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化教育资源加速流动,各国发展资源的配平需要数目庞大的国际化人才,逐渐成为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的选择。而高校国际化校际合作的深度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高校的选择至关重要。
广州商学院近期由副校长熊建文带队赴越南、韩国三国高校的访问交流,不仅是其国际化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其合作深度与体系化布局。
![]()
这种深度首先体现在合作维度的立体化拓展上。与越南商业大学围绕交换生优化、教师互访、科研协同创新及暑期研学的全链条探讨,与越南维鸿大学在联合培养、学期交换、汉语进修等多领域的精准对接,再到与韩国国立江原大学对寒假研学等新项目的积极谋划,展现了该校从单一学生交换向师生双向流动、科研教学协同的多元升级。
这种多层次合作并非短期布局,而是源于二十余年的持续积淀:从2002年广东首批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到2022年成为省内拥有最多教育部批准合作项目的高校,再到如今覆盖140所境外高校的全球网络,形成了“专、本、硕”一体化的国际教育格局,其合作深度在广东省同类本科高校中尤为突出。
![]()
与此同时,该校的合作深度也体现在国际认同的广泛获取上。这种认同既来自合作院校的信任,也来自权威机构的肯定——2017 年获“品牌竞争力中外合作院校”称号;2021 年当选省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单位;2024 年加入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 (IAUP)、亚太大学联合会 (AUAP);标志着其国际化办学水平获得国际高等教育界的正式认可。这种认同背后,是该校20余年培养国际项目毕业生的扎实积淀,更是对合作质量的最佳佐证。
![]()
最为关键的是,深度合作将转化为学生国际化发展的核心优势。近三年物流管理双学位项目80%的平均升硕率,远超同类项目水平,印证了合作办学对升学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从越南交换生马子璐等在多元文化中的成长,到韩国交换生崔语璇等对跨文化能力的锤炼,再到泰国玛希隆大学首次接收该校交换生的突破 superscript:4,学生在海外学习支持体系保障下,获得了远超课堂的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这种成长恰恰契合了当前雇主对国际化人才的核心需求,为就业竞争力注入关键动能。
高校国际化绝非简单的校际联谊,而是需要以深度合作构建人才培养的国际生态。广州商学院用二十余年深耕筑牢合作根基,给该校学生与教师提供了广泛且多元的国际合作机会,让学生们得以在坚实的国际化基础上学习成长,拥有更广泛的发展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