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练字练到竖钩,总感觉自己的钩软绵绵、没精神,跟字帖上的大师一比,简直弱爆了!
别急,今天咱就来聊聊书法界的“炫技大师”——米芾。他的字那叫一个潇洒,尤其是那个小小的竖钩,在他手里简直玩出了花!很多人以为钩就一种写法,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米芾的钩,至少有八种“形态”,每一种都藏着大学问。
第一种,也是他的招牌——“蟹爪钩”。
啥叫蟹爪钩?你想象一下螃蟹的钳子,是不是有个关节,先往回顶一下,再猛地发力夹出去?米芾这个钩就是这感觉!竖画下来,不急着出钩,先往左边推一小段,积蓄力量,然后“啪”地一下弹出去!这个二次发力,让整个笔画充满了弹性和节奏感,一看就是高手!
第二种,叫“下拖钩”,草书的潇洒劲儿!
有时候米芾写“可”字或者“抱”字,那个钩根本不“钩”,而是圆转地往下一拖,像滑滑梯一样顺势而出。这招化方为圆,把楷书的规矩全扔了,换成了草书的动感。写出来那叫一个流畅、飘逸,字好像都“活”了!
第三种,最“偷懒”也最高级——“省略钩”。
你敢信吗?有时候米芾根本就不出钩!比如写“记”或者“完”字,竖画到头,笔锋一顿,直接提起来就完事了。这叫“藏锋”,是一种含蓄的美。就像武林高手,不出招则已,一出招就石破天惊。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反而让字显得更有内涵。
当然,米芾还有其他几种钩法:
常规钩:保留楷书的厚重,像“月”字,写得稳如泰山。
重出钩:下笔贼重,钩又长又狠,体现他“刷字”的痛快劲儿。
短出钩:短小精悍,用在笔画少的字上,显得紧凑有力。
叠锋钩:回顶一下再出钩,让笔画更丰富,像音乐的颤音。
垂露竖:干脆用个圆圆的收尾代替钩,含蓄内敛。
![]()
![]()
![]()
![]()
![]()
![]()
![]()
![]()
看到这里,你悟了吗?
米芾的“八种神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书法不是死板的公式,而是活生生的表达!一个小小的钩,可以根据字的姿态、章法的需要,变换出无穷的形态。
所以,别再死磕一种写法了。下次练字,不妨试试米芾的思路,给你的字也来点“小心机”,让它时而含蓄,时而奔放,时而稳重,时而灵动。当你开始懂得“变通”,你的字,才能真正拥有灵魂!
怎么样,这八种“神钩”里,你最想先挑战哪一种?或者,你还有什么独家的练字小妙招?赶紧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字练得更带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