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全是问链家 “省心租” 的留言,有房东骂骂咧咧,有租客一头雾水。咱先把这事扒明白:以前你要租房,链家帮你找着人,收一笔中介费,从此江湖再见,多敞亮。现在人家搞 “深度绑定”,房东签了协议,每月收租那天就得被划走一笔 “服务费”,跟订视频会员似的,月月扣,一分不能少。
这话可不是瞎说。上海不少房东都遇到过这种糟心事:88 平米的两居室配齐家具,签了省心租协议挂 2300 元 / 月,结果旺季里空了 45 天没租出去。为啥租不出去?猫腻就在收费上:房东每月要交 3 天房租当服务费,租客也得掏 240 块,等于一套房收两份钱。更坑的是,租客能 “信用免押”,不想租了拍屁股就走,最多被拉黑,可房东得扛着空置损失,这哪是省心,分明是糟心!
那链家为啥放着敞亮生意不做,非要搞 “绑定”?说白了就是二手房生意不好做了。去年上海链家二手房平均成交总价从 384 万跌到 370 万,全靠老破小走量,业务员卖一套房的利润薄得像纸。更要命的是,挂牌房源从 10 万套飙到 17 万套,一套房子要卖 98 天才能成交,业务员挣钱越来越难。既然 “一锤子买卖” 不划算,就得找能长期薅钱的路子,租赁市场这块肥肉自然成了目标。
这背后还有套资本玩法。链家用 “35 天必租出,否则赔半月租金” 的承诺哄房东签协议,拿到房源后转手就涨租 —— 宝山一套 3400 元 / 月的房子,他们挂 3980 元还送保洁,三天就租出去了。更狠的是控盘,虹口一个老小区,链家手握 45% 的房源,谁想绕开他们直租,立马让同栋楼的房源降价 10%,逼得直租房空俩月。等掌控了定价权,涨价就成了家常便饭,有租客续租时房租从 5200 元飙到 6800 元,中介还理直气壮:“你一年报修 8 次,这服务值钱!”
这模式对咱们普通人影响可太大了。房东表面省了打理房子的功夫,实际成了 “被抽血的冤大头”—— 每月服务费扣着,空置风险自己扛,想解约还得赔装修钱。租客更别想占便宜,链家用 “押一付一” 吸引年轻人,转头就用租金贷把钱套走,等你想续租,房租早涨得没边了。
最可怕的是对市场的垄断。现在上海 TOP10 小区里,链家控盘率全超 40%,他们的 T-180 模型算出来的 “市场价”,成了区域租金基准线。徐汇田林板块的省心租房源,比普通租房贵 22%,还能保持 95% 的出租率,就靠 “免费维修” 的噱头。小中介根本没法活,人家链家能烧钱赔空置期,小中介赔三天就得倒闭,最后市场全被他们说了算。
有人说这是行业进步,我倒觉得是 “温柔的驯化”。链家给房东装智能门锁,不是为了安全,是为了收集租客作息、报修记录等 23 项数据;搞 24 小时维修,不是服务好,是为了把这些服务变成持续收费的借口。他们毛利率能到 28%,是传统中介的 2.3 倍,这钱哪来的?全是房东租客身上刮下来的。
咱得看明白,这不是链家 “聪明”,是资本逐利的本性暴露了。当卖房的利润变薄,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长租市场的现金流上,一边收房东的服务费,一边用租金贷搞资金池,还能包装成 REITs 卖给资本,一套 “一鱼三吃” 的套路玩得溜极了。可咱们普通人呢?房东成了被动的 “会员”,租客成了待割的韭菜,连中介自己人都难逃一劫 —— 链家搞 “房客分离”,业务员收入降了,一批人要么被淘汰要么被迫转行。
说到底,真正的省心应该是双方共赢,而不是一方靠着垄断和信息差吸血。现在这模式,看似解决了租房的麻烦,实则把房东租客都绑在了链家的利益链上。等哪天他们彻底掌控了市场,别说服务费涨价,房租想怎么定就怎么定,咱们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