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今天落幕。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交汇点上,北京金融业正以更加稳健、自信、开放的姿态,迈向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新征程。
作为国家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金融街论坛被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论坛期间,中国主要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集中回应市场关切,密集释放金融稳增长促改革的新信号。全球重要金融的头部力量,聚焦国际焦点,推动形成共识和行业引领性建议。
民建北京市委金融委副主任、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刘勇指出,经过五年的发展,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聚集已取得显著成效,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产品中得到阶段性良好应用。在接下来的“十五五”期间既要加快发展,又要解决合规安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开放,是北京金融业最鲜明的标识。近年来,瑞银、高盛、瑞穗证券、保德信、安联等国际机构相继落户金融街,全球资本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
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超田表示,北京市为安联资管在京顺利开业,提供了多重支持和服务保障。
东方汇理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魏可思表示,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逐年提升,随着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重要性和系统性不断增强,该行为此带来更多与中国客户的合作机会。他称:“我们非常自豪能够参与其中,并努力发挥引领作用,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同时,北京资本市场改革步伐加快。北交所自2021年启航以来,短短四年已培育27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
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表示,北交所的快速发展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培育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缩影,构建了贯通企业与市场,市场与投资者高效活力的市场生态。
“十四五”以来,北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以质取胜”的主线,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6700亿元,同比增长9%,占GDP比重17.4%。金融“五篇大文章”协同推进成效显著:截至8月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超4万亿元;北京绿交所承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功能,成交额超2.67亿元;小微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商业养老金试点资产规模达257.4亿元;数字金融方面,落地数字人民币并购贷款场景,制度型开放正成为首都金融改革的重要抓手。
![]()
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擦亮“北京服务”品牌,建设高水平开放金融体系。
展望“十五五”,北京正以更开放、自信的步伐,构建全球金融高地,向世界展示新时代首都金融的开放格局与自信力量。
![]()
来源:BRTV新闻(记者 赵芳 龚飞 艾军)
编辑:孙迪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