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下沙是酿酒的最好时节,与寿宴结合,时间节点恰到好处。”原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原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名誉副会长、原中国酒业协会战略顾问、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创会会长朱思旭在“2025年郎酒重阳下沙大典”期间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10月29日,“九九重阳 天地仁和——2025郎酒重阳下沙大典”在郎酒庄园隆重举行,在大典上,红花郎事业部总经理杨飞宣布,郎酒携手南方都市报打造的孝亲敬老的“红花郎·寿宴礼重阳”活动正式启动。
今年11月至12月,郎酒将在广东举办多场寿宴,既为长者献上诚挚祝福,也通过媒体传播等方式,号召社会弘扬“尊老、敬老、爱老”这一传统美德。
![]()
在访谈中,朱思旭从中国传统哲学角度,解读了重阳下沙与寿宴相结合的文化内涵,“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收时节高粱成熟,是酿造酒的最佳时候”,朱思旭阐释了重阳下沙的时令智慧,“在重阳下沙,来开始酿造酒,这个时间是对的。”
朱思旭进一步揭示了这一时点与寿宴的深层联系:“重阳是老人节,寿宴在下沙时节请老人,时间是恰到好处的。”他同时表示,寿宴与下沙节结合,可祝老人健康长寿,有着美好的寓意。
“酒之初,礼之用,和为贵。”朱思旭引用《论语》,阐释了酒与礼的渊源,他指出,酒礼与孝道天然契合:“酒可以成礼,礼可以尽孝。”朱思旭进一步阐释:“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代表孩子扶持老人。”
面对当前白酒行业调整周期,朱思旭认为,郎酒通过深耕寿宴场景文化,将竞争从产品提升至文化价值和情绪体验层面,展现了头部品牌的战略思维。
谈及红花郎的品质逻辑,朱思旭以“味觉的平衡哲学”作喻:“好酒需兼具酸、苦、甘、辛、咸众味,做到甜而不腻,香而不艳,酸而不尖,苦不留口,涩而不糙,辣而不痛,这才是好酒。”他认为,红花郎的口感正体现了这种平衡,“酸而不尖,涩而不糙,柔和了,苦不留口,喝下去马上就化掉了”。
统筹:马建忠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张海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