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在秘鲁以及厄瓜多尔沿岸一些靠海为生作饮食来源的渔民就留意到,每隔几年,当到了圣诞节那段时间前后,附近的海水就会出现变暖情况且异常,原本物产丰富的渔场变得毫无生机,鱼类和以鱼作为食物的海鸟大量出现死亡或者迁徙现象。
![]()
他们把这种每隔几年就来一次的暖流称作“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里其意思是“圣婴”这个词汇的含义。一直到20世纪的时候,科学家才慢慢认识到,这远远不只是沿岸渔民所看见的那种局限性质的现象,而是一种浪潮以及影响范围涉及整个热带太平洋区域而且有着力量能够影响全球各个地方气候的异常状况。
![]()
在平常年份当中,赤道太平洋上空盛行着东风也就是信风 ,它把表层的暖海水持续吹向西太平洋 ,致使西太平洋海平面比东边要高出些许 ,海水温度也更高 。与此同时 ,东太平洋表层被吹走的暖水 ,是由下层更冷的海水向上补充形成的 ,这就是所谓的上升流 。
![]()
这冰冷的上升流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营养了秘鲁渔场 。然而 ,当因某种原因导致这强劲的信风变弱 ,甚至在西太平洋转变为西风时 ,堆积在西边的暖海水就会如同被晃动的一盆水 ,掉头向东回流 。于是,东太平洋冷水的上涌受到抑制,海面温度跟着异常升高,当这片海域的海温持续比以往偏高0.5摄氏度以上,并且维持六个月左右的时候,便确认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海温微小变化,看似仅限于热带太平洋,却足以借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扰乱地球大气正常环流,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原本多雨的西太平洋地区像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或遭遇严重干旱倒是通常干旱的南美洲西海岸如秘鲁和厄瓜多尔可能暴雨倾盆引发洪涝和泥石流比如1982年至1983年强厄尔尼诺事件曾在秘鲁降下历史上最大暴雨给全球带来约80亿美元经济损失和上千人伤亡 。
![]()
中国这边,厄尔尼诺的影响清晰可辨,它发生的年份里冬天通常更暖和,次年夏天主要雨带易滞留在长江流域以及江南地区进而使这些地洪涝风险加大,与此同时东北地区或许会出现低温,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科学家觉得与1997至1998年那次史上最强厄尔尼诺事件有关 。
![]()
进入21世纪,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的认识持续在深化,他们发现厄尔尼诺事件自身存在不同类型的演变过程,比如从厄尔尼诺状态转变为拉尼娜,秋季南海台风生成数量会异常偏多,而近年来,伴随全球变暖背景,厄尔尼诺与人类活动致使的温室效应叠加,让全球气温攀升趋势更显著,2023年,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形成,且持续到2024年春季。即便它自身于2024年春季末尾告终,然而其产生的影响存有滞后的特性,把这种滞后性与长期的全球变暖趋向相融合,进而使全球范围的气候出现异常加剧的状况 。
![]()
厄尔尼诺,是那个最初被渔民因渔业歉收而命名为“圣婴”的现象,如今它已被视作地球气候系统里最强的年际变化信号当中的一个,它提醒着人们,地球的海洋跟大气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大的扰动,都有可能引发遥远的连锁反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