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与援藏“擦肩”,他在三峡开启奉献新征程丨闵行情

0
分享至

风景之外

还有怎样的生活?

闵行有这样一群人

跨越千山万水,离别温馨小家

奋战在远方对口支援的第一线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三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的学生来诵读《在远方》。今天,你将听到的是《大江引活水,大山有靠山(节选)》。

点击收听音频

大江引活水,大山有靠山

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三峡移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和奉献。他们远离故土,重建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万众一心的时代壮歌。而杨建华也在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地区的号召下,与当地干部群众一同艰苦奋斗,一路相伴而行。

说起与三峡的缘分,中间还有个小插曲。一开始,组织上安排杨建华去西藏江孜县对口支援。因为西藏的特殊气候,每一个援藏干部都要进行严格的体检。本来他对自己的体能很有信心,正当一切都准备就绪时,却被告知有一项指标体检不过关。为了不给自己留遗憾,他便又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去复查,结果还是没有合格,无奈之下,只能放弃援藏的机会。一周后,上海市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的通知下发,领导对他说:“既然你前期工作都已经准备好,去不了西藏,就去三峡吧。”就这样,兜兜转转,最终杨建华去了三峡。

1995年9月,杨建华怀着满腔热情来到宜昌市宜昌县(现为夷陵区)挂职锻炼,担任县长助理。宜昌县地处三峡坝区,有近4万移民,是全国对口支援的重点区域之一。为了三峡工程能够早日蓄水、发电和通航,当地居民积极配合,背井离乡。这种顾大局、识大体的举动深深感动了他。当时,三峡移民“迁得出”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所以,让杨建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为移民生活改善和库区发展尽力,让移民“安得稳”,并且“逐步能致富”。

(杨建华,男,1962年12月生。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为上海市第二批援三峡干部,担任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县县长助理。)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三十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华坪小学的学生来诵读《在远方》。一张张脱贫的笑脸和村民们又燃起的希望,是在远方的那些对口支援干部们克服环境、生活和工作困难的最大动力。他们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不断传递着来自上海的温度、闵行的温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百舸争流”辑中的一册,本书是对闵行对口支援工作另一种形式的总结和追述,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

2025年10月起,第三十季正式开启, 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 南晨皓

编辑:陈依婷

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75861文章数 7575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