐妹盛大婚礼上的祝福声。
身着相似款式婚纱的王琳与王莉,挽着各自丈夫的手走过红毯时,连宾客都感叹这是"幸福的加倍绽放"。
婚后第三天,姐妹俩相约前往医院进行体检,希望为未来的家庭提供健康保障,却没想到这次例行检查,会让经验丰富的老医生神色骤变。
医生反复核对着报告上的标记编号,又抬头看了看面前几乎一模一样的姐妹,眉头紧锁。
诊室里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王琳不自觉握紧了妹妹的手,却发现妹妹的掌心也已经冰凉。
就在姐妹俩想开口询问时医生猛地站起身,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别问了,立刻报警!"
![]()
01
1996年,北京的秋夜,带着丝丝寒意,那缕缕凉风仿佛能渗入人的骨髓。
这一年的深秋,对于陈美玲来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记忆。
屋内,灯光昏黄而暗淡。
7岁的王琳,泪流满面,扑进陈美玲的怀抱,哭得撕心裂肺:"妈妈,爸爸为什么不回来了?"
一旁同样7岁的王莉,虽然没有像姐姐那样嚎啕大哭,但小手紧紧抓住陈美玲的衣角,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恐惧:"妈妈,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陈美玲心如刀绞,但她必须坚强,不能在孩子面前崩溃。
她紧紧抱住两个女儿,声音微微颤抖,却尽量温柔地说:"爸爸只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他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事实上,陈美玲深知,丈夫王建国在一场车祸中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噩耗如同一记重锤,将这个原本温馨美满的小家庭彻底击碎。
陈美玲年仅29岁就成了寡妇,她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独自抚养这两个年幼的女儿。
白天,她必须去服装厂工作,累得腰酸背痛,只为了挣钱养家。
晚上,她还要接一些零工,为了补贴家用,常常熬到深夜,眼睛红肿不堪。
北京的冬天,寒风刺骨。
每到深夜,万物俱寂,陈美玲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床边,无声地流泪。
她看着熟睡中的双胞胎女儿,既心疼又无奈,常常自问,这日子该怎么熬下去。
王莉从小就特别懂事。
她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洗衣服、擦地板,什么活都干,从不让陈美玲担心。
而王琳则截然不同,她常常半夜突然哭醒,呼喊着要爸爸,有时哭上大半夜,吵得邻居们都来敲门抱怨。
楼上住着的李奶奶,是个热心肠,看着陈美玲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实在不忍心,就常常劝她:"美玲啊,你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太辛苦了,何不考虑再找个伴儿呢。"
陈美玲每次都坚定地摇头,说:"我不会再婚的,我要把全部的爱都给王琳和王莉。"
话虽如此,但现实就像一座巨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房租、日常开销、孩子的学费,每一项支出都需要精打细算。
买菜时,她总是挑选最便宜的蔬菜,肉类一周只能买一次,还要切成小块,分几天食用。
02
1998年春天,命运似乎开始眷顾这个家庭,一丝转机悄然而至。
陈美玲在服装厂的同事张姐,看她太过辛苦,就给她介绍了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叫杨光,是附近中学的语文老师。
他为人正直,刚离异,没有孩子。
张姐拉着陈美玲的手,诚恳地劝说:"美玲,见一面吧,这个杨老师我很了解,是个好人。你不能一辈子就这样熬着啊,孩子们也需要一个父亲。"
陈美玲犹豫了很久,心中纠结不已,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同意见一面。
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家小茶馆。
陈美玲一进门,就看到了他。
杨光身材中等,戴着一副银框眼镜,说话温和有礼,浑身散发着知识分子的气质。
杨光看到陈美玲,微笑着起身,温和地问道:"听张姐说,你有两个女儿?"
陈美玲点点头,有些紧张,小心翼翼地回答:"是的,双胞胎,今年9岁了,你如果觉得……"
杨光连忙打断她的话:"不不不,孩子是幸福的象征。我一直很喜欢孩子,只可惜前妻不愿生育。能有两个女儿多好啊,就像两个小天使。"
陈美玲听了这话,心里顿时暖融融的,仿佛冬日里突然照进一缕阳光。
之后,杨光第一次来到她家拜访。
王琳和王莉得知有陌生人要来,都躲进了房间,紧紧关上门。
王琳在房间里大喊:"妈妈,我们不要新爸爸,我们只要原来的爸爸。"
陈美玲顿时尴尬不已,脸颊泛红,对杨光说:"孩子们年纪小,不太能接受新人,你别介意。"
杨光微笑着,从包里拿出两个布娃娃,轻声说:"没关系,孩子需要时间适应。我先把这个放在这儿,她们想要的时候自然会出来。"
从那以后,杨光每个周末都会来看望她们。
他从不强迫孩子们叫他爸爸,也不急于与孩子们建立亲情。
他只是默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水龙头坏了,他修;电灯不亮了,他换;还帮王琳检查作业,陪王莉读书。
渐渐地,两个孩子开始接受这个温和的男人了。
一个月后的晚上,王莉主动走到陈美玲身边,拉着她的手说:"妈妈,杨叔叔真的很好。"
王琳也在旁边蹦蹦跳跳地附和:"是啊,他昨天还教我写毛笔字呢。"
陈美玲看着女儿们开心的样子,心中既欣喜又忐忑。
欣喜的是女儿们终于体会到了父爱,忐忑的是不知道这种关系能持续多久。
1999年春天,经过一年的相处,杨光认为时机成熟了,便正式向陈美玲求婚。
他真诚地看着陈美玲,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美玲,我想娶你,也想成为王琳和王莉的父亲。我知道她们心中永远有自己的亲生父亲,我不要求她们忘记,也不强求她们改口叫我爸爸。我只希望能做她们的守护者,陪伴她们成长。"
陈美玲听了这番话,眼泪不禁涌出,顺着脸颊静静流下。
她哽咽着,不知该说什么:"光,我……"
这时,王琳和王莉突然从房间里冲出来,兴奋地喊道:"妈妈,你就答应杨叔叔吧!我们都同意了!"
陈美玲惊讶地看着两个女儿,问道:"你们什么时候……"
王莉俏皮地吐了吐舌头,笑着说:"我们早就在门外偷听啦。"
王琳也笑着说:"杨叔叔这么好,我们当然希望他做我们的新爸爸啊。"
1999年5月,阳光明媚,陈美玲和杨光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从那一天起,这个重组家庭,正式开始了新的生活。
![]()
03
婚后的生活,比陈美玲预想的要美好得多。
杨光对王琳和王莉这两个继女,真是视如己出。
生活中,他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她们,每天早早起床,给两个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确保她们吃饱了才安心送她们去上学。
晚上孩子们放学回家,他总是关切地询问学校的情况,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或不开心的事。
在学习方面,杨光更是倾尽全力。
他作为语文老师,每天晚上,等孩子们完成作业后,他会坐在书桌旁,认真地为她们辅导功课。
遇到难题,他总是耐心讲解,直到孩子们完全理解为止。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他还特意为她们报名了书法班和古筝班。
这天晚上,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用晚餐。
陈美玲看着账单,眉头微皱,犹豫了片刻,最终有些心疼地对杨光说:"光啊,这些兴趣班的费用真的很高,我担心我们的经济状况可能承担不起。"
杨光放下碗筷,坚定地摇摇头,态度异常坚决:"美玲,孩子的教育绝不能省钱。我的工资还算稳定,足够应付。再说,王琳和王莉这么聪明,如果不好好培养,那才真是可惜了。"
陈美玲听了,心中感动不已。
看到丈夫对女儿们如此用心,她暗自庆幸自己嫁给了对的人,也为女儿们能遇到杨光这样的继父感到幸运。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琳和王莉也越来越依赖这位继父了。
在学校里,无论是遇到学习上的难题解不开,还是与同学产生矛盾感到委屈,她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家告诉杨光。
有一天晚上,已经上中学的王莉脸颊微红,扭扭捏捏地走到杨光身边,小声说:"杨爸爸,今天班上的男生说我漂亮。"
杨光听后,笑着摸摸她的头,温和地说:"我们莉莉本来就很漂亮啊。不过现在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学习,恋爱这些事,等你长大些再考虑。"
王莉眨眨眼睛,继续八卦起来:"那王琳呢?她好像喜欢班里的李明。"
陈美玲在一旁静静听着,心里暖暖的。
她特别欣慰女儿们愿意将心事告诉杨光,这说明在她们心里,已经真正接受了这位继父。
然而,有时陈美玲心中也会升起一丝莫名的忧虑。
04
时光飞逝,转眼间,王琳和王莉都考入了大学,离家去外地求学。
杨光依然如往常一样,默默支持着她们。
每个月,他都按时给孩子们汇学费和生活费,还经常打电话嘱咐她们在外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委屈自己。
王琳大三那年,有一天给杨光打电话,兴奋地说:"杨爸爸,我想考研究生。"
杨光在电话那头毫不犹豫地鼓励道:"好啊,考研是好事,爸爸全力支持你。"
王琳又有些担心地说:"可是考研需要很多钱呢,还得报辅导班,我怕给家里增加负担。"
杨光拍着胸脯,保证道:"钱的事你不用操心,爸爸来想办法。你只要专心学习,争取考上就好。"
为了支持王琳考研,杨光甚至利用周末时间去外面兼职做家教。
每个周末,他都早早出门,赶往不同地方上课,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陈美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一天晚上,她帮杨光按摩肩膀,心疼地说:"光,你太累了,王琳不考研也没关系的。"
杨光擦擦额头的汗,笑着说:"有什么累的,为了孩子,做什么都值得。再说,王琳这么优秀,不读研究生太可惜了。"
在杨光的坚持和努力下,王琳成功考取了研究生。
王莉虽然没有选择考研,但也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市场策划工作。
看着两个女儿都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陈美玲和杨光都感到无比欣慰,觉得这些年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1年,王琳已经26岁了。
这一年,她带着男朋友李明回了家。
那天,房间里灯光温暖,家具摆放整齐有序。
王琳站在客厅中央,略显羞涩地低着头,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轻声说道:"妈,杨爸爸,这是我男朋友李明。"
李明是个老实本分的青年,在一家技术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
平时,他大部分时间都面对着电脑编写程序,很少有与长辈交流的机会。
此刻,他站在王琳身旁,身体有些僵硬,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眼神中透着些许紧张。
杨光坐在沙发上,仔细打量着这位年轻人。
他微微皱眉,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小伙子,王琳是我看着长大的,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从不让大人操心。如果你是真心对她好,我们欢迎;如果只是玩玩,那就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李明听后,立即挺直身体,眼神变得坚定,认真保证道:"叔叔,您放心,我是真心喜欢王琳的。我一定会好好对她,让她幸福。"
相比之下,王莉的恋情则显得更加热烈奔放。
2022年,王莉也带回了一个男朋友。
那天,她穿着一身漂亮的连衣裙,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一进门就大声宣布:"妈,杨爸爸,这是我男朋友张强,他是律师。"
张强看起来非常成功,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谈吐优雅,举止得体。
一进门,他就笑着将手中的礼物递给陈美玲和杨光,言语间颇为甜蜜恭敬。
![]()
05
陈美玲接过礼物,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这位未来女婿的第一印象很好,觉得他比李明要成熟稳重得多。
等张强和王莉离开后,她私下里对杨光说道:"张强真的很优秀,王莉能找到这样的男朋友,我们做父母的也放心了。"
但杨光却眉头紧锁,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说道:"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这个张强有些不对劲。"
陈美玲不解地问:"哪里不对劲?人家有礼貌又体贴,还是律师,条件多好。"
杨光摇摇头,说道:"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他太完美了,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
陈美玲听了,不以为然地说道:"你啊,就是想太多了。"
她并没有将丈夫的担忧放在心上。
时间飞逝,到了2023年,王琳和李明的感情越来越稳定,开始谈论结婚的事宜。
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婚礼的细节,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2023年初,王莉也兴奋地跑回家,高声宣布道:"妈,杨爸爸,我们打算今年九月结婚。"
陈美玲正在厨房做饭,听到这消息,手中的锅铲差点掉落,惊讶地问道:"这么快?"
王莉满脸幸福,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是啊,张强说他等不及了,想尽快娶我。而且他已经在市中心买了房子,我们结婚后就住那里。"
听说张强给王莉买了房子,陈美玲对这个女婿更加满意了,觉得女儿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她笑着问道:"那王琳呢?李明那边准备得怎么样?"
王琳坐在一旁,温和地说道:"李明家条件一般,房子还在按揭,但我不在乎这些。我看重的是他的人品,钱是可以慢慢赚的。"
就在这时,王莉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要不我们一起办婚礼吧!双胞胎姐妹同一天结婚,多有意思啊!"
全家人听了,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陈美玲赞同地说道:"好主意!这样既热闹又节省,一举两得。"
于是,经过商量,2023年9月的婚礼就这样定了下来。
距离王琳和王莉的婚礼还有整整六个月,杨光就已经开始忙碌不已。
他每天天刚亮就起床,首先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对着那本写满各种事项的笔记本,逐条梳理婚礼筹备的细节。
酒店要提前考察环境、菜品质量和价格;婚纱要陪女儿们去多家店试穿,选择最适合她们的款式;嫁妆要精心挑选既实用又有意义的物品;宾客名单需要反复核对,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的亲友。
每一件事,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头,让他殚精竭虑。
这天傍晚,杨光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揉着酸痛的肩膀。
陈美玲看到丈夫这副劳累的样子,心疼不已,轻轻走到杨光身边,温柔地说:"光,你别这么累了,孩子们的婚礼简单一点就好,别把自己累坏了。"
杨光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眼神坚定地说:"不行,这是王琳和王莉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绝对不能马虎。我就这两个女儿,从小到大,我一直尽力不让她们受委屈,一定要给她们一个完美的婚礼,让她们风风光光地出嫁。"
![]()
06
2023年9月15日,阳光灿烂,将整个世界照得金光闪闪。
在北京王府井附近,有一家豪华酒店,此刻正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酒店内正举行着一场双胞胎姐妹的婚礼,这场婚礼吸引了众多宾客,大家都纷纷议论,称这是他们见过的最特别的婚礼。
陈美玲身着一袭典雅的旗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绽放的花朵。
她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身着洁白婚纱的两个女儿身上,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那时,生活虽然艰难,但一家人在一起,也有着别样的温馨。
"建国,你看到了吗?"
陈美玲在心中默默呼唤,眼眶微微湿润,"我们的女儿都长大了,都要嫁人了,开始她们自己的人生了。"
想到已故的丈夫,她心中一阵酸楚,但看着女儿们幸福的样子,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杨光穿着一身精致的黑色西装,站在那里,时不时地整理一下衣领,显得有些紧张。
然而,他的眼神中却满是骄傲和欣慰。
这二十多年来,他亲眼见证了两个女儿从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长为独立自信的女性,这种成就感如同潮水般在他心中涌动,无法用言语形容。
婚礼仪式正式开始了,杨光深吸一口气,然后分别牵起王琳和王莉的手。
他的手微微颤抖,那是激动,也是不舍。
他一步一步,缓缓地朝着婚礼台走去,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对女儿们深深的爱和祝福。
走到李明和张强面前,杨光停下脚步,表情变得异常严肃。
他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认真地说:"从今天开始,我把她们交给你们了。"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希望你们能像我一样爱护她们,保护她们,让她们一生幸福。"
李明微微低头,诚恳地说:"叔叔,我一定会的。我会用我的一生去爱王琳,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张强也立即表态,眼神坚定地说:"叔叔,请您放心,我绝不会让王莉受委屈。我会努力工作,给她最好的生活。"
婚礼的热闹渐渐散去,王琳和李明带着简单的行李,搬进了那套不算宽敞的新房。
房子虽小,却布置得温馨舒适,两人开始了期待已久的新婚生活。
生活虽然平淡,却因彼此的陪伴而甜蜜。
另一边,王莉挽着张强的手臂,住进了市中心那座豪华公寓。
公寓装修得富丽堂皇,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与姐姐的小窝相比,这里显然更为奢华。
婚后一个月,王琳独自回到了娘家。
她进门时,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眼神中却藏着难以察觉的忧虑。
"琳琳,你怎么了?看起来心事重重的。"陈美玲迎上前,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妈,就是孕期反应有点大,总是恶心想吐。"王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试图掩饰内心的烦恼。
但陈美玲何等敏感,她知道孕吐虽会让人不适,但女儿眼中的那份忧虑,绝非仅仅因为身体上的不适。
"李明对你好吗?"陈美玲试探性地问,目光紧紧盯着女儿的脸。
"挺好的,他很细心,每天都会买我想吃的东西。"王琳回答,但语气中少了那份新婚应有的甜蜜和兴奋。
07
相比之下,王莉的情况更让陈美玲担忧。
她回娘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每次来都显得疲惫不堪,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憔悴。
一次,陈美玲在帮女儿整理衣物时,无意间发现她的手腕上有几处淤青。
"莉莉,你这是怎么弄的?"陈美玲心疼地抓住女儿的手腕,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
王莉连忙把手缩回去,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就是不小心碰到了。"
"碰到哪里会碰出这样的痕迹?你老实告诉妈,是不是张强对你……"陈美玲不相信女儿的解释,语气中带着几分严厉。
"妈,您别乱想,张强对我很好的,真的。"王莉急忙否认,但眼神却闪烁不定,不敢与母亲对视。
看着女儿明显在撒谎,陈美玲心里五味杂陈。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美玲心里那种不安的感觉,就像不断涌起的潮水,越来越强烈。
最近这段时间,两个女儿的表现实在太反常了。
王琳自从结婚后,和家里联系越来越少,以前还会时不时打电话分享生活点滴,现在几个月都不见一个信息。
王莉呢,原本活泼开朗,现在却总是闷闷不乐,下班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饭都吃得很少。
这些异常情况,搅得陈美玲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全是女儿们的身影。
她总觉得,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正在暗处悄然发生,可又像被一层迷雾笼罩,完全无法看清真相。
一天晚上,昏黄的灯光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杨光坐在沙发上看报纸,陈美玲在一旁坐立不安,眉头紧锁。
她终于忍不住,忧心忡忡地对丈夫说道:
"光,我们得想个办法了。再这么下去,我心里实在不安,我担心王琳和王莉会出什么事。"
杨光放下报纸,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眼睛,同样苦恼地回答:
"我也在想办法,可她们什么都不愿说,我们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
陈美玲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思考了一会儿后,提议道:
"要不我去联系她们的同学朋友打听一下?说不定能了解些情况。"
杨光点点头,说:
"这个方法可以试试,或许能问出点什么来。"
![]()
08
婚后第四个月,王琳和王莉都到了需要去医院做孕期检查的时候。
电话那头,王琳的声音传来:"妈,杨爸爸,我们打算下周去医院做产检,您二位要不要一起去?"
陈美玲一听,这机会求之不得,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赶忙答应道:"当然要去啊!我们都要当外公外婆了,怎么能不关心肚子里的小宝贝呢?"
到了约定的那天,一家人齐聚医院门口。
让陈美玲万万没想到的是,李明和张强居然也都来了,而且表面上对各自的妻子关怀备至。
李明小心地扶着王琳,不停地嘱咐:"琳琳,走慢点,别着急,小心台阶。"
那神情,好像王琳是件珍贵的瓷器。
张强也不甘示弱,凑到王莉身边,关切地询问:"莉莉,你感觉怎么样?哪里不舒服吗?要不我们先找个地方坐一下?"
如果单看这表面功夫,这两个男人简直就是模范丈夫、称职父亲。
但陈美玲观察力敏锐,一下就注意到了许多细节。
王琳和王莉看起来都极度紧张,时不时地偷偷瞟向自己的丈夫,那眼神中,明显藏着恐惧。
吴医生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资深妇产科专家,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专业又威严。
吴医生微笑着问道:"今天是来做产检的吧?"
陈美玲赶忙介绍:"是的,医生,她们是双胞胎姐妹,都怀孕四个多月了。"
吴医生笑着说:"哦,双胞胎姐妹同时怀孕,这还挺有意思的。那我们先给姐姐检查吧。"
王琳缓缓躺在检查床上,吴医生开始一项项进行常规检查。
先做B超,仪器在王琳肚子上缓缓移动,吴医生专注地盯着屏幕;接着量血压,绑上血压计,片刻后,数值显示出来;然后测心率,将听诊器放在王琳胸口,仔细聆听。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吴医生抬起头,对大家说道:"胎儿发育得很好,没有问题。"
"不过,"吴医生话锋一转,"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我们需要做一下DNA检测,这样能确保孩子的健康。"
李明一听,显得有些疑惑,皱着眉头问:"DNA检测?这有必要吗?"
吴医生耐心地解释:"这是常规检查,可以排除一些遗传性疾病。而且现在技术很成熟,对母体和胎儿都没有风险,你们不用担心。"
听了医生的解释,李明没再反对。
接下来轮到王莉检查了,流程和王琳一样,检测项目也相同。
王莉的情况看起来也很正常。
吴医生对大家说:"好了,检查都做完了,结果明天就能出来。你们明天下午来拿报告吧。"
09
第二天午后,明媚的阳光透过医院走廊的玻璃窗,在地上投下一片片光斑。
一家人脚步匆忙,神色凝重,再次在医院的走廊上集合。
吴医生坐在诊室内,桌上摆放着各种检查报告,他眉头紧锁,表情比昨天严肃了许多。
他拿起那份关键的报告,缓缓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
"请问,这些报告是给谁看的?"
吴医生的声音低沉,打破了诊室里原本压抑的沉默。
陈美玲站在最前面,她眼中满是担忧,嘴唇微微颤抖着,深吸一口气后说道:"我们都是家人,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我们能接受。"
吴医生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陈美玲的紧张、杨光的焦虑,以及其他家人眼中的不安,他都看在眼里。
他轻轻点头,然后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情况有些特殊。"
杨光听到这话,身体猛地一震,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额头上瞬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声音颤抖地问道:"什么情况?医生,您直说吧,到底是什么情况?"
吴医生顿了顿,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委婉地表达接下来的话。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根据DNA检测结果......"
说到这里,他又停住了,目光在众人脸上游移,像是在观察大家的反应,"两个胎儿的情况都很好,发育得相当正常。"
陈美玲原本紧绷的身体稍微放松了一些,她长舒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很快又困惑起来,皱着眉头问道:"那有什么问题吗?医生,您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吧。"
吴医生再次环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人,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犹豫和警惕。
他缓缓坐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谨慎地说道:"DNA检测显示了一个让我们都十分意外的结果,这两个胎儿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