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闻喜煮饼的
产业化传承人
![]()
![]()
![]()
![]()
![]()
![]()
![]()
![]()
![]()
![]()
![]()
![]()
![]()
![]()
![]()
![]()
![]()
闻喜煮饼——
晋南人家的香甜记忆
No.1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晋南地区,汾河下游,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闻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闻喜原名“桐乡”,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巡幸途经此地,听闻南越被平定,心中大喜,遂将桐乡更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味独特的糕点——闻喜煮饼。闻喜煮饼的制作技艺最早见于汉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传承,逐步成为晋南地区的重要传统美食。它不仅是“山西十大名点”之一,其制作技艺更在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它的名字与一则逸闻有关。相传,清康熙皇帝南巡至闻喜,当地官员献上此饼,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然而,由于其俗称“婚蛋”音近“混蛋”,地方官一时语塞。康熙皇帝得知其为闻喜贡物,便赐名“闻喜煮饼”。而另一种说法则更贴近其制作工艺:在晋南方言中,“煮”即为“油炸”之意。
闻喜煮饼的制作工艺精湛,需经制馅、制坯、油炸(煮)、冷却、上汁、粘芝麻、回性等多道工序。传统技艺讲究火候与温度的层次变化,采用“先冷后热、渐进提温”的烹制方式,使饼体外酥内润、香气四溢。外形呈圆月状,外裹芝麻,内馅由两种糖丝组成,口感酥松、香甜。
在闻喜,煮饼不仅是传统的点心,更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祝福。无论在婚嫁喜宴、节日走亲,还是作为祭祀礼品,它早已成为闻喜人心中最熟悉的乡味,象征着团圆与幸福。
![]()
No.2
胡文玲——
让传统技艺
焕发新生的“煮饼传人”
胡文玲,1954年生于山西闻喜。2007年退休后,她拜师陈黄锁,潜心学习闻喜煮饼制作技艺。凭着勤学与悟性,胡文玲很快便熟练掌握了整套技艺。2014年,她被运城市政府和文化厅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喜煮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又被山西省政府和文化厅认定为省级传承人,并荣获“山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20年8月,她荣膺“2019年度晋商·十大杰出人物”称号,成为晋南非遗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杰出代表。
![]()
1. 创办企业,开启传承新篇章
胡文玲于2009年正式成立了山西永祥和闻喜煮饼食品有限公司,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当时,闻喜煮饼依然停留在家庭作坊的阶段,品牌杂乱、品质参差。
为了让这项古老技艺重焕生机,胡文玲深入搜集文献资料,查阅《闻喜县志》《晋商史料全览》《山西资料汇编》等史籍,走访科研院所的专家,深入各家作坊进行实地调研。
她意识到,只有通过现代化管理和创新的生产方式,才能让闻喜煮饼在现代市场中立足。她一遍遍设计、一遍遍修改,反复实验,历时一年多,终于完成了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化生产的关键转型。
2. 创新与改良,推动煮饼工艺现代化
为了使闻喜煮饼焕发新生,胡文玲在工艺、口味、包装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创新:
工艺改良:她将传统的“尖底圆口油锅”改良为“平底牛槽油锅”,确保煮饼受热均匀,口感更佳。
口味研发:在传统白糖馅料的基础上,胡文玲创新研制了红豆、绿豆、山楂、蓝莓等多种口味,并开发了非油炸、无蔗糖系列煮饼,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包装升级:为了提高产品的保鲜性和运输便捷性,她采用了氮气独立包装技术,解决了传统糕点保鲜难、运输不便的问题。
这些创新使“永祥和”煮饼一经上市便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成为晋南地区的代表性品牌。
3. 紧跟时代,推动产业化与国际化
胡文玲始终坚信:“传承不是守旧,而是让传统能活下去。”她认为,要让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就必须实现产业化。她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机械化生产线,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闻喜煮饼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2013年,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口碑,闻喜煮饼被山西省商务厅选中,作为山西代表产品之一参加了“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这一活动使得沉寂多年的闻喜煮饼重新走入大众视野,获得了广泛关注。此后,胡文玲又随“山西品牌丝路行”活动走向国际市场,推动煮饼进入波兰、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市场,并曾登上联合国餐桌。她的努力不仅推动了煮饼技艺的国际化,也使闻喜煮饼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
4. 薪火相传,拥抱时代变革
随着年事渐高,胡文玲逐渐将事业交给下一代手中。她的儿媳开始接管公司的日常运营,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推动“永祥和”实现电商化转型。如今,“永祥和”品牌已经在淘宝、抖音等平台开设旗舰店,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让闻喜煮饼走进千家万户。
胡文玲对此全力支持,并表示:“扩大销路、以销促产,让非遗融入现代产业链,才是闻喜煮饼传承的必由之路。”她认为,传承不仅仅是守住一门手艺,更是让这份源自乡土的甜香在新时代被更多人看见、品尝和喜爱。
从两亩地的小作坊到二十亩的现代化厂区,从地方名点到世界餐桌,从传承手艺到创新品牌——胡文玲坚守传统,用创新赋予新生,让一块小小的煮饼,从晋南走向世界,也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公众号总指导:萧放
内容顾问:朱霞 鞠熙
指导教师:贺少雅
公众号主编:所揽月
【非遗人物】栏目责编:宁祥文
推文供稿:宁祥文
图文编辑:赵健坤
我们是一个亦庄亦谐
的公众号
![]()
北师大民俗学
关注学术知识│关注生活热点
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