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在此次国家级表彰中,江海区共有2名个人获得殊荣,分别为江海区大手牵小手亲子义工服务队队长冯静、江海区天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社工黎雪媚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冯静
十年领航义工队
编织敬老“爱心网”
自2015年接过江海区大手牵小手亲子义工服务队队长的担子,冯静用十年时间,将这支仅10人的小队伍,打造成拥有1083人、140余名星级义工的明星志愿组织,用规模化、精准化服务诠释敬老初心。
![]()
在她的带领下,服务队构建“培训-实践-激励”全链条机制,十年间组织1516场志愿服务、189场专业培训,累计服务时长超11万小时,志愿者参与率达94.18%。为破解老年人“急难愁盼”,她牵头设计一系列特色助老项目:“善行·暖心”微心愿工程联动多方力量,帮助1000余名困难长者实现心愿,还发起“点亮安全,照亮希望”行动,为8户独居老人改造老化电路,让82岁的涛伯首次在夜晚用上电灯;“老幼共融”文化养老计划举办50余场主题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生日会等形式服务超3000人次,在缓解老人孤独感的同时培育青少年尊老美德;“爱的陪伴”护苗行动则实现“一老一小”双向关怀,帮扶困境青少年1000余人次。
![]()
此外,冯静还联合多方成立江海区护航慈善基金,通过筹款活动募集善款15万元,为江海区慈善会募捐超30万元,用“爱心+资源”为敬老事业注入持续动力,其个人也获评2024年广东省优秀志愿者,团队荣获2023年广东省巾帼志愿服务最佳组织奖。
黎雪媚
从外贸跟单到专业社工
用脚步丈量敬老情
“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所有投身敬老事业的同仁。”面对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殊荣,江海区天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社工黎雪媚始终保持谦逊。
![]()
2017年,黎雪媚还是一名工作稳定、生活规律的外贸跟单员,在外人眼中拥有“体面职业”的她,却总觉得内心缺少一份价值归属感。一次偶然的社区志愿服务,成为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她遇见了85岁的独居老人张奶奶。推开老人家门时,眼前的场景让她心头一震:房间里堆满过期药品,桌面的日历停留在三个月前,老人坐在昏暗的角落里,眼神里满是孤独与茫然。“比起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些老人更需要有人陪、有人帮。”那一刻,黎雪媚坚定了转行的想法。
![]()
面对家人朋友的不解与质疑,她没有动摇:毅然辞去外贸工作,从零开始报考社工专业,白天泡在图书馆学习个案管理、心理疏导、老年服务等专业知识,晚上对着教材梳理知识点。为成为专业敬老服务者,黎雪媚白天入户探访,晚上学习个案管理、心理疏导知识,自费考取心理咨询师和社工师资格证。6年间,她的足迹遍布辖区12个小区,服务60岁以上长者432人、残障人士127人、困难家庭89户,服务包里的血压计、放大镜和小本子,记录着无数温暖瞬间:陪伴无儿无女的罗伯、王姨187天,帮他们缓解病痛、走出焦虑,还让王姨成为志愿者;联动资源帮助帕金森患者周伯一家重获新生,为其患精神疾病的女儿争取专业治疗,帮患癌妻子完成“人生回忆录”。
![]()
在服务中,黎雪媚创新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发现”,建立涵盖健康、心理、社交等8大维度的长者需求档案,设计“喘息服务”“每日一电”等精准服务,通过“生命教育+文化传承”推动代际融合。如今,她仍保持着年均90余小时的义工服务时长,用“知行合一”的坚守,为老年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一人一事迹,一心一温情
江海因这样的“模范力量”更有温度
愿榜样故事点亮文明底色
让尊老敬老爱老的文明之花
在江海扎根生长
来源: 江门日报(记者/何榕)

![]()
![]()
![]()
![]()
![]()
![]()
![]()
![]()
![]()
关注【江海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