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取消中考”被误读,贯通制试点为何引发家长集体焦虑?

0
分享至

近日,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包括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同期,成都市教育局也公布一项改革:自2025年起,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首批参与学校共8所。消息传出后,网络上掀起新一轮关于“取消中考”的猜测与热议,两地教育部门不得不下场辟谣。

一、贯通培养,被误读成取消中考

所谓贯通培养,是指在不改变国家规定学制的前提下,通过建设一贯制学校,实现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与教学资源的统筹设计与共享。这一政策迅速引发舆论对“取消中考”的广泛误解。

然而,这种误读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几年前,“中考将取消”的传言就在家长圈中流传甚广。此次成都多所学校启动试点的消息,更被解读为“中考退场”的前兆。有说法称,如果中考真的取消,受影响最大的不是初中生,而是幼儿园和小学生。这进一步加剧了低年级家长的焦虑情绪,甚至动摇他们对孩子未来教育路径的信心。

此次热议的核心矛盾在于群体诉求的对立。成绩欠佳学生的家长视贯通制为孩子进入优质学校的契机;而优等生家长则担忧免考通道会稀释教育质量,固守分数落差等于人格缺陷的传统认知,甚至将其视为对差生的妥协。这种对立本质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催生的信任危机。

追本溯源,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失衡才是症结所在。家长对升学压力高度敏感,生怕孩子落后于他人,导致任何改革都沦为利益博弈的角力场,不断形成焦虑循环。

二、中考不会消失,但功能在变

今年10月1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明确指出,目前不具备取消中考的条件,网传2026年取消中考的消息不实。多地也相继发声,强调中考作为高中阶段教育核心选拔机制的不可替代性。

从数据看,全国普通高中录取率仅为61.02%,近四成初中毕业生需走职业教育赛道,说明高中教育资源尚未达到全面普及水平。贸然取消中考,既无法匹配供需关系,也可能打破普职分流的平衡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珠海、深圳等地试点的12年义务教育,本质是免费教育范畴的拓展,并非取消中考,却被刻意混淆,成为加剧焦虑的推手。

更值得关注的是焦虑的跨学段传导现象。低年级家长的恐慌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当贯通培养与取消中考传言交织,他们担心早教规划、学区房布局、兴趣班选择失去意义,产生强烈的未来失控感。实则,贯通培养试点只是升学路径的补充,覆盖面有限,不可能颠覆传统体系。低年级家长的过度担忧,本质上是对教育改革逻辑的认知偏差。

三、有人看到希望,有人担心变味

贯通培养具有育人价值,却难破现实认知与资源困境。其深层价值在于回归育人本位,通过12年系统课程设计,打破学段割裂造成的知识断层与重复内耗。实践中已有初步成效:提前衔接高中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学科框架,用慢教育缓解功利化学习弊病。但部分家长仍停留在唯分数论思维中,将成绩差异等同于人格优劣,与贯通培养倡导的纵向自我对比评价体系形成尖锐对立。

此外还有一个隐患:尽管政策明确不掐尖、随机录取,但试点校多为优质公办校,可能形成新的教育特权阶层。若不能保障资源均衡投放,贯通班终将异化为升学直通车,加剧教育不公平。专家指出,中考不会消失,但功能正从筛选转向发展诊断,而社会观念更新远滞后于政策调整。

对学校而言,改革也是对内生力的全面考验。贯通制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初中阶段融入高中内容,这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许多教师和学校望而却步。师资短缺问题突出,且部分学校推行一刀切教学节奏,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反而影响教学质量。

四、试点刚起步,资源和师资跟不上

尽管取消中考时机未成熟,改革已在多地铺开。目前多地推进学业水平与升学选拔二考合一改革,取消传统初中会考,整合达标检测与升学功能,减少重复考核,减轻应试负担。这实质是中考功能转型的预演,在保留选拔属性的同时呼应贯通培养的育人导向,为协同推进奠定基础。

这些实践积累经验,但也暴露出深层矛盾:面对普高率不足的现实瓶颈,除考试负担减轻外,各地也在加快教育基建扩容,启动高中扩建工程,提供硬件支撑。然而增速仍滞后于需求增长。现有贯通班生源质量显著高于普通班,后期扩建高中仍将因师资差异形成新梯队,择校竞争从单一赛道转向多轨分层,家长焦虑内核未变,只是场景迁移。

五、贯通制,是教育回归育人的起点

当下教育的目标早已不是筛选少数优等生,而是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既要夯实知识基础,也要兼顾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这是国家推进教育改革的根本遵循。

过去长期存在的唯分数论考评机制,过度强调分数差异而忽视成长规律,导致功利化盛行、评价单一化,甚至出现“分数高低等同于人格优劣”的错误认知,亟需纠偏。

贯通制的本质并非取消中考的替代方案,而是在国家规定学制框架下,统筹小初高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打破学段割裂造成的问题,旨在回归育人本位,用12年系统教学缓解短期应试压力,避免碎片化学习,助力学生构建完整学科认知框架,实现从“学会知识”到“掌握方法”的转变。

事实上,要让贯通制真正落地见效,还需多维发力:

一是保障教育资源均衡,严格落实不掐尖、随机录取,防止试点校变成特权通道,同时推动集团化办学、师资流动、课程共享,缩小校际差距;

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跨学段培训,提升教师对课程衔接的设计与实施能力,避免浅层叠加;

三是摒弃一刀切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特长分层施教,确保优等生吃得饱、后进生跟得上,再辅以公益讲座、家校共育等方式引导社会更新教育观念,打破唯分数论束缚。

唯此,贯通制才能跳出升学博弈怪圈,既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公平,又能为社会输送兼具知识深度与综合素养的人才,满足高端产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为职业教育输送有潜力、有兴趣的生源,推动教育体系与社会发展精准对接。

六、改革,需要与信任同频共振

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不仅仅是政策条文的调整,更是一场社会心理的重塑。当前贯通制试点引发的争议与焦虑,本质上反映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资源分配尚未均衡、评价体系仍显单一的背景下,任何教育改革若不能有效回应公众的合理关切,便容易在信任缺失中滋生误解与对立。

家长对取消中考的误读,其实是长期以来教育焦虑的集中投射。当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未被根本改变,当升学竞争的压力依然存在,任何政策变动都可能被置于零和博弈的框架下解读。这种集体不安,恰恰说明教育改革必须兼顾制度设计与心理疏导,在推进试点的同时,以透明沟通消弭信息差,以实际成效赢得公众认同。

从历史经验看,成功的教育转型往往遵循一个共性规律:政策的前瞻性必须匹配社会的心理承受力,改革的力度要与配套保障同步落地。例如北京新中考改革通过多年渐进式调整,逐步淡化分数排名,强化素质评价,最终实现了从质疑到接纳的平稳过渡。这说明,耐心比速度更重要,共识比口号更关键。

当下贯通制的探索同样如此。它既要在课程衔接、师资培训等硬条件上夯实基础,也要通过家校协作、舆论引导等软途径重建共识。要让让公众看到减少应试消耗、聚焦长远成长的实际价值,而非仅将其视为升学路径的又一次洗牌。

长远来看,教育改革的终极标尺,不在于是否取消某场考试,而在于能否真正缓解内卷、唤醒成长动力。这要求政策制定者既要敢于打破陈规,也要善于倾听民意,且在每一次调整中明确回答:改革将如何保障公平?如何科学评价?如何避免特权?只有把答案提前写进制度,贯通制才能由焦虑源转为信任锚,成为中国教育走向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坚实注脚。

作者:葵度

更多:公众号,网络舆情分析师人才评价

更多:公众号,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12月举办2025年第5期IITC网络舆情分析师证书考试培训班,报名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天降馅饼?四川爆冷出局,广东的冠军奖杯要打上星号吗?

天降馅饼?四川爆冷出局,广东的冠军奖杯要打上星号吗?

天光破云来
2025-11-12 14:03:26
内蒙古赤峰:成立联合调查组

内蒙古赤峰:成立联合调查组

澎湃新闻
2025-11-12 00:42:04
神二十乘组要回家了

神二十乘组要回家了

陆弃
2025-11-12 08:45:02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趣文说娱
2025-11-11 13:26:09
掘金5连胜!威少14分8板11助拼尽全力,约基奇爆发,国王首发低迷

掘金5连胜!威少14分8板11助拼尽全力,约基奇爆发,国王首发低迷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12 14:43:28
向太辟谣李连杰换心脏:他变年轻是因为染头发以前不修边幅才显老

向太辟谣李连杰换心脏:他变年轻是因为染头发以前不修边幅才显老

小咪侃娱圈
2025-11-12 09:37:25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晓艾故事汇
2024-11-04 10:55:36
温格:若到11月已输5场不太可能拿冠军了,但利物浦还没出局

温格:若到11月已输5场不太可能拿冠军了,但利物浦还没出局

懂球帝
2025-11-12 01:16:48
东莞少妇多次偷情,丈夫竟找人勾引妻子取证,一句话让人难以置信

东莞少妇多次偷情,丈夫竟找人勾引妻子取证,一句话让人难以置信

可爱的罗
2025-11-12 13:20:02
越想越惊!祖院长和曾主任背后有一位未露面的“高人”!

越想越惊!祖院长和曾主任背后有一位未露面的“高人”!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12 11:10:25
孙颖莎4-1击败全国冠军,陈梦4-0横扫名将,晋级女单8强

孙颖莎4-1击败全国冠军,陈梦4-0横扫名将,晋级女单8强

运动探索
2025-11-12 14:04:16
局势恶化,4国军方统一战线,联手审判中国,中方反手打出王炸

局势恶化,4国军方统一战线,联手审判中国,中方反手打出王炸

栗子熟了呀
2025-11-12 13:20:54
博主:王钰栋月底大概率去U21联赛支援,目标是冲乙

博主:王钰栋月底大概率去U21联赛支援,目标是冲乙

懂球帝
2025-11-11 15:23:06
尺度惊艳,Netflix制作的3部成人动漫,太过瘾了

尺度惊艳,Netflix制作的3部成人动漫,太过瘾了

来看美剧
2025-10-12 21:22:41
上流人干下流事!精日、陪睡陪玩、赔9位数,背后的恶心藏不住了

上流人干下流事!精日、陪睡陪玩、赔9位数,背后的恶心藏不住了

书雁飞史oh
2025-11-12 14:50:43
图灵奖得主:中国顶尖大学新生比斯坦福新生优秀,但4年后却……

图灵奖得主:中国顶尖大学新生比斯坦福新生优秀,但4年后却……

尚曦读史
2025-11-11 07:27:05
特朗普宣称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

特朗普宣称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

财联社
2025-11-11 19:58:35
打平就出线!400万人口小国将狂欢:6轮16分领跑!一只脚进世界杯

打平就出线!400万人口小国将狂欢:6轮16分领跑!一只脚进世界杯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12 13:13:55
小米汽车4万+交付量引争议!网友锐评:左手倒右手?信你个鬼

小米汽车4万+交付量引争议!网友锐评:左手倒右手?信你个鬼

吃瓜局
2025-11-11 16:25:43
纽约社会主义预告失败,新市长发筹款视频,强调没钱兑现选举承诺

纽约社会主义预告失败,新市长发筹款视频,强调没钱兑现选举承诺

真实星球
2025-11-11 23:29:45
2025-11-12 15:27:00
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231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求三角形面积,根据比例模型求解

头条要闻

美主持人污蔑中国人窃取知识产权 遭特朗普反驳

头条要闻

美主持人污蔑中国人窃取知识产权 遭特朗普反驳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旅游
数码
亲子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旅游要闻

“口袋公园”冬景美

数码要闻

三星电视上线新版Vision AI助手 可回答问题并翻译对话

亲子要闻

何总心里活动怎么那么丰富,哈哈哈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