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老白第231篇原创笔记
前言
昨晚,朋友突然发来信息:
“被优化了,出来陪我喝点?”
起初,我以为这是个玩笑。毕竟他的收入、人脉、成就颇为亮眼,抗风险能力应该足够。
到场后,他的面色揭示了:原来,职场的残酷在于它从不会提前打招呼。
酒过三巡,微醺的我俩同时醒悟:中年人最硬的底牌,从不是华丽的外在,而是不断进化的内在。
01 情绪,是最贵的成本
德国著名医生胡夫兰德曾说:
“世上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功败垂成的,往往就是过度的情绪。”
深以为然。工作了20年,最明显的感触就是,很多烦恼并非来自于能力不足,只是因为情绪不稳。
同事一句无心之言戳到痛处,从此形同陌路;项目一个无关大局细微失误,从此不敢涉足。
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却忽略了,焦虑、懊恼、沮丧、内耗等所有负面情绪,都是职场最贵的成本。
毕竟,每陷入情绪一分钟,就浪费了解决问题的一分钟。
更可怕的是,工作的坏情绪难以排解时,不知不觉还会带回家中。
所以,真正成熟的人明白:永远不做负能量的奴隶,而是尝试做情绪的主人。虽然它无法被刻意压抑,但值得被雕琢成珍贵的防身武器。
02 手艺,是最铁的饭碗
你发现没?越是形势不容乐观的时候,越能体现一个真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几十年前,人们以为“铁饭碗”无法打破,猝不及防被浪潮吞没。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又发出警醒:
唯一可靠的饭碗,不是单位的编制,而是亲手打磨出来的本事。
前些年,央视纪录片《匠人》向世人展示了古老技艺也能融入创新,从而焕发新生。可见,时代淘汰的是岗位,而不是真正的手艺。
对我们来说,手艺并非巧夺天工的技术本身,而是将经验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本质,是创造价值。
如今,少有人能在同一单位吃一辈子饭,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兴趣爱好,拥有一门过硬的手艺,才能保证你去哪里都有饭吃。
03 成长,是最硬的底牌
曾读过一段很有力量的话:
“时代从不会因为你25、35、45岁就手下留情,但它会因为你还能学、还敢学,给你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上场的机会。”
人到中年,逐渐发福的身体,日益稀疏的发根固然可怕,但最可怕的是:停止成长。
因为,成长不是年轻时的选修课,而是贯穿终生的必修课。
职场中年人的资本,不是靠证书厚度,也不是靠关系深度,而是把“不会就学,不找借口”刻进骨子里的狠度。
中年人的成长,也不是非要与年轻人一争高下,更在于将经验凝聚成智慧的能力。
作家永松茂久在《三十起势,四十破局》中写道:“30岁才是人生的开始,如何度过30到40岁,决定了你今后人生的90%。”
每月少参加一场牌局,每天少刷半小时短视频,无论去读书、健身,还是陪伴家人,点滴累积,你会发现,原来底牌早已坚硬无比。
写在最后
聊起今后打算,朋友亮出杯底:
“别人都以为我要完,我反而坚信,这是重启人生的开始。”
由衷为他高兴,我也愈发确信:
情绪稳定,才能在风雨中守住初心;手艺精湛,才能在岁月中跨越泥泞;持续成长,才能在变化中始终坚定。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