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35岁那年,HR没回你消息,不是你不够好,是系统早就把你归了类。
![]()
我认识一个985毕业的哥们,去年送外卖,白天接单,晚上写考研英语笔记。
![]()
他说不是不想上班,是老板说“我们团队要年轻活力”,他40岁,简历投了172次,只有5次面试,还都被问“你孩子多大了?
能经常加班吗?
”——这话听着像关心,其实是判刑。
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七分之一的骑手是本科以上,七百多个研究生在雨里等红灯。
这不是励志故事,是系统在悄悄重写规则。
你当年拼死拼活考的学历,现在成了简历上一个被忽略的标签,而你拼命攒下的经验,在算法眼里,是“成本高、反应慢、不好管”的风险项。
互联网公司裁员不喊口号,他们改KPI,调架构,然后说“优化团队结构”。35岁以上的人主动走的少了,不是他们认命了,是他们连被裁的资格都快没了——被动离职率18.7%,意味着你不是被淘汰,是被无声抹除。
没人跟你谈补偿,没人给你发告别邮件,你只是某天发现,自己的工位被一个22岁的实习生坐了,名字都没改。
你开始做副业,不是因为热爱,是因为工资条撑不住房贷和补习费。
知识付费、自媒体、社区团购,这些词听着像风口,其实是你最后能抓住的浮木。
有人拍短视频讲职场真相,播放量十万,评论区全是“我也在熬”;有人卖农产品,凌晨四点装货,白天还得回老板微信:“好的,马上改。
你不是懒,不是不努力,是你发现,这个社会的晋升通道,早就从楼梯变成了电梯——只接年轻的人,不等中年人按按钮。
更可怕的是,下一代已经看透了。85后、90后里,七成觉得人生剧本早写好了,考公考编挤破头,不是他们不想闯,是他们知道,普通人的路,越来越窄。
你当年信的“努力就有回报”,现在成了安慰剂,而他们,连药都不想吃了。
你不是一个人在焦虑。
是整个时代,正在悄悄把中年人从系统里清退,却不给出口。
你拼命想证明自己还行,可没人问你愿不愿意,只问你还能不能跑得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