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解放后,贵州一老人被捕,他说:我是杀害钱壮飞的凶手

0
分享至

“1950年11月15日下午,你们要找的人,也许就是当年被我们推下坑里的那位红军。”贵阳看守所昏黄的灯泡下,65岁的宋昭荣低着头说出这句话。审讯桌另一侧,军代表愣了一下,随即将手里的卷宗翻到最新一页——钱壮飞,失踪十五年,生死不明。



半个月前,黔北清查残匪行动中,宋昭荣以“清乡团骨干”身份被捕。起初,他咬紧牙关不肯多言,可当士兵拿出一张素描画像时,他的神情明显松动。画像上,硬朗的脸庞、深陷的眼窝、微卷的发际线,与他记忆中的“夏树云”几乎重叠。这一顿失神,道出了一个被尘封的暗坑,也再度将“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拉回公众视野。

钱壮飞,原名钱文伯,北京医科专门学校毕业,行医途中迷上无线电。医生兼业余电工,这种组合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并不常见,却恰好契合了中央特科“身份隐蔽、技能多样”的用人思路。陈赓第一次与他见面,打趣道:“医生治病救人,你偏要去拨弄天线,也算另类的‘开刀’吧。”钱壮飞只是笑,不置可否。

进入上海特科后,他和李克农、胡底组成三人情报组,外间称“龙潭三杰”。李克农善统筹,胡底擅渗透,钱壮飞则像一把极锋利的小手术刀,专切情报系统最薄弱的软肋。1930年,他化名“钱自若”,成为特务头子徐恩曾的机要秘书,真正坐到敌人核心。有人曾问他凭什么获取徐的信任,他回答简单:“肯下笨功夫。”一句话,道尽长年累月的观察、揣摩与伪装。



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一家法租界歌舞厅。徐恩曾跳舞嫌外套碍事,把衣服往旁边一扔。钱壮飞从容捡起,衣袋里的密码本被他探囊取物,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袖珍相机前卡喳几声,然后无声回位。十分钟后,徐恩曾满头大汗返回,摸摸口袋,安然无恙。那本密码本的影印件在一周后送到中央苏区,红军因此提前预判多次“围剿”动向,几次绝处逢生。

然而更大的风暴在1931年4月来临。顾顺章在武汉落网后即刻叛变,他的代号、电台位置以及特科核心成员名单,一股脑倒向了南京复兴社。顾顺章还特地发密电提醒徐恩曾:“上海身边人勿示。”不曾想,这封电报依旧经过钱壮飞值班之手。当夜,他对搭档低声说:“情况不妙,我得动一动。”他没离岗,而是让女婿骑车冲进风雨里,把译文交给李克农。上海法租界灯火阑珊,谁也不知道暗流翻滚。48小时内,周恩来等核心人员全部转移。第三天破晓,特务闯进周恩来旧居,只摸到几缕煤油味。

自此以后,钱壮飞的身份暴露已成定局。1933年,他辗转进入中央苏区,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总政治保卫局局长。长征途中,他负责沿途侦察和肃反,保持电台与后方畅通。1935年3月,部队抵金沙县。为摸清乌江沿岸渡口,他单人外出侦察。3月18日晚,警卫连发现他未归队,以为迷路,连夜搜索。接下来数周,大雾、山洪与国民党空袭交替出现,所有线索中断,钱壮飞就此在史册里划出一道问号。

多年后,关于他失踪的推测不少:空袭、溺水、迷路被俘……直到宋昭荣那句“推下坑”,才出现最直观的口供。宋交代,当时罗绍安率“清乡团”尾随红军,见一名零落红军自称“夏树云”,随身有包裹。罗抢走东西却未杀人,只因包裹中夹有印章、密码本等不明文件,慌张的“夏树云”向本地里长求助。清乡委员宋子桢担心露馅,决意灭口,雇人将他带至“没良坑”推下去。坑深四十多米,石壁倾斜,水声轰鸣,一旦落下生还无望。“当时我在场。”宋昭荣语气僵硬,“包裹很重,落水后就沉下去了。”



遗憾的是,“没良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修水库时被全部回填,现场勘验无法进行。唯一能对照的,只有宋昭荣描述的外貌与遗留信物——一枚带有“方正”二字的钢印。特科档案里记录,钱壮飞曾私刻一方“方正”小印,用于标记译文完成状态。这枚印告失之日,正是1935年3月。

尽管证据链仍有缺口,钱壮飞生死已大致明朗。情报系统内部曾作一个假设:倘若他能挺到延安,无线电训练、密码破译、敌后渗透三条线都会提早两年成熟。这样一来,新四军皖南突围或许有另一种走向。历史没有如果,但“多一人就多一分胜算”的概念,在隐蔽战线尤为赤裸。



需要补充的是,钱壮飞并非“天生密探”,他的行医经历将“细致、耐心、稳准”刻进毛孔;对无线电的痴迷让他懂得波段、频率与杂波的“性格”,于是能在茫茫电海里捕捉到一丝异常。医学、无线电、革命理想,看似三条岔路,却在他身上合流,成就潜伏艺术的极致样本。

1956年秋,中央为钱壮飞追认革命烈士。当天,北京细雨,他的夫人马葆琼在颁证仪式上没说一句话,只轻轻摸了摸奖章。她后来对友人提起:“他最在意的不是名,不是章,而是被需要时能不能派上用场。”短短一句,听者无不动容。

有人说,特科史像一座幽暗的深井,井底是无声的灯盏,只有极少数名字被烛光照到。钱壮飞在井底点燃过火,但更大的光亮投向了别人。今天,档案室里的老旧译电本仍散发油墨味,密码纸边缘蜷曲,那行小楷注释——“已破,速办”—仍清晰,这或许就是他留给后人的“在场证明”。



岁月既远,功过自明。无论没良坑的深水,还是舞厅一隅的熠熠灯光,都被今人重新串起。对隐藏战线而言,“姓名”常常是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昭告天下,也就意味着护身符的消失。钱壮飞生前为集体匿名,身后却让集体记住,这种“迟到的公开”,正说明隐秘奋斗从未被湮灭。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品点历史 incentive-icons
品点历史
品一点历史,聊一点人生
239文章数 4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