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
供暖季马上要到了,不少人都想着“怎么让家里更暖、怎么用着更方便”,可网上传的一些“小技巧”,其实都是妥妥的误区——不仅不省电、不升温,还可能伤设备、有安全隐患,今天就把这四个常见误区掰开揉碎说清楚,别再白忙活了!
01
误区一:
暖气里的水放出来能用
误区:暖气里的水放出来,拖地、洗菜,多省水!
真相:绝对不能用!
很多人觉得“暖气里的水放出来,拖地、冲厕所,甚至兑点热水,用来洗菜,能省不少水费”,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
供暖系统里的水可不是普通自来水,为了保护锅炉、管道不结垢、不生锈,甚至防止管道冻裂,供热公司会特意添加火碱、栲胶、磷酸钠等软化水、防腐蚀的化学药剂。这些药剂虽然含量符合管道保护标准,但一旦接触人体皮肤,长期下来,可能导致干燥、过敏。如果不小心沾到餐具、蔬菜上,哪怕清洗过,也有残留风险,对健康没好处。
关键是,私自放水会破坏整个供暖系统的压力平衡——你家放一点,别人家的水压就可能不稳,甚至导致整个单元、整个小区的供暖循环出问题。最后,不仅会导致你家暖气不热,还可能被供热公司追责,得不偿失。因此,别想着“省这点水”,暖气里的水坚决不能动!
02
误区二:
暖气不热?放放水就热了!
误区:暖气不热?赶紧放放水!放完就热了!
真相:越放,水越凉!
一摸暖气片不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管道里有气,放放水就好了”,但其实,大部分时候,放水没用,甚至还会让情况更糟。
供暖系统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里面的热水靠稳定的压力循环流动才能保证每家每户都能热起来。如果打开排气阀(或放水阀)放水,系统里的压力会突然下降,为了维持循环,供热站只能往系统里补进常温的冷水——这些冷水进入管道后,会把原本的热水“挤走”,导致你家暖气片温度骤降。补进来的冷水需要重新加热,整个系统的供暖效率就会受影响。更坑的是,你家放的水越多,补的冷水就越多。不仅会导致你家一直热不起来,还会让整个单元的供暖循环变慢,邻居家的暖气也会跟着变凉。
其实,如果真的是“气堵”导致不热,正确做法是:打开暖气片顶端的排气阀(不是放水阀),直到排出的全是水、没有气泡为止,全程只需要放一点点气,而不是一个劲儿放水。要是排气后还不热,直接联系供热公司上门检修,别自己操作。
03
误区三:
暖气片上晾衣服,多方便!
误区:暖气片上晾衣服,既能烘干衣服,又省电费,一举两得!
真相:衣服没晾好,暖气废了,还存在消防隐患。
冬天衣服不容易晾干,很多人习惯把湿衣服直接搭在暖气片上,觉得“暖气的热量能烘干衣服,还不用开烘干机,省电又省事”,但这么做的问题可不少。
首先,存在卫生问题。暖气片工作时温度较高,表面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湿衣服搭上去后,灰尘会附着在衣物上。而且,温暖潮湿的环境特别容易滋生细菌、霉菌——衣服看似烘干了,其实,可能沾了不少霉菌孢子,穿在身上容易引发皮肤瘙痒、呼吸道不适,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或过敏体质的人,风险更高。
其次,存在供暖效率问题。暖气片是靠“辐射散热”“空气对流”来提升室温的,衣服搭在上面,相当于给暖气片盖了层“被子”。热量被衣服挡住,无法正常散到空气中,室温自然升不上去。为了达到想要的温度,供暖系统需要消耗更多能源,反而更费电(或增加供热成本),相当于“省了烘干机的电,多花了供暖的钱”,完全不划算。
关键是,存在消防隐患。如果暖气片温度过高(尤其是老式铸铁暖气片,表面温度能达到60℃到70℃),搭在上面的衣服要是化纤、羊毛等易燃材质,长时间烘烤,可能会被烤焦,甚至引发火灾。每年供暖季都有类似的安全事故,千万别大意。想晾衣服,不妨买个折叠晾衣架,放在暖气旁边,既能利用热量,又不影响散热和安全。
04
误区四:
暖气片越烫,家里就越暖和
误区:暖气片不烫,是因为供暖不给力!
真相:暖气片烫手不代表室温高!屋里冷可能是“房子漏风”。
很多人判断家里暖不暖,全看暖气片“烫不烫”——觉得暖气片摸起来越烫,室温就该越高。要是暖气片不烫,就觉得是供热公司没给够热量。但其实,室温高低和暖气片烫不烫没有绝对关系,很多时候“暖气片烫手,屋里却不暖”,问题出在房子本身。
首先,室温受建筑保温、门窗密封性影响最大。如果家里的窗户缝隙大、门不严实,或者墙体没有保温层,暖气片散出来的热量会顺着缝隙“跑”到室外,哪怕暖气片本身温度很高,热量留不住,室温还是上不去。比如,冬天开窗通风后,哪怕暖气片一直热,屋里也得等半天才能回暖,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室温和暖气片的效率、安装位置有关。有些老式暖气片散热面积小,或者安装在沙发后面、窗帘挡住的地方,热量散不出来,哪怕暖气片本身烫,室内温度也提不上来。
因此,如果觉得家里冷,可以先检查一下窗户有没有关严、门缝有没有漏风(可以用纸条试试,纸条能被吸住就说明漏风)。如果是密封性问题,贴个密封条、挂个厚窗帘就能改善。如果暖气片被家具挡住,挪开家具让热量正常散发,比纠结“暖气片烫不烫”管用。
来源:大象新闻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总值班:吕正军 统 筹:王 鹏 梁易凝
责 编:王建新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苗佼菲 校 对: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