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作为第二届全球华语青年戏剧导演英才计划的孵化作品之一,新媒体融合剧《顽石》在七星景区内别具一格的“洞剧场”上演。这场在天然溶洞中上演的先锋戏剧,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震撼的视听效果,让现场观众亲身感受了青年戏剧人蓬勃的创造力,见证了山水自然与先锋艺术的美妙共鸣。
![]()
新媒体融合剧《顽石》演出现场。
《顽石》一剧取材于中国上古神话“女娲补天”,却将视角聚焦于那块被遗忘、未能参与补天的“顽石”。剧目大胆打破话剧、舞剧、影像剧的边界,有机融合了现代舞、肢体剧场、武术、鼓乐、偶戏与多媒体影像,构建了一个跨越亿万年的多维叙事空间。在幽深奇特的溶洞环境中,演员们用充满力量的肢体语言,演绎着顽石从被遗弃、迷茫到最终觉醒、完成自我追寻的精神成长史诗。天然的岩壁与多媒体投射的奇幻影像交织,鼓乐的轰鸣在洞腔中回荡,共同营造出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未来感的艺术世界,使“顽石”的挣扎与抗争更具视觉冲击力和哲学意味。
该剧导演亓华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致敬每一个平凡生活中的人——不为合群,不为取悦,以空乘光,以劣存真。这是我们的核心。”他透露,该剧创作历时75天,时间虽紧,但团队始终聚焦于“那块没有被选中的普通石头”的心路历程,以此映射当代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
新媒体融合剧《顽石》演出现场。
在艺术表达上,《顽石》融入了大量前沿科技手段。据该剧多媒体与交互设计朱慧婷介绍,剧中运用了粒子成像、实时投影、AI成像、交互追踪等多媒体技术。“从序幕的宇宙尘埃到第一章的珊瑚聚合,再到规训场景中的万花筒意象,以及实时投影中‘多个自我’的碰撞,每一种技术都在服务于叙事与情感表达。”她特别提到,通过追踪演员在舞台上的位置并实时触发视觉效果,实现了“人景合一”的沉浸体验,“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内还较为少见”。
对于在溶洞中演出,“顽石”的表演者杨皓深感触颇深:“在这里跳,仿佛自己就是和大山融在一起了。”他认为,溶洞环境不仅与“顽石”主题高度契合,更让演员与自然产生深层次的共鸣。
市民李女士在观演后更是兴奋地分享:“剧情与溶洞环境完美契合,音乐与情节搭配也很到位。”她坦言,整体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沉浸体验。“这就是桂林的特色——把戏剧搬到天然的风景中,特别棒!”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黄敏 文/摄)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