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智能座舱的“理想”样本背后,为什么需要一朵AI云?

0
分享至


如果座舱体验是差异化的主战场,那么定义座舱体验的模型自然是品牌的“灵魂”。

作者 | 高 飞

最近在想,汽车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造工业物种,它的发展贯穿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整个周期。一百年来,各种产业、产品兴衰,汽车一直是那个最靓的仔,无论谈对经济的被动贡献,还是讲消费者的主动热爱。

而且,不是每个产业都可以拥有一种文化的,而汽车文化是一个相当主流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仅关乎“交通工具”本身,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与身份表达的集合体

汽车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更新换代。

从机械时代的马力竞赛,到电气化时代的续航角逐,竞争焦点不断转移。曾几何时,V8、V12这些数字就是实力的象征,而特斯拉用一块电池改写规则后,续航里程又成为新的衡量标准。

AI大潮一来,新的法则又在形成,智能体验成为新的战场。但这一次的革命更为彻底,毕竟一旦智能驾驶把人类从驾驶的舟车劳顿中逐渐解放,汽车也将史上第一次,从一个出行工具,变身为一个移动空间。


准确地说,一个拥有智能体验的移动空间,谁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空间里的人,谁就能赢得未来。而在这场竞争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浮现:那些深谙用户思维、习惯数据驱动的团队,似乎天然更懂得如何打造这个“懂人”的智能空间。

01 产品基因的“代际传承”

在云栖大会期间,我与理想汽车空间AI团队负责人江会星、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AI汽车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霍健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两家公司的合作,正是这种产品基因在AI时代“代际传承”的缩影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是中国最早也是最顶尖的产品经理之一,而且又聚焦于汽车这个垂直场景,这种原生的产品能力也深深植入了理想汽车。霍健在访谈中说:“理想等车企在产品智能化方面表现突出,创始人都有数字化产品的经验。智能化的本质是模型和数据,这些都属于用户产品开发曾涉及的范畴。”

团队天然习惯于快速迭代和数据驱动。江会星向我分享了理想内部的节奏:“我们每周都有AI周会,每周都有数据闭环的会,每周都会从里面看用户反馈的问题,及时在下一版本迭代上去。”这听起来完全不像一家汽车公司,而更像是一家产品驱动的科技公司。

基于这种产品哲学,理想做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判断。江会星说:“智能驾驶未来是刚需,真正有差异的就是这个移动'空间'(座舱)。”


当汽车的定义从“工具”跃迁为“空间”,一个核心问题浮现出来:这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理想汽车给出的答案非常清晰:家。对车内用户来说,“家”意味着要在这个智能移动空间里获得一种“松弛感”。

一个房屋的舒适,需要一个艰苦的装修过程;一辆车的“松弛”,同样知易行难。霍健观察到理想的做法:“体验的背后,需要慢工出细活。每一个体验都需要精心打磨,逐步优化完成。”

这就带来一个有趣的矛盾:既要像用户产品那样快速迭代,又要像工艺品那样精心打磨。这看似是个悖论,但恰恰是产品驱动理念的核心。快迭代确保了系统持续进化,慢工则保证了每一次交互的温度。

我们可以用一个看似简单的场景来解剖这种体验的复杂度。车里一位乘客说“我感觉有点冷”。

对传统汽车来说,只能是某名乘客执行一个简单的全局(局部)调温动作。

但在理想的智能空间里,这句话启动了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江会星详细描述了理想自研的车端大模型MindGPT需要完成的工作:首先是环境感知和理解——谁在说话(谁觉得冷)?坐在哪个位置?车内温度、空气质量如何?然后,MindGPT需要结合“全信息记忆”中对该用户的了解,推理出真实意图:是希望调节风向、开启座椅加热,还是调温即可?

从被动的指令响应,到主动的意图理解,这是AI带来的核心价值。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温度”场景,实际上需要速度、深度、温度的三重协同才能实现。

02 速度、深度、温度

在智能座舱时代,“速度”的定义正在被改写。无论背后的计算多么复杂,前端的交互必须快到让用户感觉自然流畅。

在端侧AI领域,低延迟自然是一个绕不开的核心指标。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的通义Qwen3-Omni全模态模型,展示了行业在这方面的最新进展。霍健提到,这个模型的端到端音频对话延迟已经压缩到211ms——这意味着从你开口到AI开始响应,整个过程快到大脑都察觉不到停顿。

这个速度背后,是通义团队针对主流座舱芯片做的深度适配:通过精度优化让计算更轻量、通过数据压缩减少传输负担、通过智能预判加快响应速度。这一套技术组合下来,让大模型在车内这个算力有限的环境里,也能跑出接近云端的性能。

这个数字低于人类的感知阈值(通常认为是300ms)。当延迟足够低,用户感觉不到等待,对话就变成了自然的交流。无论是理想的MindGPT,还是行业的其他领先模型,都在向这个目标逼近。前端体验的“松弛感”,恰恰源于底层技术分秒必争的“紧张感”。

但速度只是表象,真正决定体验差异的,是座舱模型的“深度”:它到底有多懂你。


要让AI的这种“深度理解”真正落地,需要另一个关键能力:记忆。这就引出了端云协同的架构选择。

如果说端侧是交互的第一线,聚焦于实时感知和快速响应,那么云端则承担深度推理和长期记忆的重任。

霍健在接受我们访谈时,具体介绍了云端在“有点冷”案例中的角色:“云端会首先进行记忆召回,找到'乘客'过去对温度的偏好,提供给车端结合车外温度、车内温度、温度偏好做执行。”他解释了分工逻辑:端侧负责实时感知(快),云端负责深度推理和长期记忆(准)。

据悉,理想为此构建了认知科学中的三层记忆:程序记忆(习惯自动化)、情景记忆(特定事件记录)、语义记忆(本质理解)。

当然,要构建这样一个复杂的记忆系统,也对云端基础设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它需要存储海量的异构数据,并能在毫秒级完成复杂的检索和推理。

据悉,理想同学的全信息记忆体系,是基于阿里云的Tair、Lindorm和图数据库(GDB)构建的。这套组合拳提供了完整的记忆机制:Tair负责实时上下文特征和快速向量检索;Lindorm承担海量日志和特征的统一存储;GDB则负责构建知识图谱,让AI能理解复杂关系,实现更类人的语义推理。数据显示,这套系统实现了高达99.5%的召回准确率,同时平均查询延迟仅为2ms。

因此,如果说“端”侧决定了交互的“速度”,那么“云”端则决定了智能的“深度”,特别是“记忆”能力,让理想同学像“家庭成员”一样懂你。

回到最初那个“我感觉有点冷”的场景:MindGPT理解了用户意图,在2ms内调取了用户的温度偏好历史,系统综合判断后精准执行了最符合用户习惯的操作。速度保证了交互的自然,深度保证了理解的准确,而两者的结合,才真正带来了那种“家”的温度。

这套端云协同的打法,不仅定义了理想的产品体验,也揭示了AI时代车企与云厂商之间一种成熟、高效的协作范式。

03 “灵魂”与“基座”

如果座舱体验是差异化的主战场,那么定义座舱体验的模型自然是品牌的“灵魂”。

2023年3月,ChatGPT发布没过多久,理想就快速立项了自研大模型MindGPT,并用9个月时间“把训练大模型所有该趟的坑都趟了一遍”。

不过,完成从0到1是一个里程碑,速度又是另外一个指标。

业内常说“AI一天,人间一年”,大模型的迭代周期越来越短,阿里通义大模型便是这一速度的极致体现。据统计,其近两年已发布开源模型数量超过300。所以,垂直场景的模型如何跟上这个速度,借势基模之力 ?

江会星强调,车端模型目前的核心在于掌握“后训练(Post-training)”,特别是“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能力。他解释,“强化学习中的奖励函数(Reward Function)必须紧密贴合你当前真实的业务场景,比如CUA自主操作小程序交停车费场景中输入的车牌号是否正确,再比如MindGPT回复的内容是否满足结构化要求等。”这意味着,你必须根据自己的品牌理念和用户反馈,来告诉模型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只有掌握了这个“调教”模型的能力,AI才能真正进化为符合品牌调性的智能体(Agent)。

他用了一个更生动的比喻来解释理想的策略:“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大模型训练流水线(pipeline),拿后训练来说,一旦基座模型有了新迭代,都能够快速接入这套流水线——从数据准备、指令微调、设计奖励机制进行强化学习,再到模型效果评估,整套流程高度自动化且模块化”。这意味着,新版本的模型都能以周为单位内完成升级、验证与部署,无缝集成到“理想同学”智能体中,实现端到端的快速迭代上线。这种敏捷的闭环能力,不仅大幅缩短了从模型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周期,也让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能够持续、高频地进化。

如果说强化学习的“奖励函数”让理想能够定义什么是“好”,那么后训练能力就是理想把这个“好”快速落地的武器。

因此,当理想掌握了“烘焙配方”,基座模型能力提升,会带动整体性能提升;后训练能力增强,同样会让基座模型发挥更大价值。这是一种能力的放大叠加,而非简单的补充替代。

这套“灵魂”与“基座”的协作逻辑,也在定义一种紧密的产业合作关系。

理想具备原生的产品能力,知道用户需要何种驾乘体验;阿里云提供AI原生的基础设施,知道客户需要怎样的技术支撑。阿里云曾经让企业把应用“天然生长”在云上,现在则让智能成为产品与生俱来的能力。理想同学的“懂你”,本质上就是一种AI原生的产品体验:AI不是后置的功能模块,而是产品体验的基础设施。

智能座舱有了“灵魂”,产品能力遇上AI原生基础设施,我们其实在见证一种移动智能体的进化。理想与阿里云的合作,或许是为这个“新物种”的黄金时代,写下了最关键的序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治老伴痛风,老人在展会买了一袋中药粉,女儿回来一看直呼天价!

为治老伴痛风,老人在展会买了一袋中药粉,女儿回来一看直呼天价!

极目新闻
2025-11-02 16:22:44
不愧为“婵宝”!全运赛场全红婵收获第3金,历史排名并列第一

不愧为“婵宝”!全运赛场全红婵收获第3金,历史排名并列第一

全眼看体育
2025-11-02 21:38:43
轰26+4+2!加盟火箭真好,杜兰特赛后动情了,乌度卡承认一个事实

轰26+4+2!加盟火箭真好,杜兰特赛后动情了,乌度卡承认一个事实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2 11:33:36
她这大身板真绝了,目测身高180,无数人心中的女神形象 就是这种

她这大身板真绝了,目测身高180,无数人心中的女神形象 就是这种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0-28 05:34:18
王晶,戳穿谢霆锋和王菲在一起的真实原因,他也给女人们提了个醒

王晶,戳穿谢霆锋和王菲在一起的真实原因,他也给女人们提了个醒

除夕烟火灿烂
2025-11-01 12:30:51
偶遇董卿在上海街头晨跑,常年跑步小腿粗壮,戴腰包像售票员

偶遇董卿在上海街头晨跑,常年跑步小腿粗壮,戴腰包像售票员

张发林
2025-11-02 18:18:23
新王登场!新机官宣: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小直屏!

新王登场!新机官宣: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小直屏!

科技堡垒
2025-11-02 11:17:56
乌军将大规模莫斯科,无人机和导弹全面出动!

乌军将大规模莫斯科,无人机和导弹全面出动!

知兵
2025-10-31 21:38:48
卢秀芳心向统一,卢秀燕倾向“台独”,希望卢秀燕不要祸害卢秀芳

卢秀芳心向统一,卢秀燕倾向“台独”,希望卢秀燕不要祸害卢秀芳

时时有聊
2025-09-08 17:41:53
日媒:中国600年来都是手下败将,现在他们也不是日本的对手!

日媒:中国600年来都是手下败将,现在他们也不是日本的对手!

新车知多少
2025-11-02 15:36:03
央视新剧《主角》未播先炸:刘浩存绝地反杀!张艺谋这句台词抓心

央视新剧《主角》未播先炸:刘浩存绝地反杀!张艺谋这句台词抓心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3 02:53:26
国家能源局:低谷充电高峰卖电,“零成本负成本”养车成可能

国家能源局:低谷充电高峰卖电,“零成本负成本”养车成可能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7:47:31
越来越多日本网友发现游戏角色在被丑化!迟来醒悟

越来越多日本网友发现游戏角色在被丑化!迟来醒悟

游民星空
2025-11-02 23:06:05
沈阳新建一座超大热电厂!

沈阳新建一座超大热电厂!

沈阳百姓一家亲
2025-11-03 00:10:30
萨哈林岛热电厂被毁,10万居民黑灯瞎火,生活倒退回百年前

萨哈林岛热电厂被毁,10万居民黑灯瞎火,生活倒退回百年前

公子麦少
2025-11-02 20:58:05
明天起,温州多个高速口关闭!

明天起,温州多个高速口关闭!

温晓生
2025-11-02 23:23:31
反向做局!从公布全红婵不参加单人项目那一刻起,陈芋汐彻底输了

反向做局!从公布全红婵不参加单人项目那一刻起,陈芋汐彻底输了

安海客
2025-11-02 08:58:14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38:56
英超联赛:布莱顿、富勒姆和阿森纳大胜曼城意外败北

英超联赛:布莱顿、富勒姆和阿森纳大胜曼城意外败北

佳佳说奇事故事
2025-11-02 04:46:37
男人为了片刻欢愉能付出多大代价?网友:性和生育的成本都很大

男人为了片刻欢愉能付出多大代价?网友:性和生育的成本都很大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04 00:15:03
2025-11-03 04:16:49
至顶头条 incentive-icons
至顶头条
记录和推动数字化创新
14540文章数 496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时尚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TES给Faker打困了!网友称第一次见到Faker打哈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