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学历史但从不执于历史的花鹿不花。
领导说,忙碌起来我们这些人才有价值。
所以,我们这段时间要铆足劲儿体现自己的价值。
趁着一点时间陪大家聊几句。
今天我看到一个姑娘,她对着记者说:
我们企业(一家供暖公司)之所以连年亏损,是因为很多供暖户都是领导的关系户。
一共也就三万多家供暖客户,但有一万多户欠费收不上来。
这一万多户中,又有一千多家都是领导关系户。
这些户,是打过招呼的,是领导,不能收暖气费。
看到这个新闻,我感觉非常炸裂。
不是领导打招呼不收暖气费震惊,而是为这个姑娘撕开某些行当内部的遮羞布而惊讶:
这真是一个Big胆的姑娘啊!
有些事儿不是什么秘密,但能对着镜头曝光的,她还是第一个。
我很好奇,这些用暖不缴费的领导干部和他们的关系户,如果调查一下属实,这算不算某种意义上的贪污受贿呢?
最不济,这算不算是一种隐形特权呢?
这个可以讨论吗?
顺着这个新闻又搜索了一点信息,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据说当地有企业家投资了3.75亿建了一个供暖企业。
结果仅仅经营了5年,就被当地一张文书把这家供暖企业给强行接收了。
而且这个文书很有意思,不是政府签字盖章,而是一个律师事务所发了一个“通知”。
然后,当地就组织了一百多人,开着120、警车和公务车,强行打开大门进入厂区,驱赶了工人,接收了厂子。
大概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我不掌握全面信息,暂时不做评价。
![]()
就讲一个故事吧。
《左传》里面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
《郑子家告赵宣子》。
这事儿大概就是郑国作为一个小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很难做人。
有一天,晋国实际控制人赵宣子在郑国一个叫“扈”的地方召开军事会议,却故意不会见郑国领导人。
言下之意就是晋国对郑国很不满,隐隐有要收拾郑国的意思。
郑国的大夫子家就写了一封信给赵宣子。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简单翻译一下:
古人说,一个人怕这怕那,到最后又得到什么?
就算是胆小的鹿,要是不得不死的时候,也不会选择什么阴凉的好地方。
我们小人物跟着大人物混。
大人物有良心和道德的话,我们就还能算是个人。
但如果大人物没有良心和道德,那我们就只能算是个任人宰割的鹿。
但就算是鹿,逼急了也会铤而走险,以命相搏吧。
如果知道自己活不成了,那也就无所谓了,只好拼命了。
既然活不成了,那我们集结了所有的兵力在“鯈”这个地方严阵以待,接下来就看您如何办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水平有限,仅用于讨论。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解释,欢迎探讨。
而今天看到这个大胆的姑娘,她像不像一只准备铤而走险去拼命的鹿?
好了,故事讲完了。
共同复习一首古诗: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好了,故事讲完了,古诗也复习完了。
今天大家从文章学习到了什么?
欢迎留言。
也顺便和大家再道个歉。
本来我有时间,可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写文章。
但现在为了生计,只好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写东西。
所以,仓促之间难免有纰漏。如果有错别字和语病,大家提出来,我有空了会改的。
谢谢理解!
提前祝各位能早点休息。
天气降温了,大家注意保暖!
领导干部取暖御寒没错
但不要寒了百姓的心。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