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卢浮宫的艺术瑰宝、巴黎街头的浪漫风情。
但如今这座“浪漫之都”却被另一个标签笼罩—“偷子乐园”。
![]()
近期,卢浮宫被盗的余波未平。
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失窃案又引发热议,上个月,该馆6公斤黄金被盗。
![]()
同一时期,利摩日的阿德里安杜布谢国家陶瓷博物馆也遭黑手。
价值950万欧元的两个磁盘和一个花瓶不翼而飞。
![]()
根据法国国家司法警察局下属的文化财产贩运中心数据。
法国博物馆盗窃案在2015年达到31起的峰值后,2023年降至9起,但2024年又反弹至21起。
珍贵文物尤其是金器,已成犯罪集团的重点目标。
![]()
而博物馆被盗只是冰山一角,街头扒窃、商铺“零元购”、住宅入室盗窃在法国早已常态化。
甚至连市长、律师、明星富豪都未能幸免,“藏钱内裤”“防盗背包”成了赴法游客的必备装备。
法国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偷子乐园”的?
![]()
司法震慑形同虚设
法国盗窃案泛滥的首要原因,是司法系统对盗窃行为的“宽容”。
对于普通盗窃,只要涉案金额低于5000欧元,处罚大多是罚款或社区服务。
这样的惩戒力度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
更让人无奈的是,盗窃案件的破案率低得惊人。
2024年法国暴力抢劫案件上涨23%,但平均破案率不足18%,珠宝类盗窃的破案率更是只有9%。
低风险、低代价让犯罪分子愈发肆无忌惮。
![]()
2024年4月,巴黎近郊圣德尼市市长阿诺丹在市中心与儿子同行时,手机光天化日之下被偷。
圣德尼市正是2024年巴黎奥运主场馆所在地。
这位一直强调“治安是首要任务”的市长,终究没能逃过被盗的命运。
即便警方在两小时后抓获嫌疑人,被盗手机也未能找回。
![]()
未成年人犯罪更是成了“法外之地”。
巴黎的地铁、景区里,经常能看到未成年人组成的盗窃团伙。
他们要么拿着表格央求游客填写分散注意力,要么直接围堵游客扒窃。
![]()
即便被抓获,也只是口头教育后放行。
这种“纵容”让未成年人盗窃行为愈演愈烈,甚至形成了“家族式传承”的犯罪模式。
![]()
就连轰动全球的金·卡戴珊巴黎遇劫案,也能看出法国司法效率的低下。
2016年,卡戴珊在巴黎隐秘豪宅被5名伪装成警察的蒙面人抢走价值1000万欧元的珠宝。
这起案件直到2025年才宣判,漫长的司法流程让正义迟到,也让犯罪分子有恃无恐。
![]()
社会矛盾推高犯罪
如果说司法缺位是外部因素,那么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矛盾,就是催生盗窃行为的土壤。
2024年法国GDP增速仅1.1%,经济增长乏力,高失业率与高福利支出的矛盾日益突出。
2025年第二季度,法国失业率为7.5%,失业人数达240万人。
![]()
在部分集聚区,移民青年的失业率更是超过40%。
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尤其是边缘群体,很容易被犯罪集团吸纳。

法国目前约有772万移民,占总人口的10%,其中非洲移民占比最高,达40%。
许多移民不会说法语,也没有专业技能,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只能居住在巴黎北郊等环境混乱的区域。
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部分人只能选择通过盗窃谋生。
![]()
罗姆人常被称为“吉普赛人”的处境更为特殊。
这个迁徙民族在欧洲历史上长期遭受种族歧视和边缘化,甚至在二战期间遭遇过种族清洗。
![]()
如今,他们大多居住在大型棚户区,儿童缺乏平等的教育机会。
成年人被排除在合法劳动力市场之外,盗窃成了部分人维持生计的唯一选择。
在他们看来,从富有的游客口袋里获取财物,某种程度上是对长期被剥削的一种“公平再分配”。
![]()
贫富分化的加剧,进一步撕裂了法国社会。
法国最富有的10%人群月均收入不低于3653欧元,是最贫困10%人群的3.4倍以上。
法国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住房价格相当于中国一线城市的1.5倍,食物成本将近中国的三倍。
![]()
再加上交通、医疗等开支,底层群体靠合法途径很难维持有尊严的生活。
犯罪便成了无奈之下的“生存选择”。
![]()
公共防护严重缺位
司法震慑不足、社会矛盾叠加,再加上公共资源投入的短缺,让法国的治安状况雪上加霜。
2025年,法国政府推出近25年来最大规模的财政收紧计划,计划削减公共预算300到400亿欧元。
这直接导致安防、教育、就业帮扶等公共服务资源严重不足,分配也极不均衡。
![]()
博物馆的安防投入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场所,法国众多博物馆面临安防人员不足、设备老化的问题。
这也是博物馆盗窃案反弹的重要原因。
![]()
卢浮宫曾因员工罢工闭馆,而罢工的核心诉求之一。
就是抗议景区内和地铁里的小偷太多,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
街头安防同样漏洞百出。
巴黎的地铁、火车站、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区域,本应是安防重点。
但由于警力不足,巡逻频次和覆盖面远远不够。
![]()
巴黎警察总局的辖区包括巴黎市和近郊三省,职责范围过广。
常常无暇顾及未造成人身伤害的盗抢事件,这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更让人担忧的是,公共服务的缺失形成了恶性循环。
![]()
教育资源不足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就业帮扶缺位让失业群体难以找到合法工作,安防投入不够让盗窃行为屡禁不止。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让法国的治安状况陷入“越乱越难管,越难管越乱”的困境。
![]()
对于前往法国的游客来说,只能靠自己筑牢“防盗防线”。
如今在社交平台上,“欧洲防盗攻略”早已取代阳光美食,成为最热门的内容。
八字扣、密码锁、鱼线手机挂绳、贴身防盗腰包是基础装备。
![]()
有人把现金藏在卫生巾包装袋或口香糖罐里,有人给iPhone换上华为、小米的外壳。
还有人模仿摩洛哥小偷的穿搭“打不过就加入”。
更有甚者直接穿上3M反光背心、携带藏钱内裤,把防盗玩出了新高度。
![]()
但这些奇技淫巧终究只是无奈之举。
游客本该在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在埃菲尔铁塔感受浪漫夜景。
却要时刻紧绷神经,把“不被偷”当成旅行的首要目标。
![]()
法国的盗窃问题,早已不是简单的治安问题。
而是司法、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系统性问题。
要想让“浪漫之都”回归本质,法国需要拿出真正的决心和魄力。
![]()
一方面要加大司法惩戒力度,提高盗窃案件的破案率和处罚力度,让犯罪分子付出应有的代价。
另一方面要正视社会矛盾,加大教育、就业等公共资源投入,促进移民融合,缩小贫富差距。
让底层群体有合法的上升通道。
![]()
同时还要充实警力,完善安防设施,织密街头和重点场所的防控网络。
毕竟,一个真正的旅游胜地,不该让游客带着“藏钱内裤”来,带着遗憾和损失走。
法国的魅力,终究应该体现在艺术、文化和人文关怀上,而不是“偷子乐园”的标签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