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叫外卖时标注“可堂食”
就等于能吃到“有实体店保障” 的餐食?
记者近期走访三水、南海多地
发现1个小厨房能撑起6个招牌
外卖行业的 “猫腻”有哪些?
三水:6个招牌挤1间小店
微波炉成 “出餐流水线”
在三水区西南街道新华路,一家沿街商铺的门面格外引人注目。小小的门面上贴满了招牌,门口就贴着 “明点记美食城”,玻璃上还挤着 “黄记干蒸牛肉饭”“羊咩咩草原蒸笼”“叫了只炸鸡”“泰有味咖喱” 等6个招牌,堪称迷你 “美食城”。
![]()
记者到场时,正好碰到外卖员取餐。“这里怎么这么多家招牌?” 面对记者提问,外卖员坦言 “我也搞不懂”,但他承认,自己从这里拿过多家招牌的外卖。
记者走进店内,狭窄的空间被冰柜和外卖架占据,厨房只占小小的一块地方,里面放着几台微波炉,只有一名员工在操作。有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店铺确实是专门做外卖的,但外面的招牌上餐饮类型的并不是都有上架。
![]()
记者在外卖平台搜索发现,目前店门口的6个招牌,在但外卖平台显示,该地址在美团有“黄记”“羊咩咩”两家店,而在京东平台,只能搜到“黄记”,并显示是“堂食餐厅”。
同时记者还在京东上发现一家“阿勒泰草原羊排焖饭(三水店)”,该店铺同样也显示是这个地址,只是配送时间为晚上10点到10点零1分。
而查询下来,三家店铺不仅地址一样,并且商家经营牌照都是“佛山市明点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自己只是一家位于南海区的公司聘来出餐的,每隔一段时间,公司就会换一个外卖品种上架。而每次“招牌上新”只需要去公司学习一天就好了,最多时店铺里会同时开两家外卖店。
南海:门面 “分家”后厨“共用”
“可堂食” 只是幌子
如果说三水的 “一厨多牌” 让人惊讶,南海简池村的 “门面分拆” 操作更让人费解 —— 多家外卖店是相邻两个门面、不同招牌,后厨却打通共用,平台标注 “可堂食”,实际想堂食要临时清场地。
案例 1:
01
“粤味坊客家小炒炖汤” 在美团、京东都标着 “堂食餐厅”,平台店铺照片中还展示了宽敞的堂食区域,桌椅摆放整齐,环境整洁。
但实际情况与照片截然不同——店铺内堆满了杂物,门口桌子上的红色牌子用显著的字体写着“请到厨房取餐”。随后,记者上前询问,这里是否可以堂食时,工作人员就表示,店里早就只做外卖了。
![]()
而紧邻的 “客宴家常菜农家小炒”,竟和 “粤味坊” 共用一个厨房!厨房门口用纸张划分了两家的取餐区,厨房内摆着两排微波炉,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使用微波炉出餐。
店铺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两家店之所以共用一个厨房,是为了节省成本。“现在做平台生意就赚点皮毛,省成本才共用厨房。” 工作人员坦言,自己朋友开两家店,仅请人上个月还亏了5000多元。
案例 2:
02
而在村里的另一家外卖店铺“汤大鲜营养汤饭馆” ,同样在淘宝闪购、京东也标 “可堂食”,店内还贴着堂食价目表,但门口、桌上堆着箱子等杂物。
![]()
当记者跟老板提出要堂食时,老板就说“只能先收拾一下,现在堂食比较少,这些地方都拿来放外卖”。
更意外的是,“汤大鲜” 的后厨和隔壁 “单人份猪肚鸡汤饭” 是打通的,工作人员拿着食材在两家店穿梭。“其实是一家店,做美团外卖要两个门面。”工作人员道出实情。
平台漏洞藏隐患
你的外卖可能 “货不对板”
记者发现,这些 “影子店铺” 在平台上都是 “一店一证”,地址相邻,但消费者不点开 “商家资质” 对比,根本看不出问题;而且平台上的 “堂食照片” 大多与现状不符,不线下核实完全不知情。
![]()
从“一址多店”到“门面分拆”,外卖乱象不断变异。如果放任实际经营与标注不符的情况不管,长此以往,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会透支外卖行业的信任根基。
你点外卖时遇到过类似情况吗?
比如看到 “可堂食” 却找不到实体店
或不同店名的外卖口感 “莫名相似”?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有更多精彩视频和直播!
来源:小强热线记者李鑫宇、先伟豪(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吴自强
责编:马 涛
监审:邱 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