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叫“超慢跑”的运动悄悄火了起来。它比慢跑更慢,甚至比快走还轻松,不喘不累,对膝盖友好,非常适合日常锻炼。
正因为如此,超慢跑几乎适合所有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不仅是大家日常维持健康的好方法,还在疾病康复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被不少心内科医生推荐为“心脏康复师”。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资料图
“超慢跑”:
保护心脏的“康复师”
超慢跑作为一种温和的有氧运动,不仅健康人群可以轻松驾驭,连部分心脏病患者也能在康复阶段安全进行。
陕西省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一病区赵玉琦介绍,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超慢跑在心脏康复中的积极作用,例如提升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摄氧量,增强运动耐力。
从医学角度看,超慢跑对心脏的保护机制主要有这3点:
1. 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在低强度持续运动状态下,心肌会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刺激新的血管生成,改善心肌供血。
2. 调节自主神经平衡。心脏病患者常存在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超慢跑能够增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心律失常风险。
3.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从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①
![]()
资料图 金鹏摄
不只护心
这些好处也让人心动
除了对心脏特别友好,超慢跑还有不少“隐藏福利”:
1. 改善心肺功能
尽管超慢跑速度较慢,但持续的低强度有氧运动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供血能力和肺部氧气交换效率。
2. 轻松有效减脂
超慢跑速度慢,运动时心率低,不易产生疲劳感,但其能量消耗高于慢走,可以有效减脂。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3. 身体不易受伤
超慢跑身体受力较小,对关节和肌肉友好,可有效减少踝、膝、髋关节因受到冲击而受伤的风险。
4. 舒缓心理压力
超慢跑过程中,身体会释放内啡肽,可有效缓解压力、改善心情,让人心情愉悦平静。②
![]()
资料图 李伟摄
到底多慢才算“超慢跑”?
记住这3点
你是不是也想问:到底怎样才算超慢跑?其实只要掌握3个关键点:
1. 速度要慢,像快走
超慢跑的速度大约在4~5公里/小时,相当于快走的速度。
2. 心率要低,能聊天
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50%~60%,一个简单的估算公式是:(220-年龄)×50%~60%。在这个心率区间,能够轻松地与他人交谈、唱歌,被称为“谈话速度”。
3. 姿势要标准,不是走
尽管慢,但它保持着跑步的技术要领——身体存在短暂的“腾空期”。这与快走(总有一只脚着地)有本质区别。③
运动过程中如果感到不适,如胸痛、呼吸困难或极度疲劳,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快就医。②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资料图
哪些人更适合“超慢跑”?
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地制定锻炼计划。那么,哪些人特别适合超慢跑?哪些人需要格外注意呢?
推荐以下人群尝试——
1. 久坐不动的人:打破静态生活的第一步。
2. 体重基数大或肥胖的人:安全启动减肥计划的首选。
3. 中老年人:维持心肺功能、骨密度和肌肉量的“黄金法则”。
4.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卓越的辅助康复手段(开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5. 运动损伤康复期患者:作为重返正常跑步的“过渡桥梁”(请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以下人群需谨慎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 急性疾病期:如发烧、严重感染等。
2. 不稳定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未控制的心衰、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等。
3. 平衡功能障碍严重者:需在安全环境(如跑步机扶杆)或有人陪伴下进行。③
超慢跑,是一项真正适合大多数人的“入门级运动”。不论你是运动新手,还是想找回锻炼节奏,都不妨从今天开始——慢下来,反而跑得更远。
本文综合自:
①2025-09-30西安市第五医院《超慢跑:心内科医生推荐的心脏康复良方》
②2025-02-20上海疾控《新年立下每天运动的flag了吗?试试“原地超慢跑”吧》
③2025-10-24科普中国《不累还能“暴击”内脏脂肪!这种运动还没试过就亏大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