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业服务质量,是衡量居民居住品质的关键标尺。近年来,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小区公共收益不透明、物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惠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惠阳区住建局”)主动作为,创新从“专项整治、制度建设、源头培育”三个层面协同发力,打出一套规范物业服务的“组合拳”。此举正逐步破解公共收益不透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民生难题,切实将保障业主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为打造宜居小区注入强劲动力。
物业服务专项整治“出重拳”
截至目前整改率高达94.04%
规范物业服务,专项整治是重要突破口。惠阳区住建局对全区290个实行物业服务的小区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核查,不留死角、不漏盲区,全面排查物业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此次核查累计排查出各类问题369处,针对这些问题,住建局建立了详细的问题台账,明确每一项问题的整改时限、责任主体,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有迹可循、有人负责。
截至目前,369处问题已完成整改347处,整改率高达94.04%,整改成效显著。在整治过程中,住建局坚持严字当头,以强有力的监管形成有效震慑:累计向存在问题的物管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和监察指令书58份,对相关责任人员追责问责27人,约谈物业小区负责人71次,同时将排查中发现的45宗问题线索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处理。一系列严格举措,不仅推动了物管乱象的整治,更让业主感受到了监管部门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
住建局协同各镇街指导10小区
独立设账专户管理资金206万元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重要保障。惠阳区住建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联合相关部门,牵头或参与制定了5项规范物业服务的关键制度,为物业服务行业划定“红线”与“底线”。其中,《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的指导意见》成为守护业主“钱袋子”的核心制度,要求小区公共收益必须实行“独立设账、专户管理、定期公示”,从制度层面堵住公共收益管理的漏洞,让公共收益的管理更加规范、透明。
目前,在住建局的推动下,全区已有66个小区按照制度要求完成了公共收益公示,公示涉及金额约239万元,让业主清晰了解公共收益的去向;同时,住建局协同各镇街,积极指导10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对公共收益实行独立设账和专户管理,纳入专户管理的资金合计达206万元。这一系列举措,让业主的“钱袋子”得到了切实守护,有效化解了因公共收益管理不透明引发的业主与物管之间的矛盾纠纷。
此外,惠阳还将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分标准,从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履约情况等维度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根据评分结果划定评分等级。对评分等级较低的物业服务企业,在日常监管中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实施增加检查频次,明确整改方案等措施。针对中秋国庆等关键节点,该区要求物管提前排查消防通道、充电桩等安全隐患,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公共区域灭蚊消杀,并每日公示消杀记录,以精细化管理守护居民安全。
源头培育“固本强基”
162家物业服务企业参加培训
规范物业服务,不仅要“治标”,关键在于治本。惠阳区住建局认为,之于企业,强化合规意识是底线;之于行业,提升专业能力是核心。此乃推动行业正本清源、良性发展的根本路径。今年7月,该局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全区物业公益培训讲座,特邀行业内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授课,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业主关注的公共收益管理、物业服务履约标准以及物业安全生产责任等核心知识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此次培训覆盖了全区162家物业服务企业,吸引了约230名物业企业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参与。通过专家的专业讲解和案例分析,参训人员不仅系统学习了物业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更深刻认识到规范服务、保障业主权益的重要性,自身的合规意识和专业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专项整治的“重拳出击”,到制度建设的“长效保障”,再到源头培育的“固本强基”,惠阳区住建局通过“三管齐下”的举措,全方位、多维度规范物业服务,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物管痛点问题,有效保障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采写:南都记者 黎秀敏
制图:叶敏坚(豆包A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