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方动真格树标杆!德国要拿稀土,敏感数据必须先交出

0
分享至

最近,西方媒体简直吵翻了天,就跟炸开了锅似的!起因就是中国拿出了稀土这张战略王牌,而且这玩法可比美国以前那些手段直接多了,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现在德国企业要是想从中国买稀土,那可得把自家的核心数据一股脑全交上来。什么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客户的完整名单,甚至连产品设计的核心图纸,都得毫无保留。这要求一出来,可把欧洲给整懵了,完全不知所措。

他们一边在嘴上不停地骂着 “这是经济胁迫”,可另一边呢,身体却很诚实,还是忍不住提交了申请。德国经济部的官员也公开表示 “心里特别担忧”,但翻遍了自己的工具箱,愣是连一张能反制的牌都找不出来,那模样要多无奈就有多无奈。

不过德国大众、宝马这些车企就挺清醒的,很明白当下的形势。它们主动把全链路数据交了上去,还大大方方地开放生产线让人审查,没过多长时间就顺利拿到了出口许可,生产线也能继续运转起来,保障了自身的利益 。

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这么识时务,有些企业还在那摆架子,就算生产线都快停了,嘴硬的劲儿却一点没减。其实说白了,在市场里,终究还是供需关系说了算。既然离不开中国的稀土,那就得老老实实地按中国的规矩来,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西方企业的不同应对

在这场稀土风波里,企业们的表现截然不同。德国大众、宝马这些车企那是相当明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在稀土这件事上,和中国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它们痛痛快快地主动把全链路数据交了上去,还开放生产线让人审查,配合得十分积极。正是因为它们这种识时务的做法,很快就拿到了出口许可,生产线也能顺顺利利地运转,继续赚钱。这就叫识大体、顾大局,知道在关键时候怎么取舍,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

但也有一些企业,就像是还活在过去一样,完全看不清形势。它们放不下架子,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就算生产线都快停了,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嘴上还是不服软,一直在那硬撑着。可光嘴硬有什么用呢?在市场这个大环境里,供需关系才是老大,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有话语权。既然它们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却又不愿意按照中国的规矩来,那结果自然是自讨苦吃,生产线陷入困境,甚至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这就是典型的 “不作不死” 。

中国稀土产业的曲折发展

咱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稀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那可真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走了好多弯路。

早些年的时候,咱们国家在稀土这一块,真的是没什么规划,就跟没头的苍蝇似的。那时候,稀土矿石就被当成普通石头在卖,价格低得简直离谱,就好像是把 “工业黄金” 白白送人一样,现在想起来,真的太可惜了。当时大家都没意识到稀土的真正价值,只觉得这就是一种普通的矿产,没什么特别的。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才慢慢发现,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混合物,提纯之后用处可大了去了!像导弹的制导系统,那可是导弹的 “眼睛”,要是没有稀土,它就没办法精准地找到目标;还有战机的发动机,这可是战机的 “心脏”,稀土在里面起着关键作用,能让发动机的性能更强大。从那以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稀土这么重要。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中国马上开始调整方向。不再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就把稀土矿石出口了。而是从最开始的探矿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搭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就是开矿,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才能把深埋在地下的稀土矿石开采出来。开采出来的矿石,还不能直接用,里面有很多废渣土,得进行粗加工,把这些没用的东西剔除掉,留下有用的部分。接下来,就用到氯化工艺了,通过这种工艺,让稀土融入水中,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最后,用萃取技术把混合稀土拆成单一金属,这可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经过多年的努力,咱们国家这套稀土提取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其他国家想要在短期内突破这个瓶颈,那可太难了。因为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咱们一开始还想着靠低价抢占市场,后来才明白,核心技术和资源掌控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市场上拥有话语权,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一步调整,真的太关键了,它让我们把主动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里 。



中国稀土管控的逐步升级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可不是突然一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一步一步推进的 。

早在今年 4 月,中国就对钐、钆等 7 类重稀土实施了出口管制。这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因为这些重稀土在很多重要领域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像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要是没有这些稀土,电机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汽车的动力和续航都会受到影响;还有风力发电设备,稀土能让发电机的效率更高,发更多的电。这一管制措施,就像是给稀土出口上了一把锁,让资源的流向更加可控 。

到了 6 月,管控进一步升级,稀土专家出境的审批被收紧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稀土产业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这些专家手里,他们就是稀土产业的 “宝贝”。以前出现过技术外流的情况,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我们的稀土技术。现在收紧审批,就是要把这个漏洞堵上。这可让一些外企着急了,他们在中国的项目,很多都依赖这些专家的技术支持。比如德国的一些企业,原本计划和中国的稀土专家合作,开展新的研发项目,结果因为审批收紧,项目只能被迫延期 。

7 月,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落地,这可是一件大事!它把稀土管控正式纳入了法律体系,让稀土管控有了坚实的法律后盾。其中有一条规定,让外企必须说清楚稀土是军用还是民用。这一招真的是太妙了!既符合国际惯例,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用来管控敏感物资的流向;又正好戳中了西方的软肋,因为他们很多时候都想偷偷把稀土用在军工上,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承认 。

中国的这些管控措施,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很有针对性。从限制出口物项,到保护技术人才,再到完善法律规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控体系。这不仅是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保护,也是对全球稀土市场秩序的维护。西方那些国家,以前总是想占便宜,现在中国加强管控了,他们就开始不适应,各种抱怨。但这是中国的合理权利,他们也只能干着急,没办法 。

西方的应对与联盟的脆弱

美国一看中国把稀土攥得越来越紧,心里那叫一个着急,坐都坐不住了。于是,它赶紧拉上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搞了个 “四方关键矿产倡议”,想着靠这个来和中国掰掰手腕。这事儿一宣布,看起来声势还挺浩大的,好像这四个国家真能拧成一股绳似的。

可实际上呢,这几个国家各有各的小算盘,心思根本就没完全放在这上面 。日本心里惦记的,是借着这个机会让美国豁免农产品关税。要知道,农产品出口对日本来说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很多农民的生计和农业企业的利益。美国对日本农产品加征关税,就像一把刀插在日本农业的胸口上,日本一直想找机会把这把刀拔出来 。所以,它参与这个倡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和美国谈条件,解决关税这个大麻烦。

印度呢,也是一肚子的担忧。它担心美国偷偷和巴基斯坦合作,这对印度来说可是个巨大的威胁。在印巴关系一直很紧张的情况下,美国要是和巴基斯坦走近了,印度在地区的地位和利益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印度参与这个倡议的时候,肯定会留个心眼,不会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思来,得时刻盯着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动向 。

澳大利亚就更有意思了,它一边跟着美国喊口号,表现得好像很积极参与这个对抗中国的联盟;可另一边呢,又悄悄地增加和中国的合作。澳大利亚的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中国是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农产品等很多商品都大量出口到中国。要是真的完全和中国对抗,澳大利亚的经济肯定会受到重创。所以,澳大利亚心里清楚,不能把和中国的关系搞僵了,还得继续和中国做生意,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

你看,这样一个各怀鬼胎的联盟,内部矛盾重重,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呢?它们表面上是想一起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可实际上,各自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根本没办法形成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想要靠这样的联盟来跟中国在稀土领域掰手腕,我看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在沙滩上建高楼,根基不稳,随时都可能倒塌 。

西方稀土企业与美国的 “托底”

再来说说西方那些稀土企业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上市的稀土企业没几家,其中 MP 材料和莱纳斯算得上是头部企业了。今年以来,这两家企业的市值那叫一个涨,涨了足足 170 亿美元,总市值一下子达到了 240 亿美元 ,这数字听起来可太惊人了。

但奇怪的是,全球稀土市场一年的营业额才 65 亿美元。你想想,市场就这么大,赚的钱就这么多,可这两家企业的市值却能涨成这样,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其实啊,这背后是美国政府在 “托底” 。

今年 7 月,美国政府大手一挥,收购了 MP 材料的少数股权,直接插手稀土企业。这还不算完,它还把钕镨氧化物的最低采购价定到每公斤 110 美元,这价格简直高得离谱,几乎是当时现货价的两倍 。美国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它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扶持美国的稀土企业,让它们发展起来,从而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不过,靠政策推起来的热度,真的能长久吗?以前的钴市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前几年,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钴的需求大增,钴价一路暴涨 。很多企业看到有利可图,纷纷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可没过多久,市场上的钴供应就过剩了,价格又暴跌,不少企业亏得底儿掉。锂市场也是类似的情况,价格大起大落,让投资者们尝尽了苦头 。

稀土会不会也重蹈覆辙呢?很有可能。美国政府想靠补贴让企业建矿山、建冶炼厂,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企业也会因为有政府的支持而积极投资。但从长远来看,一旦投资热过了头,市场上的稀土供应肯定会过剩 。到时候,稀土价格就会下跌,那些靠政府补贴发展起来的企业,可能就会面临困境。

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看起来很光鲜的 “稀土热”,说不定将来就变成 “愚人金” 了 。他们现在被美国政府的政策吸引,纷纷投资稀土企业,可要是市场形势一变,他们的投资可能就打水漂了。所以说,投资还是得谨慎,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得考虑长远的发展 。

中国稀土的未来与西方的挑战

回顾中国稀土的发展历程,就像看一部跌宕起伏的逆袭大片。曾经,我们不懂稀土的珍贵,把它当普通石头贱卖,价格低得可怜,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但好在我们及时醒悟,开始重视稀土,一步步搭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掌握了核心技术,终于把稀土这张牌握在了自己手里,从任人拿捏变成了掌握主动权 。

看看现在的发展趋势,随着高端制造、新能源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稀土的需求那是越来越大。像新能源汽车,每一辆都要用到不少稀土,用来制造电机、电池这些关键部件,没有稀土,汽车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还有风力发电,那些巨大的风力发电机,里面的发电机也离不开稀土,能让发电效率更高。未来,这些行业还会继续发展,稀土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突出 。中国坚持 “严管出口、做强产业链” 的思路,就像是给稀土产业上了双保险。严管出口,能保护我们的稀土资源,让它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做强产业链,能提高稀土的附加值,让我们在全球稀土市场上更有话语权 。

再看看西方,他们还抱着双标的心态,一边指责中国,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在这场产业链重新洗牌的大变革中,他们要是不改变这种心态,不尊重市场规则,不积极和中国合作,只会被越甩越远 。他们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搞了很多小动作,又是拉联盟,又是补贴企业,但都没什么效果。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稀土的优势不仅仅是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技术 。

中国稀土从 “贱卖石头” 到 “握稳王牌”,这一路走来不容易,靠的是我们对资源价值的清醒认识,靠的是不断努力和创新。未来,中国稀土这张牌会越来越有分量,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而西方,只有放下偏见,积极应对,才能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然就只能被时代的浪潮淘汰 。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副院长与眼科副主任暧昧细节全网疯传,最终结局令人唏嘘!

副院长与眼科副主任暧昧细节全网疯传,最终结局令人唏嘘!

诗意世界
2025-11-11 08:57:06
何穗首晒产后身材,前凸后翘变辣妈,和陈伟霆住别墅带大院好滋润

何穗首晒产后身材,前凸后翘变辣妈,和陈伟霆住别墅带大院好滋润

好贤观史记
2025-11-11 16:22:53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有人救得了44岁的宋小宝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有人救得了44岁的宋小宝

君笙的拂兮
2025-10-28 19:22:56
重庆南川水污染查实!只查企业不追监管责任?这账算得太糊涂

重庆南川水污染查实!只查企业不追监管责任?这账算得太糊涂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12 00:46:38
“真正危险在于,中国不再模仿,而是…”

“真正危险在于,中国不再模仿,而是…”

观察者网
2025-11-11 08:31:05
意媒:国米将贝尔纳韦视为未来中场引援人选,已派球探考察

意媒:国米将贝尔纳韦视为未来中场引援人选,已派球探考察

懂球帝
2025-11-12 07:49:11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南宗历史
2025-11-11 18:42:17
以色列打算将困在地道中的哈马斯流放至第三国,但没有国家愿接收

以色列打算将困在地道中的哈马斯流放至第三国,但没有国家愿接收

桂系007
2025-11-12 02:27:49
丰田埃尔法2026款发布:人民币23.6万元起

丰田埃尔法2026款发布:人民币23.6万元起

元宝课堂
2025-11-11 16:03:03
周总理离开黄埔军校前,胡宗南主动给他下跪:你永远是我的老师

周总理离开黄埔军校前,胡宗南主动给他下跪:你永远是我的老师

大运河时空
2025-11-10 16:40:03
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在武汉开业:现场表演扭秧歌,被市民团团围住!在售机器人7999元至80万元不等

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在武汉开业:现场表演扭秧歌,被市民团团围住!在售机器人7999元至80万元不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6:03:20
9分钟爆砍28分,命中率100%,中国篮球迎来超级新星,她太强了

9分钟爆砍28分,命中率100%,中国篮球迎来超级新星,她太强了

篮球专区
2025-11-11 22:33:00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网际风行
2025-10-30 07:18:43
明末崇祯的降本增效,如何把国家作死了?

明末崇祯的降本增效,如何把国家作死了?

雾满拦江
2025-11-11 12:15:50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委员、副主任舒立凡,被决定逮捕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委员、副主任舒立凡,被决定逮捕

三湘都市报
2025-11-11 16:46:25
尚品宅配,总部大楼当豪宅卖了

尚品宅配,总部大楼当豪宅卖了

拾遗地
2025-11-11 08:15:32
央视三改郭晶晶称呼!三字之差藏深意,霍震霆“抱怨”里满是骄傲

央视三改郭晶晶称呼!三字之差藏深意,霍震霆“抱怨”里满是骄傲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1 18:17:21
2025上半年1247家医院关停!每天7家消失,公立医院也难逃亏损

2025上半年1247家医院关停!每天7家消失,公立医院也难逃亏损

牛锅巴小钒
2025-11-12 04:22:35
南京马拉松的真正分界线:这42公里,是城市自我认知的裂谷

南京马拉松的真正分界线:这42公里,是城市自我认知的裂谷

隐龙天下o
2025-11-11 16:01:50
好厉害的裙子不该露的地方全遮住了

好厉害的裙子不该露的地方全遮住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1 13:30:17
2025-11-12 08:31:00
猫眼观史 incentive-icons
猫眼观史
文史专栏作者,历史爱好者
4782文章数 921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房产
手机
时尚

艺术要闻

Joseph Van Luppen:比利时19世纪重要的风景画家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手机要闻

荣耀MagicOS 11月升级:车联优化+视频锁屏,多机型适配太良心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