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到24小时,央视2次点名于和伟,释放3大信号,内娱的风向变了

0
分享至

前言

10月25日,央视在短短24小时内两次公开提及于和伟的名字。这样的频率极为罕见——毕竟央视极少对同一演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续发声。而就在此刻,由他担纲主演的重大历史题材剧《沉默的荣耀》刚刚落下帷幕。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表扬或宣传联动,而是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官方表态。它不仅揭示了娱乐圈正在经历深层重构,更释放出三个关键信号:内容价值回归、创作导向转型、演员身份重塑。一场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演员”的重新定义,已然拉开序幕。



数据神话破了

长期以来,内娱运转的核心逻辑始终围绕着“流量至上”。谁能引爆话题,谁就能抢占热搜榜单;谁能在社交平台制造声量,谁就能赢得资本青睐与资源倾斜。

在这种机制驱动下,影视生产逐渐偏离本质,走向工业化复制的怪圈。剧情不再服务于人物与叙事,而是沦为“情绪快餐”的流水线产品。悬浮设定、套路桥段、空洞对白充斥荧屏,只为精准投喂观众的短暂快感。题材选择也日趋单一,反复翻炒古装偶像、都市甜宠、玛丽苏幻想等安全牌。



更令人唏嘘的是,主角人选几乎被几位固定的95后小生小花垄断,换汤不换药的组合频繁登场,被网友调侃为“换乘恋爱”式选角。

宣发手段更是高度同质化:开播前密集投放花絮剪辑,播出期间实时刷榜热度值,艺人团队亲自下场组织控评打投,甚至动用粉丝经济进行“包场式”冲榜。



可最终结果如何?一夜蹿红者如过江之鲫,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却屈指可数。缺乏质量支撑的爆火,终究只是昙花一现。观众早已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情感刺激产生强烈审美倦怠。

创作者被算法绑架,离真实生活越来越远。一些艺人即便毫无代表作,仅凭抢番位、立人设、制造争议等手段便可收割巨大流量,走上“黑红也是红”的畸形路径。



而于和伟的存在,恰恰是对这套“流量游戏规则”的彻底反叛。

他的成长轨迹写满了“慢”字:出生于辽宁一个普通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母亲年近半百才诞下他,在兄姐呵护中长大。自幼便立志投身文艺事业,但这条路走得异常坎坷。



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音乐班学习,随后考入抚顺话剧团积累经验,直到二十多岁才在大姐资助下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深造。

入学当天行李被盗,靠同乡接济才勉强安顿下来。毕业后分配至南京军区政治部话剧团,因外形条件并不突出,长期处于边缘位置。最困顿时月薪仅有200元,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



别搞虚的来点真的

时代正在悄然变化。观众的审美偏好正从空中楼阁般的幻想转向更具质感的真实表达。人们不再满足于脱离现实的“爽文式”剧情,转而渴望看到有信念、有温度、有血肉的角色与故事。

这种集体心理的转变,恰好与主流文化传播的方向形成共振,共同推动影视创作从虚浮走向扎实,从娱乐消费品向精神载体演进。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央视重磅推出的《沉默的荣耀》。这部为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特别制作的剧集,其震撼力源自深厚的历史根基。

于和伟饰演的角色原型正是历史上著名的地下情报工作者吴石将军。整部剧聚焦先辈们以生命践行信仰的壮烈征程,展现了一代人的家国担当。



剧中一句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短短八字,却将主人公舍生取义的决心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源自真实人物的精神力量,远非任何“工业糖精”所能模拟。

类似的趋势并非孤例。近年来,国家层面重点扶持的一系列优质剧作,如《觉醒年代》《人世间》《山海情》等,无不是深入挖掘中国人坚韧奋斗、坚守理想的文化基因。



这些作品的成功,标志着影视剧的社会功能正在全面复苏。它们不再是单纯的消遣工具,而是成为传递价值观、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媒介。

在这一背景下,演员与作品之间的共生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2021年,时年五十岁的于和伟凭借《觉醒年代》中陈独秀一角,首度摘得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



这个角色不仅让他实现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更成为许多年轻观众了解近代史的启蒙窗口。无数90后、00后通过他的表演,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血与理想。

这也印证了他本人常提的观点:作为公众人物,应思考自己能为社会贡献什么。真正的影响力,永远建立在作品厚度之上,而非短期热度之中。优秀演员,正在承担起“时代叙述者”的新使命,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可知。



这种深度创作理念,与过去流量剧中盛行的“玛丽苏”、“甜宠”、“霸总救赎”等逃避现实的“爽点”形成鲜明对照。它要求创作者和表演者必须具备洞察现实、提炼价值的能力,而非仅仅擅长制造情绪泡沫。

从流量明星到文化名片

随着行业生态演变,演员的身份认知正在发生根本性重构。衡量一个艺人价值的标准,不再局限于商业曝光度与粉丝体量,更多转向其作为文化符号的社会认同程度,以及与主流价值体系的契合深度。

于和伟的成长历程,正是这场身份跃迁的最佳诠释。



央视此次动作极具风向标意义:不到24小时之内,央视新闻接连两次点名于和伟。第一次是在《沉默的荣耀》收官之际,高度评价他在剧中的表现,称其“厚积薄发,演技沉稳”;第二次则出现在“2025年中国广播电视精品之夜”筹备报道中,再次将其列为年度重点推介人物。

如此高密度、高层次的官方认可,绝非偶然之举。它传递出明确信号:未来优质资源将优先配置给那些有作品积淀、有艺术态度、有思想厚度的“文化工作者”。



这一政策导向迅速引发市场连锁反应。资本投资趋于理性,品牌方在挑选代言人时更加审慎,主动规避存在负面舆情的流量艺人,转而倾向形象正面、实力过硬的实力派演员。

观察于和伟获奖后的资源流向便可发现端倪:《刺杀小说家》《悬崖之上》等兼具艺术性与影响力的影片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主旋律正剧更是成为其主力戏路。



这一切清晰表明,市场正在自觉对接国家倡导的内容方向,形成“政策引领—创作响应—资本跟进”的良性循环。

回望他的演艺之路,整整用了12年时间,才从《大宅门》《历史的天空》《搭错车》中的配角配角,一步步走到聚光灯中央。



他曾多次与金鸡奖、飞天奖失之交臂,曾在颁奖礼上笑着说自己早已习惯坐在台下鼓掌。但正是这段漫长蛰伏期的沉淀与打磨,让他最终完成蜕变——从无人知晓的龙套演员,成长为手握大奖的实力影帝,再到如今被官方认证的文化标杆人物。

他的名字,已超越个体演员范畴,升华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专业主义、艺术诚意与正向价值的文化标识。



当社会价值取代流量热度成为行业核心评价维度时,整个内娱的游戏规则已被彻底改写。“谁热谁上”的旧秩序宣告终结,“谁真谁上”的新时代正式开启。这里的“真”,既指表演的真实质感,也包含创作态度的真诚,以及所承载价值的真实性。

央视对于和伟的两次点名,宛如一声清脆的枪响,宣告了内娱评价体系深层变革的到来。



这不是某个人偶然走运的结果,也不是孤立的成功个案,而是整个行业在经历流量泡沫膨胀与破裂之后,必然走向内容深耕、表演求实、价值引领的回归之路。

他那长达十二年的默默耕耘,那份拒绝综艺炒作、专注剧本研读的坚持,恰恰构成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通关密钥”。

笔者观点

于和伟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回答:把五十岁才迎来高峰视为多年积累的自然结果,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真正持久的光芒,从不需要依赖短暂的闪光灯。它的源头,永远来自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力量——那种能穿透人心、唤起共鸣的精神能量。

于和伟的“慢”与“真”,为这个曾一度喧嚣浮躁的时代提供了最清晰的答案。敬畏艺术、扎根现实、忠于角色,才是通往长久影响力的唯一路径。

可以确定的是,内娱的风向,确实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嫁50亿富豪,抛弃恩爱5年的周一围,如今她成了内娱最大的笑话

为嫁50亿富豪,抛弃恩爱5年的周一围,如今她成了内娱最大的笑话

春序娱乐
2025-10-07 10:46:56
别被“参谋次长”的“次”给骗了,吴石这个级别,高度你想不到

别被“参谋次长”的“次”给骗了,吴石这个级别,高度你想不到

云霄纪史观
2025-10-30 09:28:39
社保的石头 韩国已经摸过了

社保的石头 韩国已经摸过了

卢诗翰
2025-08-13 21:58:51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活塞主帅谈杜伦生涯新高:统治级的表现 他打得太棒了

活塞主帅谈杜伦生涯新高:统治级的表现 他打得太棒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2 14:51:03
女子跑去玉米地约会,农户晒出现场照片:纸巾扔了一地

女子跑去玉米地约会,农户晒出现场照片:纸巾扔了一地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0-29 08:37:15
抢救无效!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抢救无效!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小椰的奶奶
2025-11-02 12:08:58
日本小哥用“世上最黑涂料”把自己和房间全涂了一遍,然后...

日本小哥用“世上最黑涂料”把自己和房间全涂了一遍,然后...

最黑科技
2025-10-15 22:26:11
“半夜吓得一激灵!”网友反映iPhone半夜会自动拨号给陌生人,怎么回事?

“半夜吓得一激灵!”网友反映iPhone半夜会自动拨号给陌生人,怎么回事?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0-31 15:48:31
上海地铁回应“一老年乘客强坐女乘客腿上”

上海地铁回应“一老年乘客强坐女乘客腿上”

大象新闻
2025-11-01 19:22:05
美上将:最让人担忧的不是沈飞成飞六代机,而是其恐怖的生产速度

美上将:最让人担忧的不是沈飞成飞六代机,而是其恐怖的生产速度

荐史
2025-11-01 17:24:32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12 18:26:37
伊朗政局生变?前总统政变未遂或遭极刑

伊朗政局生变?前总统政变未遂或遭极刑

牛锅巴小钒
2025-11-01 10:41:16
放弃三千万欧年薪!尤文白捡大便宜,锁定昔日巨星中场,意甲变天

放弃三千万欧年薪!尤文白捡大便宜,锁定昔日巨星中场,意甲变天

祥谈体育
2025-11-02 11:34:03
首发3场得分上双!火箭队变阵成功?求快不求高,乌度卡反应迅速

首发3场得分上双!火箭队变阵成功?求快不求高,乌度卡反应迅速

熊哥爱篮球
2025-11-02 14:13:29
民宿成了中国游客的“隐秘交易所”:日本风俗女坦言,“中国客人很大方小费给的多”。

民宿成了中国游客的“隐秘交易所”:日本风俗女坦言,“中国客人很大方小费给的多”。

日本物语
2025-10-13 21:15:04
这才是美军机坠海的真正原因?特朗普不再遮掩,中方在等求助信号

这才是美军机坠海的真正原因?特朗普不再遮掩,中方在等求助信号

林子说事
2025-11-01 05:01:50
表面上是有钱人,实际全是伪豪门,求求这5个男人别再装了

表面上是有钱人,实际全是伪豪门,求求这5个男人别再装了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0-22 00:22:04
日本打响稀土突围战!澳矿首供重稀土,中国独霸时代要结束?

日本打响稀土突围战!澳矿首供重稀土,中国独霸时代要结束?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2 00:11:39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朔方瞭望
2025-11-02 10:04:34
2025-11-02 15:07:00
青橘罐头 incentive-icons
青橘罐头
2023年11月3日
1894文章数 1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小米 REDMI 产品经理笋寸:RGB 一定是屏幕趋势

教育要闻

“一句话”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 | 涂玉霞谈“学校高效管理新思路”①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手机要闻

售价6000元以上卖的最好的10款手机,小米上榜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