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原来人大不是‘远在天边’的机关,而是能帮社区解决停车难、为游客协调服务的‘身边人’。”10月28日至29日,四川资阳市“人大与青春同行”系列活动如期举行,20余名来自企业、高校、媒体的青年代表,走进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社区民主实践基地和代表联络站,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青春解读”,留下了一段段饱含思考与热忱的心声。
![]()
拱城社区。
“以前在课本里学‘全过程人民民主’,总觉得有点抽象,直到在拱城社区看到居民围着议事厅讨论老旧小区改造,才明白民主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资阳口腔职业学院学生华天宇的话,道出了不少青年的共同感受。活动中,青年代表们旁听资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看审议发言直击民生关切、表决程序严谨规范;走进全省首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雁江区宝莲街道拱城社区,见证“代表票决民生项目”的落地细节;在临空文旅人大代表联络站,听代表们讲述如何为景区游客协调充电桩、优化导览服务;在12345热线联络站,了解“群众诉求—代表督办—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
“每一个场景都很鲜活,让我知道制度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真能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金钥匙’。”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钢结构事业部副总经理曾令勇感慨道。
座谈会上,青年代表们的发言更是满溢着“把青春融入民主实践”的热情。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的李盛潇已经开始规划“课堂+民主”的新教学方案,“接下来要把人大代表履职故事搬进思政课,让学生们从‘听案例’到‘懂制度’,再到主动参与社区民主志愿活动。”
![]()
“小青柠”文旅志愿服务站。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观察之旅,更是一次播种之旅。”在座谈会上,资阳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以“溯源”“感知”“同行”三个关键词,和青年代表们展开了一场接地气的交流,“希望你们做‘制度故事的发光体’,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同学朋友听;做‘民主实践的行动派’,不管是写调研、拍视频,还是帮社区议事,都是在为民主添砖加瓦;更要做‘创新发展的奉献者’,把个人理想融进资阳发展,让青春在这儿发光发热。”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从旁听会议到走进基层,从感悟制度到谋划行动,资阳青年正以自己的方式,读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与魂,也让青春的声音,成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现代化资阳的生动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