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们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合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合川区深挖红色资源,推动“党建+产业”深度融合,让红色精神成为激活绿色经济的“密码”,奏响了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
“我们将纪念馆、研学中心、红色长廊打.造成沉浸式课堂,让红色精神真正‘活’起来。”古圣村党委书记宋长金介绍,该村通过“村集体+企业+合作社”联营模式,开发70余部红色作品、6条主题研学路线及“五个一”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研学师生超20万人次。
红色研学的火热带动了产业链升级。村民以老屋、土地入股,企业负责运营引流,合作社组织种植养殖与接待服务,形成白枇杷种植、民宿经营、农家餐饮、粮食酿酒等多元业态。村民刘长友经营的民宿及农产品体验项目,年增收超3万元,“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太和镇亭子村周吉可故居内,红军高级将领“我有我的伟大事业”的绝笔家书,让参观者深受震撼。依托这一红色资源,当地串联千亩黄桃观光园、现代化罐头加工厂,打造“红色文旅+绿色农业”融合线路,年吸引游客超8000人次。
“以前卖鲜桃价格波动大,现在游客春季赏桃花、夏季摘鲜桃,还带动土特产销售。”桃农彭志荣说,产业链延伸让黄桃身价倍增:年旅游收入突破600万元,罐头生产线年消化原料300吨,8000亩种植基地年产值超7000万元,200余户桃农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红缨子高粱是酿出好酒的根基!”凌晨的钱塘镇钱金酒厂,“王氏咬糟酒酿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王治玲正传授女婿杨辉古法酿酒技艺。这项非遗技艺以本地小糯红缨子高粱为原料,从蒸煮到发酵全程坚守传统,去年获评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以金子沱武装起义纪念碑等红色地标为依托,推动红高粱产业“接二连三”发展:订单农业整合土地资源,建设烘干、仓储、酿酒全产业链,举办“红高粱小龙虾音乐啤酒节”,单日最高接待游客2.3万人次。如今,红高粱产业链年产值达2800万元,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机。(景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