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日,德国那边说要启动“德国高科技议程”。
德国开门见山地强调:“我们欧洲,绝不能让美国和东方独自决定技术未来!”
这句话点明了欧洲对技术的紧迫感,担心在人工智能、芯片等关键领域落后于中美。
德国还多次提到欧洲的“技术焦虑”,引用诺贝尔奖得主的分析说,欧洲在创新和增长方面潜力没完全发挥。
![]()
德国有强大的工业、中小企业和科研体系,研究成果变成实际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足,尤其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上。
德国警告,如果不尽快赶上,中长期会威胁德国的经济繁荣,甚至危及欧洲人几十年来享受的安全和自由生活。
德国将资源集中在六大关键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微电子、生物技术、核聚变与能源生产,以及气候友好型交通技术。
德国计划到2030年,将至少3.5%的GDP投入研发,同时吸引更多芯片工厂到德国,加强经济界和科研界的合作。
![]()
德国还呼吁欧洲国家一起行动,他说欧洲现在不是“认识问题”,比如监管太严,而是“执行问题”,需要通过欧盟共同决策来解决。
欧洲的这种焦虑不是新鲜事。
去年9月,欧盟就发布了“德拉吉报告”,想发展高科技,提升AI竞争力。
英国《金融时报》也报道,欧盟担心在AI竞赛中“依赖美国、不如中国”,正计划推广本土AI工具来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
但芯片巨头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去年直言,欧盟在AI投资上远远落后于中美,必须加快行动。
![]()
面对美国芯片出口的种种限制,英伟达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公司老板黄仁勋最近向美国喊话:要想在人工智能(AI)竞赛中赢过东方,长远来看,就必须让包括东方在内的全球市场都用上英伟达的技术;
如果把英伟达彻底挡在东方市场外面,美国自己受到的影响会比东方更大。
他坦言,因为美国的态度,英伟达在东方高端芯片市场的份额已经从过去的90%以上,掉到了几乎为零。
黄仁勋警告,封锁东方的同时,美国科技企业也跟着受伤。
![]()
他解释说,东方有全世界近一半的AI研究人才和庞大的开发者群体。
美国的战略应该是确保东方继续依赖美国技术,而不是让东方到自行研发的道路上。
一项让美国失去这么多人才和整个大市场,长远来看对美国自身影响更大。
黄仁勋指出在东方本土芯片公司股价因英伟达退出而大涨时,美国就应警觉并采取行动。
![]()
他提醒道:“东方的科技和制造实力很强,他们不会干等着我们。”
他担心如果持续当前局面,美国可能会永久性失去东方市场。
如今,英伟达已尝到苦果,其在东方市场的收入连续三年下滑。
尽管后来美国恢复了部分芯片的出口,但英伟达的芯片又在东方遇到了安全审查和反垄断调查。
外界分析,东方之所以能果断出手,根本原因在于东方芯片产业正在快速成长,有了替代选择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